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200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作品
分类号: J323
页数: 7
页码: 749-755
摘要: 本章介绍了青田石雕的历史、发展以及不同类别的作品特色,包括人物类、花鸟类、山水类、动物类和器皿类作品。同时介绍了青田石作为印章的优势和篆刻大师对于青田石的推崇,以及印雕的技法和代表作品。最后提到青田石雕业在改革开放后进入创新时代,不断发展、繁荣。
关键词: 石雕 作品 青田县

内容

青田石雕发端于六朝,早时多为殉葬、宗教和生活用品,造型简练生动。宋代,青田石雕仍以实用为主。元明时期,书画家始用青田灯光石治印。至清代,青田石雕品种丰富,除印章、香炉等实用品外,还有各类艺术欣赏品,不仅供民间选用,且进入宫廷为帝王将相享用。20世纪初,青田石雕产品集实用和艺术欣赏于一体,成为县人出国创业的主要交易商品。当时,欧洲、美洲等多国留有青田石雕商人的足迹。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博览会,青田石雕梅鹤大屏、牡丹瓶、大印章、小屏风等作品参加展出,获两枚银质奖章,使青田石雕蜚声海外。新中国成立后,青田石雕品种的质量迅速提升。石雕精品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并陆续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得极高评价。改革开放以后,青田石雕步入创新时代,青田石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繁荣。
  1988~2007年,在省级以上各类工艺美术品展评中,获奖或被收藏的精品达100多件次。2001年,倪东方创作的“12生肖(12件/套)”,被人以120万元港币的价格购买收藏。
  第一节 雕件
  人物类
  早期,人物作品多见体形粗略的佛像、渔翁等小型单体雕刻。人物创作是青田石雕与时俱进的创新项目,上世纪50至70年代,朱正普创作的《武松打虎》、杨楚照创作的《亲切交谈》及张爱廷创作的《椰林战鼓》等作品,人物形象刻画细微,群体人物栩栩如生。一改传统的创作程式,人物类石雕作品步入创新时代。如《吴越王射潮》、《西游记》等作品,通过众多人物瞬间互动及壮观场景的雕刻,反映了特定题材。目前,在人物创作从业人员中,近20位艺人享有较高声誉。
  花鸟类
  花鸟类作品创作是青田石雕的强项。镂雕技艺精湛,以现实为题材,创作类型多样化上世纪80年代后,注重从单一花卉类创作到复杂花鸟群体创作。花鸟类代表作有张仕宽的《葡萄山》、林如奎的《高粱》、倪东方的《秋》、周南康的《花篮》等珍品,被国家各级博物馆收藏
  山水类
  山水类是青田石雕的传统题材,作品创作讲究构图布局的整体性和随意性,讲究造型和章法。近代以林赞卿、金精一等一代名师为代表,下承杜正清、叶棣荣、周悟青、林汉立、林观博等人代表作有林福照的《锦绣河山》、林汉立的《河山之母》、林观博的《赤壁怀古》等,格调新颖,意境深邃,情趣盎然。
  动物类
  动物类作品创作源远流长,早时多雕刻猪、狮等畜兽类单件和小猴之类的小玩件。经历代沿革至今,艺人大胆创新。林耀光、张海政等一批中年艺人博采众长,开创动物创作新篇章。代表作有林耀光的《群马》、林汉立和陈长青合作的《世纪雄奔》,张海政的《寻根》等。
  器皿类
  器皿类作品是青田石雕创作的一大特色。明代创作的《瓜形水盂》作为珍品被浙江博物馆收藏。当今,雕刻器皿类作品的艺人逐渐减少。
  第二节 镶嵌
  石雕行业曾长期为外地供应镶嵌石片,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生产镶嵌产品。这是一种彩石浮雕拼贴画,石色丰富,表现大型复杂的场景,产品深受国外市场青睐。
  以石嵌石的石雕镶嵌,多用于表现动物的眼睛,起“画龙点睛”作用,雕刻金鱼、狮球等作品时,广泛运用。
  第三节 印章
  元、明时期,不少有识文人把青田石印章引入艺术殿堂。清代韩锡胙在《滑凝集》中记载:宋末元初,“赵子昂始取吾乡灯光石作印,至明代而石印盛行”。明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图书,古人皆以铜铸,至元末会稽王冕以花乳石刻之,今天下崇处州灯光石,果温润可爱也。”明代篆刻家文彭(1498~1573)任南京国子监博士时,遇卖石老翁,买到四筐青田石(多数为灯光冻),开始以青田石治印,不再作牙,章,使青田冻石之名艳传四方。赵子昂、王冕、文彭等著名文人倡导以青田石刻印,开创石章时代,使石质印章逐步得以应用。
  印石佳材
  青田石成为历代篆刻家最理想的首选印石,是由其天然品格决定的。它柔润脱砂,石质细腻,既不太坚硬又不太脆,易得心应手,尽得笔意韵味。清代陈莱孝论印之诗称:“冶金刻玉古时章,花乳青田质最良。”篆刻家韩天衡说:“青田、寿山皆是石中翘楚,则吾依旧惟倾心于青田。”在《西泠后四家印谱》中,收录了印石344方,其中青田石216方,占70%。北京故宫存有400多方帝王、皇后玉玺,多用青田石篆刻。
  印章贡品
  清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1790)大臣向皇上敬献宝典福书印章。宝典福书共60,方,用青田灯光冻雕刻,分上下两层装在紫檀木雕龙纹团的宝匣内。印文摘自乾隆御制诗文,每句都带有“福”字,故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名家名
  作元、明、清篆刻家赵孟顷、文彭、何震、吴昌硕及近现代篆刻大师齐白石、沙孟海多用青田石治印。
  印雕
  印雕是利用印面外部位进行雕刻的艺术,其技法有圆雕、浮雕、线刻。印章顶部的雕刻物称印纽。古兽纽造型古朴浑厚,草虫纽生动传神,受海内外人士赞赏。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运用透雕技术,使印雕作品分外玲珑清秀,其《青田石俏色印雕》(套章,与子倪伟仁合作)获国家珍品奖,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夏法起的微刻《美国历届总统肖像》印章,参加1994年中国工艺美术名家作品展,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