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档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19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档案
分类号: K820.9
页数: 3
页码: 739-74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青田县档案馆的建设和管理情况。青田县档案馆成立于1986年7月,1997年4月与档案馆合并。2004年新馆建成并开辟档案查阅服务大厅。青田县档案馆共收录167个全宗43825卷资料18300多册。档案种类齐全,特色鲜明,有历史名人的文集、传略、外传、纪念集、照片、题词等珍贵历史资料。本文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档案的征集和管理情况,以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等。
关键词: 青田县 文化 档案

内容

1986年7月建立县档案局,1997年4月,实行档案局与档案馆合并。2004年,与县石雕博物馆合建的新馆落成,2006年10月迁入新馆。开辟档案查阅服务大厅,增挂现行文件查阅服务中心牌子,库房安装电动密集架450立方米及手动密集架86立方米,馆内配置空调45台、计算机14台、传真机2台、去湿机11台、防磁柜1台,并安装了自动消防、监控设施。2007年4月,取消档案查阅利用收费制度。
  1995年,青田县档案馆达到省三级档案馆标准,2004年被评为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
  至2005年底止,全县31个乡镇档案工作通过省级考评验收。30个乡镇达省三级目标管理标准,1个乡镇达省二级管理标准。县城7个社区的档案达到规范管理。县直单位的档案工作,2007年底,达省一级管理标准8个单位,二级18个单位。
  第一节 档案征集
  历史档案征集
  20世纪80年代(1981年3月、1982年12月31日、1984年3月10日),县档案馆陆续从县公安局和县清档办公室接收民国档案10083卷,1986年10月24日,从县公安局接收民国时期书籍资料268本。
  党政机关档案征集
  1992年以来,共接收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的档案2万多卷件。
  乡镇及全社会档案征集
  2007年开始,青田县人民政府先后在网站、侨报发出通告,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档案资料征集活动,接收全县31个乡镇机关近20年约1万卷档案进馆。
  至2007年底,青田档案馆馆藏的档案共167个全宗43825卷,资料18300多册,其中民国档案10083卷,音像档案65盒,照片档案2450张,实物档案150多件。档案种类齐全,特色鲜明。有历史名人的文集、传略、外传、纪念集、照片、题词等珍贵历史资料;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等为青田题词真迹、活动照片、讲话录音;有革命活动家在青田活动的资料遗物和照片;有华侨支援家乡建设情况的资料;有国内仅有的清康熙版《青田县志》等志书。
  第二节 档案管理
  1994年12月,县档案馆编制了《田档案馆指南》,分三章兼附录,即:田县档案馆概况、馆藏档案全宗介绍、馆藏档案资料名册目录等。
  分类管理
  干部人事档案 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青田县委人事科,其中就有于部档案的管理机构。60年代初,干部档案专门由县委组织部档案室管理。2000年通过中组部验收,授予县委组织部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称号。至2007年底,由组织部管理的于部档案8600卷,共8600人。
  事业单位职工档案由县人事部门管理,学校教师及职工档案由县教育局档案室统一管理。至2007年底,教职工档案7838卷,共7828人。
  公证档案 1977年10月,建立县公证档案室,隶属县司法局,档案室设在司法局大楼。公证档案包括内地、涉外、涉港澳台公证。自2000年后,每年产生的公证档案超过3万件。2003年6月开始,对公证档案进行全文扫描数字化管理。
  房产档案 1988年2月,开始发放房屋所有权证,随后县房地产管理处(发证办)建立了房产档案室,为县房地产管理处内设科室,库房设在房管大楼六楼。库藏档案主要是房屋的产权产籍资料及特种载体档案等。至2007年底,库藏档案35623卷(盒)。
  城建档案馆 1997年10月,建立县城建档案馆,隶属县建设局,馆库设在建设局大楼。馆藏档案有县城及村镇规划档案,市政及建筑工程竣工档案,施工许可档案,建筑工程招投标档案,特种载体档案等。至2007年底,馆藏档案13467卷(盒)。
  箐理措施
  立卷改革 文书档案传统立卷方法实行的是以案卷为单位“装订成册”“分类立卷”,即将同一案卷的档案材料用三孔一线的方法,将其合订成一册。国家档案局2000年12月6日发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后,文书档案推行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2006年9月,国家档案局将文书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档案抢救 1998年,开始对民国时期的破损档案进行裱糊等修复工作,至2005年共完成10083卷民国时期的档案抢救。
  档案信息化建设 2007年,启动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对涉及民生服务的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加工。对全县912卷山林权证档案进行全文扫描数字化加工,共计12万多页。
  第三节 开发利用
  编制各种检索工具便干查阅利用。汇编全宗案卷目录、全宗卷和部分全引目录、报刊资料总目录。建立电子目录29676条。
  档案编研
  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2002年,编写完成《青田机构改革及领导人员变化情况汇编》、《历届党代会、人代会简介》、《华侨捐资简况》、《招工录用》、《退伍军人安置》、《青田四十年自然灾害档案资料汇编》、《青田县抗日阵亡将士及抗战伤亡人士资料汇编》等资料。
  档案利川
  至2007年底,县档案馆共向社会开放档案158个全宗37141卷。政府部门前来查阅利用档案的内容有编史修志、工作查考、学术研究、经济建设、侨情调查等;人民群众前来查阅利用档案的内容,主要有山林权属、建房审批、结婚登记、知识青年下乡、精简下放、职工工龄工资及诸多落实政策的资料。2007年,接待查阅档案457人次,利用档案3284卷件,利用资料25人次,55卷册,复制档案资料14033页。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