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风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11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传统风尚
分类号: B824.5
页数: 2
页码: 1813-181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传统风尚。包括爱国爱乡、崇文重教、敬老爱幼、重商共济、造福桑梓等。
关键词: 社会风尚 美德 江北区

内容

爱国爱乡 乡人重乡谊,俗语“远亲不如近邻”。平日邻居互赠羹汤、糕点;有急难之需,醵钱相助,名曰纠会。首会得钱之后,次第低息清偿。人众款多的称“集贤会”少的叫“堆积会”。一人得钱,定期归还的称“单刀会”(另有提高利息醵钱谋得的“强盗会”则属,高利剥削,非互助互济)。出门相互帮衬,全国各地大城市乃至中国港澳地区、欧美等地,多设有同乡会,乡亲有难,多方照顾。商店店主、工厂厂主多喜雇用同乡人,认为知底细,信得过。一乡出门,由爱乡而爱国,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心。20世纪80年代起,旅外游子纷纷回乡探亲,诉离情,叙乡谊,留纪念,为家乡经济建设和文教卫生、福利事业作贡献。
  崇文重教 旧时,城乡多设有惜字炉,砖瓦结构,外书“敬惜字纸”。有字废纸和旧簿籍多投入炉内焚烧,不得乱丢。认为今世敬惜字纸,来世可明目识字,知书达礼,为人所敬。慈城于宋雍熙元年(984)建孔庙办学,是宁波府属最早的官学。宋庆历八年(1048),以前文庙后学宫的格局建孔庙,请杜醰等为师。之后,慈城、洪塘、庄桥等地大家望族先后创办14所私塾,初收本族子弟,后渐收外姓子弟启蒙学习。其间,慈城等地又先后创办了4所书院,官学、私学和书院曾是古、近代一邑重文兴教的表现形式。
  民间崇拜文人,清光绪《慈溪县志》载:一邑有文昌祠(殿、阁)15座,文武殿8座。民国21年(1932)慈城开办民众教育馆1所、民众学校17所。两年后,又兴办14所临时民众夜校,增办1所民众学,校,城区有11所小学开办短期小学班,其中普迪学校免费招收贫困子弟和大龄子女就学读书。为鼓励乡人学业有成,有乡贤出资专对优者设有奖学金,对特困优生亦设助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多由国家和地方兴办,近年来旅外游子继承和发扬重文兴学优良传统,纷纷出资兴学助教。
  敬老爱幼 民间认为老人经历多,见识高,值得信赖,尊称为老农、老师傅、老先生、老前辈。在家庭、家族中,家长、族长说话,可以一言定鼎。吃饭时首请长辈就座,动筷。五四运动以后,封建缛节渐改,但是孝道仍重。赡养父母,安置终老,为子女天职;如失孝道,必遭邻里、乡亲的指责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孝道含义扩大,尊老之风,遍于社会。在农村对鳏、寡、孤、独老人,由集体给予“五保”逢年过节,党政干部看望高寿老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雷锋精神遍及城乡,照顾老人,尊重老人的,事迹,随处可见。80年代起,各地开辟离退休老人活动场所,兴办“敬老院”;对于极少数只宠优“独生子女”、忽视优养老人的现象,也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重商共济 重商贾为境域民风的一大特点,而古代的城山渡、近代的老外滩是对外经商的地域优势。清光绪《慈溪县志》载:慈溪(包括今江北慈城镇)“生齿日盛,地之所产,不给于用,四出营生,商旅遍于天下,如杭州、绍兴、苏州、吴城、汉口、牛庄、胶州、闽、粤贸易甚多”,“甚至东、西、南洋诸国,亦措资结队而往”,“邑人敢于冒险进取,出外业航运及工商业甚众,颇多获利,在津、汉、沪等处,执商界之牛耳”。经营项目,广及航运、金融、国药、烟草、南货、肉食、酒酱、油烛、地产。乡人旅外经商者中以国药为最多,有“国药人才集浙江,浙江在慈溪”之说。清代药王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广州敬修堂、济南宏济堂、沈阳继仁堂、太原乐仁堂、上海冯存仁堂、杭州胡庆余堂、童涵春堂、宁波冯存仁堂、寿全斋等数十家驰名中外的百年老药店都是慈城人创办或经营的。
  造福桑梓 乡人向来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清嘉庆二十年(1815),郑氏家族祖孙三代捐银57549两,建义庄一所置田1017亩,无屋者供居住,断炊者给饭食。光绪二年(1876),慈城冯氏家族捐银31500两,置田1001亩收租储仓,以备灾年荒歉济赈抚恤贫民之用。光绪七年(1881),庄桥严信厚承父遗嘱,置田97亩建富春山庄义庄,专门救济贫困者。清代大姓宗族,多建义庄,置义冢,为贫困族人死后提供埋葬地。清光绪《慈溪县志》载,现江北境内各城乡有此类义庄共69处;异地设有京城白家庄义园,萧山设有“四明义亭”等。位于上海的四明公所设殡舍320间,专供每年清明、冬至两节由宁兴、宁绍二轮从沪运回甬的灵柩,寄放一段时间,再安葬于慈溪义冢。慈城镇的宝善堂、云华堂等,先后建于清乾隆、道光年间,为贫困无家者栖托之所。江北一地,自慈城设县治来,大凡成功者都有修桥铺路造凉亭和助学帮困的慈善之举。新中国成立后至1987年,不少江北籍旅外人士,捐款兴建学校,设立奖学金,建造敬老院,如台胞应昌期出资建造的中城小学、昌棋幼儿园,扩建的慈湖中学;姚祥兴捐款新建的祥兴医院等。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