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5月至1956年9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慈溪历史大事记(1924 —1995)》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284
颗粒名称: 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年5月至1956年9月)
分类号: D232
页数: 53
页码: 116-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9年5月至1956年9月浙江省慈溪县中国共产党内所发生的历史大事。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改造时期 大事记 慈溪县

内容

1949年(5月至12月)
  5月
  接收旧政权 24日,杨展大率部分武装人员和进城工作队,接收了国民党慈溪县政府、警察局等政权机关,除留用了一部分人员外,共遣散150名。同日,姚东区武工队进驻浒山。30日,杭州市军管会和余姚市军管会接管了庵东盐场。至6月底,接收工作基本结束。
  税警第一支队起义 24日,驻扎庵东的两浙盐务税警总队第一支队在上海和浙东党组织的积极工作下,支队长王启森率3个大队930余人宣布起义。6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军对该部进行整编。
  慰劳解放大军 25日,宁波解放。慈镇县办事处副主任沈宏康和部分工作人员把慈镇人民从各地送来的数汽车慰劳品运往宁波,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军,受到军政委丁秋生的热情接待。
  6月
  围剿陈金木股匪 5日,在浒山剿匪的浙东第二游击纵队直属一大队和姚东区武工队得到关于匪浙东行署余姚独立一支队长陈金木部在乌山后的横江村宿营的情报,就击溃陈部。6日,陈逃到龙南东畈村漕头时,被浙东第二游击纵队五支二大六中的3名战士击毙。7月7日,浒山区中队在浒山西洋寺捕获陈部中队长杨家友、陈阿五。同时在白沙河角板桥裁缝阿宝家中搜出步枪38支及子弹等。
  中共慈溪县委成立 中旬,中共慈溪县委员会成立。杨展大任副书记(代书记),委员刘春泉、项耿、鲍纯甫。县人民政府成立慈溪县人民政府成立。刘春泉任副县长(代县长),1950年1月任县长。
  建立区乡村政权 庄桥、陆埠、丈亭、观城区建立了区人民政府。至11月底,随着保甲制度的摧毁,27个乡政府和392个村政权先后建立,全县基层政权建立。
  打击金融界投机倒把活动 5月下旬,由于交通中断,少数匪特和奸商以银元进行捣乱市场活动。6月中旬,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组织群众开展禁止银元流通的宣传活动,揭发匪特和奸商的罪恶活动,劝导银元贩子转业,使市场物价迅速下降。
  扩充地方武装 21日,县委发出关于扩充县区武装的指示,要求各区武装以兵扩兵和每一个干部动员1人参军。7月份,县区武装增加了58人,8月份增加了9人,使武装人员数达149人。1950年11月2日、12月28日,县委又两次发出通知:要求庄桥区扩军10名,城关区10名,陆埠区7名,丈亭区6名,云山区6名,鸣鹤区6名,观城区5名。1951年1月10日,扩军工作结束。
  预借粮食 为了支援解放大军解放全中国,6月下旬至8月,全县人民共预借出粮食502万余公斤。
  7月
  敌机轰炸浒山 6日,敌机从定海起飞,两次轰炸扫射浒山镇,死伤4人。
  县委召开“七七”大会 7日至9日,县委在慈溪简易师范召开“七七”大会,到会各界代表156人。会议中心议题是围绕反特、预借粮展开宣传,扩大政治影响,并讨论筹备农民协会等问题。
  国民党部队龙山登陆事件 9日晨,驻舟山国民党部队1000余人经龙山反革命分子指引,乘军舰在龙山登陆。敌军捕去龙山区长沈一波等数人,并进犯到金夹岙、河头市一带。10日,抢劫粮食后逃回海上。事后,沈一波被敌军杀害。
  县委组织抗台 23日至25日,第六号台风侵袭慈溪,最大风力达10级以上。慈溪现境被大水淹没农田10.7万亩,冲毁涵洞14处,死亡17人。25日,县委组织各乡镇成立抢救委员会,组织群众抢修倒塌的海塘,疏通河道,播种农作物等。
