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冯挺五之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2352
颗粒名称: 我家是冯挺五之后
分类号: K820.9
页数: 3
页码: 572-574
摘要: 本文冯潮家是冯挺五之后是2013年10月在宁波市新马路59号由冯潮口述展现文化学术。
关键词: 慈城镇 冯挺五 后代

内容

父亲叫冯惠德,1930年生于慈城火神弄冯家大屋,后搬到王家弄,觉民路上曾是慈城中学的大房子也住过。父亲16岁时离开慈城到镇海一棉布店学生意。听阿爸讲,慈城冯家从上代传下来有两个规矩,一是子孙不能做官,一是成年后必须出门学生意。
  父亲是五兄弟二姐妹,他是老五,今年89岁的四伯冯清鹤和77岁的阿姑还在世,其余的父辈人都去世了。早年听父亲说过,我家属统宗祠,与冯骥才不是同一个祠堂的。我家祖坟在汶溪,我小时好像去过。
  祖父叫冯永福,还有叫永祥的小阿爷,祖父也有五六兄弟。
  曾祖父叫冯积孙,听父亲讲,此名取积德有子孙之意;曾祖的兄弟叫冯和亭,两人谁大我弄不清,冯和亭的名字也有说法,小时候父亲讲过,现在记不起了。
  高祖叫冯挺五,好像取自“听我说话”之意,所以可能是“听”、“吾”两字,是胡庆余堂第一代经理。他有二子,其中冯积孙就是父亲的祖父,所以父亲称冯听吾为太公。听父亲讲过,冯挺五的父亲叫冯云野,“云”字与“冯云濠”中的“云”是同一个,天上云的“云”,野战部队的“野”。冯云野与冯云濠分属不同祠堂,是同一辈分的。
  父亲学生意出来后再没回过慈城,直到晚年,大约10多年前(父亲还能走时),我陪他、四伯伯还有阿姑一起去慈城。我们先到火神弄,后到觉民路那边。觉民路父亲也住过,那边房子很大,原来父亲住的地方(阿爷留下的张家园那边)着火,就搬到觉民路住,那是大伯的家。他家老板做得很大,好像是钱庄大老板,家里还有小包车,阿爸的大哥(即大伯)过继给钱庄大老板,过继后大伯就到上海读书,可还没毕业就生病去世了。这钱庄大老板应该没有后代,听说坟墓做在裘市,不知道具体叫啥名字。
  我的二伯伯冯喜平在重庆,他有二子一女;三伯伯冯寿德在上海,原在山东银行驻上海办事处工作,1949年后留在上海。我听说觉民路那边的亲戚不是做药材生意,就是开钱庄的。我家还有不少亲戚在上海,“文化大革命”以后再也不走动了。
  关于冯挺五与胡庆余堂的事我不太晓得,听上代传下来只晓得冯挺五是父亲太公,是我辈的高祖。

附注

[1]世庆堂:正厅后栋梁额——世庆堂,冯祖宪:慈溪冯氏(匠支)支谱,清同治元年(1862),参见表二和表6.2.6 [1]此说与县志记冯象临孝行相似。据考冯象临为统宗祠福聚匠支宗二房,参见《慈城冯氏的慈风孝行事迹表》(表三十五),由此推断本文口述者(冯景轩之后)为统宗祠福聚匠支宗二房,参见表6.2.6 [2]冯莲汀:沪南之有钱业公所,肇基光绪癸未年(1883),前董冯君莲汀。君以老成练达之材,久客沪上⋯⋯引《1906年重建沪南钱业公所落成记略》,《上海钱庄史料》,第34页 [3]鸿赉钱庄:经理冯寿康等,参见《慈城冯氏与上海钱银业一览表》(表二十七)

知识出处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是以慈城冯氏众子姓及家族文化为对象,以慈城及海内外的家族文化为参照说明,以历史文献及口述史为依据,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与民俗学,对慈城冯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认为慈城冯氏以寻根、联宗等形式营造家族的精神家园,以凝聚众子姓之心是千年望族的内核,启蒙教化是慈城冯氏得以绵延千年不绝的家族秘诀。

阅读

相关人物

冯潮
责任者
冯挺五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