青田县图书馆
青田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青田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260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习俗
分类号:
D634;K892
页数:
2
页码:
814-815
摘要:
青田华侨的习俗文化经历了从乡土习俗到多元文化的演变过程。他们出行前通常预约同宗、同乡、同村同行,信奉佛教、基督教等,扎根异乡的同时仍坚守家乡的饮食习惯,喜爱沿用家乡传统文化的布设和店面装饰,异国婚姻也随着华侨群体而产生变化。
关键词:
华侨
风俗习惯
青田县
内容
青田华侨的习俗文化,经历着乡土习俗文化向多元文化演变的过程。
出行
出国前,一般事先预约结伴而行,并择定良辰吉日以同宗、同乡、同村同行居多。出国前夕,往往设宴饯行,家人、亲友、邻里聚首告别并送红包。出国时,,通常随身带些家乡土特产,有的还带点灶膛灰、香炉灰到国外作纪念。步入新时代,传统的出行习俗简化,行装轻捷,一般都是乘飞机到目的地。
信仰
自称信佛者居多,也有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信佛者,出国前到佛殿中祈求神灵保佑亲人路途平安,在海外创业有成。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出国前,到教堂诵念“赞美诗”或做“弥撒”,祈求耶稣保亲人路途平安,在海外创业有成。法国巴黎的青田华侨,盛行在正月初一,到佛庙中点“头炷香”。
青田华侨在国外仍有宗教活动,有的在入居国的家中立神位佛像,晨夕朝拜。信天主教、基督教的,融入当地过主日或做礼拜”有青田华侨集资兴建的佛庙。
饮食
青田华侨一般固守家乡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仍以烹煮为主,不仿效外国人用刀叉吃生冷食
物。逢上喜庆节日还做清明模糍、包棕子、蒸糖糕,一家人团聚过清明、端午、春节等传统节日。大米、面条及家乡菜蔬作为主食,习惯到所在地的“中国菜行”买菜。青田华侨喜爱吃家乡的芥菜干、笋干、豇豆干之类的菜肴。融入异国的主流社会后,青田华侨,特别是年轻一代,饮食习俗发生变化,不少人兴吃西餐。
装饰
出于怀乡之情,青田华侨的喜庆活动布设及店面装饰喜爱沿用家乡传统的文化风貌。新春佳节贴对联、挂灯笼,店门口摆放石狮子,纸扇、绸伞、刺绣等添上中国字画,店名常以国家的省会及江河名山等为名。青田华侨的装饰习俗,积淀着浓厚的家乡文化。
婚姻
青田早期妇女出国极少,华侨中的异国婚姻应运而生。据《青田侨务活动记事》记载:19461947年,随夫来青田的外籍妇女112人,由国民政府内务部核准加入中国籍的有109人,有些人伴随丈夫厮守终老,也有双双重返国外。
青田华侨中的男女青年,鉴于语言、习俗与外国人的差异,择偶中有强烈的本土观念,或回家乡择偶,或在海外的同乡中物色对象。但是,不少青田华侨的新生代,风俗习惯、兴趣爱好渐渐西化,更注重在相知相识中择偶,不拘泥于本土婚姻。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青田县华侨信仰习俗
相关专题
青田县华侨饮食习俗
相关专题
青田县华侨装饰习俗
相关专题
青田县华侨婚姻习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