  反霸 7月至9月,全县开展反对当权恶霸斗争。共反出恶霸19人,没收稻谷50余万公斤,土地677亩,房子53间,现金10万余元,金子4.5钱,猪10头,鸭299只。
  逍林运输合作社成立 为了促进商品流通,打开农副产品销路,在省工矿厅的帮助下,逍林运输合作社(后改名逍林供销合作社)成立,是慈溪现境第一个供销合作社。10月,浒山、观城、横河、周巷、金川等地相继建立供销合作社。1950年5月,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
  县大队建立 慈溪县大队建立,大队长刘福恒,政治委员杨展大。县大队建立后,与县公安局、解放大军、余姚县大队、余姚县公安局一起剿匪,先后歼灭王焕章、张中民、胡浩传、钟尧湘、王杏杏等股匪。是月,慈溪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建立。
  8月
  地、县委工作队在马径搞点 为取得农村工作经验,12日,地、县委工作队进驻庄桥马径,开展反霸、减租、反黑田、征粮等试点工作。为了统一领导,工作队成立工作委员会,地委组织部长马子成为主任,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布衣和杨展大为副主任。工作队还建立了党支部,陈布衣为支部书记,马子成、杨展大、张春台、沈德甫为支部委员。
  反黑田 为更好地开展减租和征粮工作,全县开展查隐瞒田亩的斗争,至11月底,共查出黑田17万余亩。其中庄桥的马径、三浦的厉家和戎家村均查出2000亩左右,是全县查出黑田最多的村。
  土匪袭击崇三、新浦、三管乡政府 匪钱江纵队河海总队一支队一大队徐仕伍股匪袭击崇三乡政府,割断乡政府电话线,打死工作人员1人,打伤3人,烧毁文件,劫去步枪3支、短枪1支、电话机1部;9月6日,匪钱江纵队直属大队王杏杏部袭击新浦乡政府,打伤民兵1人,劫去步枪8支、电话机1部;8日上午,王部枪杀新浦二保小学校长潘天启;12月19日,王部又袭击三管乡政府,劫去步枪2支、火药枪12支。
  9月
  徐宏水牺牲 19日晚,天东乡乡长徐宏水在前宅村家中被陈金木残部绑架,被押到该乡后宅村三房漕头杀害。
  10月
  新中国成立 北京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县人民热烈庆祝新中国诞生。
  减租 7日,县委召开第一次全县干部大会,部署开展减租斗争。13日至15日,庄桥镇在地、县工作队的领导下,开展减租斗争。此后,全县各地也普遍进行了减租。至11月底,减租工作基本结束。据2个区的统计,贫困佃农少缴租谷123.5万余公斤,受益户达11821户。
  平抑粮价 在少数粮商的操纵下,全县米价连日上涨,浒山、庵东等地的大米销售价超过国家销售价一倍以上。粮食部门及时从江西等地调入粮食2万余吨,敞开销售,稳定了市场,打击了投机奸商。
  杨思一参加马径减租会议 30日,省委组织部长杨思一在庄桥马径听取马径村的前段反霸斗争工作的汇报后,参加了该村的减租会议,充分肯定了马径村的减租工作。
  县领导调整 中共宁波地委组织部长马子成兼任慈溪县委书记,郑林昌任县委委员。修复公路下旬,观城至浒山、浒山至余姚、芦城至庵东等公路修复通车。
  11月
  俞巨森等3人牺牲 10日晚8时,匪钱江纵队河海总队第一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施乾炳率部袭击坎墩镇。副镇长俞巨森、民兵顾生敖、沈阿五被施乾炳亲手杀害在该镇孙方村槐花树下。
  县农民协会成立 13日,县农民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成立了慈溪县农民协会,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会,杨展大任农民协会主任。20日,新成立的县农民协会分别向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定海前线解放军通电致敬。
  支援前线 20日,县支援前线指挥部成立,指挥刘春泉,政委杨展大,各区乡也成立了相应的支前机构。1949年7月至1951年11月,全县共支前8次,参加人数达8549名。主要任务是修筑公路和海防工事,看押俘虏,为解放军解放定海等岛屿当水手和海上向导、运粮食等。共计支援木桩250根、麻袋1067只、柴7.5万公斤、人民币460余万元以及大米等物资。
  庵东盐场遭敌机轰炸 敌机轰炸庵东盐场公署、沿海船只及龙泉寺等地,炸死炸伤四五人。
