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县衙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唯一号: 112531020220000385
机构名称: 慈溪县衙
文件路径: 1125/01/object/PDF/112510020220000028/001
起始页: 0303.pdf
地址: 慈城镇浮碧社区浮碧山南麓,宁波市区西北15千米。
起始时间: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

机构描述

位于慈城镇浮碧社区浮碧山南麓,宁波市区西北15千米。旧时是慈溪县政府所在地,故称县衙。县衙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设于浮碧山上,是慈溪县第一任县令房琯所建。明永乐十六年(1418)遭台风袭击,县治吹毁,始向浮碧山南麓迁建,至1954年,10月慈溪县迁移至浒山,县衙尚完整,改称宁波军分区教导队,后经历年改建,古县衙毁。现在的县衙是按清代光绪《慈溪县志》上的详图于2002年在原址上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中路主体建筑有照壁、门外两边廊房、大门、仪门、六部房、大堂、川堂、二堂、清清堂等,并保留着唐代砖砌甬道遗迹。东路为县丞署建筑群,三开间三进,与主体建筑一样,气势宏伟,形制严格,涵盖了中国古代基层政权机构政务文化要素。整个县衙内通过蜡像、服饰等古代装饰陈列展示公务情景,反映了当时县衙的历史与文化。2006年,县衙内还开辟了一个清风园,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是一个以“反腐倡廉”为题材的文化园,布展有雕塑、壁画、实物模型、文字材料以及多媒体。系慈城古县城国家4A级旅游景点。

知识出处

江北区地名志

《江北区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经济机构实体、地理环境实体、自然风貌实体、民间村落、人文古迹等诸方面,以追溯地名的由来、演变、内涵、所在位置、归属为主要内容,把地名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