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化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947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文化管理
分类号: G123
页数: 3
页码: 1405-1407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文化管理的情况,包含了市场管理、队伍管理及文化体制改革。
关键词: 江北区 文化管理 发展

内容

第一节 市场管理
  机构沿革 1989年初,江北区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与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成立,隶属江北区文教局,专门负责文化市场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1990—1992年,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与区工商、财税、公安等部门联合组成文化市场稽查队,构成横向管理体系;各乡镇、街道分别成立社会文化管理小组,形成纵向管理体系。1996年8月,江北区文化市场稽查队正式成立,与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并设立演出管理站。9月,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并入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播电视局),为局属事业单位。2005年6月,区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撤销,成立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增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牌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10月,在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建立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增挂区文物监察大队牌子),以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名义对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市场、广播电视、文物市场实施综合执法。
  文化执法行动 1989年9月,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国庆期间的“扫黄”工作。1990年,以出版物市场为管理重点,组织“扫黄打非”突击行动一次,检查35次,取缔无证书报刊点9家,收缴非法色情出版物165本。1991年查扣上缴明令禁止的非法出版物307册,取缔无证书摊10处,共出动稽查72次。1993年,联合集中整治音像市场等2次,检查58次,取缔无照经营的摊点12个,收缴非法音像制品6000余盒、盗版书刊652本。1994年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集中整治电子游戏和出版物市场。1995—1996年检查460余次,参加宁波市集中“扫黄打非”行动23次,收缴非法音带959盒、非法录像带1859盒、非法书刊1031册、CD片393张,检查电子游戏机室150家次,处罚6家,收缴非法电子游戏机电脑板47块,取缔无证书刊、音带摊点21个。1997年检查608次,取缔无证经营摊点12个,查处违法经营案件23个。1998年执法检查370余次,查获非法出版物711件,查扣非法经营电脑5台,取缔无证经营书刊、音像摊点46个,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17家。1999年联合执法行动9次,检查经营单位632家次,取缔无证摊点28个,警告48个,处罚违法违规经营单位51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4332件,非法书刊1260本。同时开展集中清理境外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工作。
  2000年,专项整治出版物市场,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429件,非法书刊6832本,取缔无证摊点38个,检查面达95%以上。取缔无证演出14个。对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进行10年来最大规模的专项整治,集中行动22次,取缔38家违规严重游戏机经营场所,查处违规案件23起,查扣电脑(游戏机)181台,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从原来的105家压缩到45家,电子游戏机台数由原来的2342台(不含PS机)减少到1888台。2001年,对上年行动“回头看”,查处电子游戏机室12家,吊销2家。2002年,以出版物市场、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为重点,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同时开展“网吧”专项整治。2003年出动执法检查292次,联合行动5次,检查经营单位2334次,收缴非法出版物40050件,取缔无证出版物摊点51个,处罚违法违规经营单位35家次。2004年出动检查170余次,集中行动17次,检查出版刊物450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21030件,取缔学校周边无证摊点17个,处罚网吧等12家,收缴赌博机367台。2005年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151家;立案处罚14起;查扣非法经营电子游戏机253台、电路板168块,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7236盒、盗版电子出版物1952张、非法书报刊2791本(份);取缔“黑网吧”8家、无证摊点57个,捣毁非法音像制品地下批发窝点1家。2006年检查文化、出版物经营单位2542家次;查获违法违规经营单位108家;立案处罚42起;查扣非法经营电子游戏机、电路板180台(块),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2983盒、盗版电子出版物123张、非法书刊803本;取缔“黑网吧”39家、无证摊点34个,销毁电子游戏机283台、非法音像制品1.3万余盒。2007年检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出版物批发市场和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店1579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16000余件,立案处罚5起,取缔无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28家、“黑网吧”52家,查扣非法经营的电子游戏机473台、电脑58台;集中销毁电子游戏机473台。
  第二节 队伍管理
  1997年,区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举办各类文化经营业主培训班6次,走访经营户112家。1998年举办文化经营单位法律法规学习班5期。1999年召开经营场所公示制度动员大会,发放400余块公示牌。2002年,在中小学比较集中的3个街道建立出版物管理经营监督组。2003年举办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法制培训班5次,出版物经营单位负责人培训班1次,互联网法规培训班1次。2004年开展第六届全国音像市场法制宣传周工作,对文化经营户举办8次法制培训。2005年组织音像市场、网吧和歌舞娱乐场所经营单位负责人培训11次,发放宣传资料530份,签订安全责任书73份。2006年召开全区娱乐场所管理暨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会议;举办网吧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培训班,由省网吧协会负责培训、考核、发证。2007年组织网吧、歌舞娱乐场所负责人安全培训176人次,召开经营业主会议5次,组织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宣传活动2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成立江北区文化市场行业协会及其网吧分会。
  自2004年始,定期组织“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联席会议,完善社会监督制度。由中小学校师生、文广系统行风监督员、文化市场管理志愿者组成的义务监督员队伍,监督全区文化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并积极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通过《今日江北》电视栏目、《新江北信息报》、百场电影进农村等宣传媒体,公布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并保持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2005年初,甬江街道“妈妈护网志愿队”成立,聘请由老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50人网吧义务监督员。
  1990年,江北区文化巾场管理办公室配备文化市场专职管理人员1人,兼职管理人员2人。1991年,张宏才、丁国伟被评为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1998年,江北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和文化市场稽查机构通过省级达标验收。1999年,江北区文化市场稽查队被评为省文化市场优秀稽查队;丁国伟被评为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其所撰论文《城乡接合部文化市场管理探微》获省文化市场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三等奖。2001年,张宏才被评为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丁国伟撰写的《完善措施,优化结构,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获省文化市场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一等奖,并在《经济日报》上发表。2002年,张宏才被评为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
  1988年,江北区文化馆开始推行馆长负责制。街道、乡镇文化中心、文化站试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办法,部分文化中心、文化站试行承包制,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利用既有的文化设施,为社会提供有偿文化服务,把文化站办成文化经济实体。1989年,江北区文化馆在实行馆长负责制的同时,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将多种经营项目与社会个体户签订双效益承包合同。1999年5月,江北区启动文广系统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所属的文化馆、广播站、文化市场办公室和文保所的负责人和在职职工分别与上级部门和用人单位签订聘任合同,完成全员聘用制改革。
  2006年,江北区编制《江北区文化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一是以文化馆为试点,内部分配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固定工资与奖金分离,部分奖金以工龄、职务及岗位、工作量及业绩三项实行定月考核并进行分配,同时实行文化项目竞聘人资格制和文化项目社会集资奖励制,提高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建设,实现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独立办公,独立财务预算,完成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向公务员顺利过渡。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