  征收公粮县委根据上级规定的“合理负担”政策,组织全县开展征粮工作,以庄桥镇为重点。至1950年1月初,共完成2214万公斤公粮的征收,占总数2500万公斤公粮任务的88.75%,名列宁波地区各县之首,受到地委表扬。至2月,征粮工作基本结束。
  12月
  三浦乡厉家村坏分子闹事 2日,三浦乡厉家村坏分子利用该乡干部在征粮工作上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有计划有预谋在村民大会上夺取乡长的枪,火烧会场旁边的草篷,送“炸弹信”,威胁干部。6日,地委对此发出通报:对破坏征粮的首恶分子按罪恶轻重分别依法查处。事后,杨展大率领巡视团进驻该村,对群众进行教育,并依法逮捕5名肇事者。
  韩见兴牺牲 16日夜,观城镇政府通讯员韩见兴在送信返回途中经张家庙前坟滩时与匪王杏杏部遭遇,被随王部行动的伪保长认出,王部当场将韩见兴杀害。
  加强对舟山之敌政治攻势 19日,县委发出《关于加强对敌政治攻势的紧急通知》,号召各区立即指定专门干部,摸清舟山之
  敌家属、亲友、与敌有联系人员的情况,动员这些人对敌进行瓦解工作。
  1949年度经济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591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874亿元,国民收入547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67亿元,财政收入1395.06亿元。
  1950年
  1月
  兴修水利 月初,全县开始掀起兴修水利热潮。观城区修整杜湖塘1.4公里,至4月3日完成;庄桥区组织修理李溪渡坝;沿海地区采用以工代赈,全线修复和加固七塘,6月,完成淞浦至洋浦段全长26.4公里的海塘,投工12.6万工,完成土方15.5万立方米,政府发放以工代赈大米10.75万公斤。此外,至4月20日还修整大河6条,小河85条,大小坝13条,使40万亩地免遭水灾。
  推销胜利折实公债 24日,县委召开区乡长联席会议,部署推销胜利折实公债工作。25日,县委召开全县工商界开明人士会议,成立县公债推销委员会,把10.7亿元推销公债数分配到4区1镇。27日,各区召开商界代表会议,组织公债推销委员会分会,全面推销公债。公债值按大米、面粉、白细布、煤炭4种物资的批发价组合折实,年息5厘,分5年偿还。至3月份,推销工作结束。
  2月
  处决贪污犯俞凯 4日,县府在孝中镇召开公审大会,处决4次贪污国家粮、钱共264万余元的原粮食局助征员俞凯。
  华茂吉、徐逢宝牺牲 8日,逍林区中队战士华茂吉、徐逢宝在樟树三渎庙歼灭匪钱江纵队直属大队王杏杏部的战斗中不幸牺牲。
  回笼货币 1月下旬,国民党飞机轰炸宁波,暗藏敌人乘机造谣,投机商人捣乱,棉布、大米价格上涨1倍至2倍。县委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各地供销、粮食部门放手抛售物资,大力回笼货币。3月上旬,物价开始下降。
  县第一次各界人代会 22日,慈溪县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81名。会议总结了慈溪解放8个月来的工作,讨论了发展生产、肃清匪特等问题。选举产生了常务委员21名,刘春泉任主席,叶志康、黄金芳任副主席。
  县领导调整 马子成回地委工作,不再兼任慈溪县委书记职务,杨展大主持县委工作。7月,王兆乾任县委委员。8月,毛经赐任县委委员。
  3月
  生产渡荒 月初,全县部分地区缺粮食严重,县委把生产渡荒作为三四月份的中心工作。观城区、丈亭区和南山、洪塘等乡普遍种洋芋艿解决春荒。11月,县机关提出两个月自给,规定每天下午4时至5时作为开荒时间,利用食堂伙食结余的钱作为养猪、牛的经费。25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总结领导生产渡荒工作问题。
  窖湖乡五村匪特煽动群众闹事 6日,窖湖乡驻军调离。当晚,五村匪特经过周密策划后,利用召开村民大会之机,煽动300余人,以上年灾情严重、政府征粮过多、群众生活困难为借口,要求政府发放救济粮。他们捣毁会场,殴打干部,夺取枪支,开枪示威,强迫干部写“悔过书”。深夜,龙山驻军两个连赶到,逮捕为首的7人,两名匪特被法院判处死刑。
  林枫才牺牲 17日晚,部队下乡工作队干部林枫才在蜀山乡咸池村出席干部会议时,遭到匪反共救国军独立大队姜伯安部袭击。姜部当场杀害了林枫才,打伤村干部6名,劫去长短枪3支。4月29日,县大队、公安局在郭姆乡歼灭该部。6月14日,姜伯安在上海被捕。
