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图书馆
青田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青田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外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100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外汇
分类号:
F832.33
页数:
3
页码:
562-564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8年至2007年青田县银行外汇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外汇存款、外汇买卖、外汇兑换等。
关键词:
青田县
银行经济
外汇
内容
青田是著名侨乡,由于出国人员不断增加,外汇的数额快速增长。
1993年以前,经营外汇业务的只有县中行,1993年开始,县工行、县建行和农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先后都开办了外汇业务,县工行、县建行于1993年12月成立国际业务部,正式挂牌专营外汇业务,农行于1993年底在山口网点先开办兼营外汇业务,1995年3月8日成立国际业务部,正式挂牌对外营业。1997年起,全县各行每个网点普遍办理外汇业务,办理外汇业务的共有21个网点。
原来各银行开设的外汇业务币种不全,只有美元、日元、法郎、英镑、港币、西币、德国马克等,币种不能满足侨胞侨属的需求,2002年4月建行率先增加了奥地利先令、意大利里拉等币种,随之,其他几家银行也相继增加外币币种,使外汇业务迅速增长。1999年,欧元区成立。2002年,德、法、意等十几个国家统一使用欧元,青田各家银行除美元、日元、港币、英镑外,其他欧元区各种外币全部折换成欧元,区内各种外币不再办理和使用,欧元成了外汇主币,占青田县外币总量80%左右。
外汇存款
随着华侨人数的不断增加,汇款数每年以20%以上增加,成为助推青田县经济发展的一大资源。
在外汇业务上,县中行有传统的优势,外汇汇入数、外汇存款数一直独占鳌头,其他三家商业银行的外汇存款数也在金融系统内分别占全市乃至全省县级银行的前茅。
外汇买卖
随着青田县外币数量和外币币种的增多,为便于居民理财、以钱生钱,经有关部门批准,2001年4月,县中行、农行设立外汇买卖中心,工行于2001年7月设立外汇买卖中心,建行于2002年9月也设立该机构,各行抽出人员,安排场所,配备设施,方便让广大客户在网上进行买卖交易,外汇买卖一时成为各家银行平等竞争的一项重要产品,也是银行一项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渠道。
外汇买卖业务的推出,开始几年比较红火,2003年交易量高达89亿,美元,后来因外汇交易亏多盈少,加上基金、股票上市,资金分流,交易人数逐年减少。2007年交易量只有28亿美元。
外汇兑换
外汇兑换即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青田县主要业务为结汇,结汇又分为现汇结汇和现钞结汇。按银行规定,现汇结汇略高于现钞结汇。每家银行的营业场都设有外汇兑换价格牌,其价格时时在变化,上下浮动,如果价格一上涨,结汇的客户就多,出现排队拥挤等现象,如外汇价格走低,银行就会相应“门庭冷落”。以前对外汇结汇没有金额限制,2007年2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出台,新政策对个人结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个人年度结汇总,额为5万美元,个人每天存取限额分别为5000美元、10000美元,超总额或限额,凭有效证明仍可办理。随着外汇汇入数的大幅递增,外汇结汇数也在逐年增加,结汇数每年以20%甚至50%的高幅增长。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1988~ 2007》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上限1988年,下限2007年,用志书体裁,全面记述了时限内青田县政治、经济、文化、四乡、社会、旧踪等的发展面貌。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