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青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28200202300004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分类号: R181.3
页数: 2
页码: 630-6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青田县地甲病和地氟病的流行情况,分别是由环境缺碘和含氟水饮用引起的。对患病人群的特征、病症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地甲病 地氟病 青田县

内容

地方性甲状腺肿 简称地甲病,俗名大头颈。多因生活环境缺碘所致。患者儿童妇女居多。民国36年鹤城镇患甲状腺肿30人。1984年调查98309人(抽查率为全县总人口23.04%)甲状腺肿大4587人,肿大率4.9%,其中生理性肿大3227人,患病1360人,患,病率1.45%。1986年复查1984年患病率1~3%的14个乡(镇):7~14岁小学生7064人(占年龄组34.5%)甲状腺肿大1294人,肿大率18.32%,其中患病170人,患病率2.41%。病区有,仁庄、山口、吴坑、张口、万阜、岭根、王岙、祯埠、石盖、东江、大路、船寮、湖边、高湖、季宅、良川16个乡。1987年4月测定75处饮用水,水碘含量均低于标准1ug/L;测定81名病人、73名正常人尿,均有缺碘情况。1987年8月开始普遍供应碘盐。
  地氟病 饮用含氟量高的水所致。1984年调查8~15周岁儿童、少年氟斑牙,有6个自然村患病率大于30%:汤垟乡驮平山,占42.8%,西天坑占
  34.5%,横路山占50%,驮降占58.3%,洪口占63.2%,北山乡的仁村占74.4%。
  1988年,调查上述村庄可疑氟骨症病人:仁村1050人,可疑氟骨症病人15人;洪口749人,可疑1人;横路山50人,可疑3人;驮平山154人,可疑3人。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青田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本书全面记述了青田县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是一部门类齐全、资料翔实的地方百科全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相关专题
地氟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