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解放战争战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520020220000865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解放战争战事
分类号: K266
页数: 2
页码: 1256-1257
摘要: 本节记述了宁波市江北区解放战争战事的具体内容,包含了大袁陈村战斗、史样寺突围等。
关键词: 江北区 战事 解放战争

内容

大袁陈村战斗 民国34年(1945)10月20日北撤后坚持原地斗争的中共慈镇县特派员蒋子瑛率领武工队员从四明山秘密渡过姚江,返回慈镇,庄桥区开展活动。10月22日晚,夜宿洋墅镇大袁陈村。10月23日上午被国民党慈溪县自卫总队何九峰率部包围,蒋子瑛等奋勇抗击,誓死不降,最后敌人焚火烧屋,蒋子瑛等4人牺牲。
  窖湖夺枪 民国36年(1947)3月11日晚,中共四明工委委员陈爱中、沈宏康、胡玉林、施阿林等人,突袭镇北窖湖乡公所,缴获长短枪12支、子弹300余发,追回北撤时党组织藏在窖湖被侵吞的500万元的物资。于3月12日建立慈镇县武工队,开展武装斗争,重新创建革命根据地。
  史样寺突围 民国36年(1947)5月28日,四明工委副书记陈布衣率领的“三支二大四中队”和慈镇县武工队在五磊乡洪魏村附近的史祥寺,被国民党慈溪县警察局长冯载光率领的县保警中队、保警独立分队及观城警察所警察100余人分3路包围,经激战,“三支二大四中队”和慈镇县武工队集中火力冲出了重围。
  留车桥战斗 民国36年(1947)6月,四明主力武装“三支二大四中”出击三北,在慈北、镇北、慈东连创敌军。袭击了五磊乡公所、庄市警察所、河头乡公所后引起了敌人的恐慌,国民党第三区专员郑小隐,亲率宁波、镇海、慈溪等地保警中队及“浙保”一部对“三支二大四中”进行“清剿”。6月19日“三支二大四中”和慈镇县武工队转移至中官路附近,遭“浙保”一大队三中队和镇海保警中队150余,人的包围,突出重围后转移到骆驼桥杜家村宿营。6月20日上午8时,“三支二大四中”又发现敌情,部队在顾德欢、王起、陈布衣等率领下即向长石桥、费市方向转移,途中遭“浙保”和镇海、慈溪保警中队等200余人的追击,边战边撤,抢过留车桥,占领马鞍山制高点。晚上,部队在夜色掩护下转移至汶溪。6月21日拂晓,四明武装渡过姚江,返回四明山。
  彭王庙缴枪 民国36年(1947)6月3日晚,顾德欢率领从史祥寺中突围的部分主力,兵分两路缴了正在庄市警察所附近彭王庙戏场敲诈勒索的庄市警察所警察的枪,缴获长短枪10支。
  中村据点战斗 民国37年(1948)3月26日晚,根据四明工委指示,以三支队为主力,抽调慈镇县大队两个班配合向中村据点发起进攻。但在突击班冲入敌营房时,敌以机枪火力封锁了开阔地,使三支队后续部队无法跟上,战斗相持2个小时,几次猛攻,仍未攻下,为减少部队伤亡,进攻部队主力撤出战斗。
  奇袭东埠头 民国37年(1948)6月13日晨,慈镇县大除中区武工队20余人袭击了驻东埠头据点的慈溪保警独立分队方杏林部的一部,俘据点内全部敌人,缴获步枪16支及所有弹药。
  攻克范市据点 民国37年(1948)11月12日慈镇县大队和各区武工队在内应王挺的配合下,攻克范市据点,毙敌1人,俘中队长李伯仁以下官,兵40余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48支、手枪5支、枪榴弹1个、子弹1箱及其他军用物品,并将据点焚毁。
  智袭蜀山据点 民国37年(1948)12月下旬,西区民兵数十人,自动组成突击队,利用黑夜混入蜀山据点,在敌尚未清醒的情况下,一举拿下据点,俘敌班长以下10余人,缴获步枪7支、手榴弹8个,并将据点焚毁。
  慈溪解放 1949年5月24日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六十五师、六十六师从余姚出发,向宁波进军。六十六师沿铁路旧基以北三七市、二六市、汶溪向宁波东北插进,切断甬江航线。其先头部队一九七团及师侦察连在三七市附近与负隅顽抗的国民党慈溪县自卫总队第一中队接火,中队长当场被击毙,全中队被俘缴械。进至骆驼桥又歼敌一个警戒连,俘敌百余人。六十五师沿铁路旧基向慈溪急进,一九五团在慈溪东山、西山遭遇敌六六三团三营及土顽一部,迅速展开炮击,逼其1个连缴枪,其余溃逃。9时,解放军胜利进入慈溪县城,慈溪解放。杨展大率县大队和城市工作队员40余人进驻慈城接管。
  江北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二十六军六十五师和六十四师于1949年5月24日15时、22时先后进抵宁波城区江北岸和西郊。25日拂晓,在市中心会师,江北全境解放。

知识出处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宁波市江北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述时限上起所载事物的发端,下迄2008年底,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宁波市江北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江北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