  加强商业税征收工作 25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指出目前商店关门停业设小摊避税较多,最严重的是陆埠区,占全区商店的80—90%,使税务机关无法完成上级的任务。要求各区委必须领导税务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任务,并加强对城镇工作的领导,对关门停业的商店劝其继续营业,对小贩加以登记管理。
  4月
  县治安指挥部成立 月初,为加强剿匪工作,慈溪县治安指挥部成立,指挥刘春泉,政治委员杨展大。下设观城、丈亭两个指挥分部,所在区的区长任指挥,区委书记任指导员。
  甘溪乡六村和七村破坏山林事件 月初,陆埠区甘溪乡六村和七村村民受坏人挑拨,在村干部带领下,大肆砍伐毛竹、树木,提出“砍伐树木,救济穷人,有福同享,有祸共当”的口号。27日,六村召开村民大会,该乡干部沈清贤等4人提出停止破坏山林问题时,遭到坏分子殴打。与此同时,陆埠区长也去参加七村村民大会,制止破坏山林活动,因会场被坏人操纵,没有结果。事后,政法部门逮捕了5个为首的闹事者。
  5月
  加强沿海剿匪工作 16日,为配合解放大军解放舟山,县委发出紧急指示:命令全县武装到高背山与洋浦一线集中,发动群众,加强沿海检查,搜捕潜回大陆的匪特。镇海、余姚县委也采取相应措施。17日,在龙山捕获匪反共救国军大队长李裕挺等2人。下旬,逍林、浒山、庵东等区中队在胜山东北沿海围歼潜回大陆的匪东南人民反共救国军苏浙边区指挥部独立纵队冯钿宝、戚坤成部,俘中队长金伯祥以下45名,副官俞雪连等20余名携械投诚。冯、戚逃往上海,9月在上海相继被捕。
  6月
  接管周巷恒利油坊 6日,余姚县政府接管周巷恒利油坊,改名为周巷公营公利油厂,是慈溪现境最早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调整行政区域5月27日,县委决定在金川乡董义庄划一个小乡试点。6月,全县全面开展划小区乡工作,7月,基本结束。原庄桥、陆埠、丈亭、观城4个区和孝中镇划分为庄桥、城关、丈亭、云山、陆埠、观城、鸣鹤7个小区,76个小乡,为土改打下了基础。
  争取匪特自首 县治安指挥部采用“封锁沿海,控制姚江,展开政治攻势,争取匪特自首”的方法,促使匪特相继前来自首。10日,县公安局在鸣鹤场捕获“国防部二厅直属站宁波组”组长杨金鹤少校等20余人后,鸣鹤、丈亭、观城3个区有60名匪特自首。
  庵东特区建立 3月21日,省府决定庵东盐场为县级特区,隶属宁波专署领导。6月,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建立,书记石理成,副书记张振世。同时,庵东盐区人民政府成立,区长石理成。
  反对强迫命令 2月22日,省府在《浙江日报》上颁布《六大禁令》,反对强迫命令。6月30日,地委批评庄桥镇在1949年征粮工作中强迫命令做法。7月11日,县委就一年来工作中的强迫命令问题作了检讨,全县各地也联系各自实际进行了检查。
  是月 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慈溪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7月
  举办土改训练班 为迎接土改,县委举办乡干部训练班,培训乡干部86人,至8月上旬结束。同时,县委还举办小学教师训练班,培训了199个小学教师。两个学习班学习内容是形势和土改政策等。
  8月
  杨展大等出席省首届各界人代会 1日,党政代表杨展大、妇女代表何英、民主人士代表叶志康出席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浒山镇破获假币案 3日,杜xx等3人受特务组织指使,用从台湾偷运来的伪造人民币在浒山收购棉花、布匹等物,当场被发现扣住,缴获伪造人民币482.3万元。
  土地整理 中旬,为了使农业税征收、土改顺利开展,县委在第五次全县干部大会上布置了土地整理工作。19日,县评产委员会成立,刘春泉为主任委员。县府动员干部、300余名小学教师和几十名土整技术员投入土整工作,对土地进行登记,对分散立户的地籍进行归户并册。至9月19日,土地整理工作基本结束。
  剿匪治安指挥部成立 23日,改组县治安指挥部为县剿匪治安指挥部,刘春泉任指挥,杨展大任政委。下设观鹤、游源山区、龙山等指挥所,指挥所领导人员分别由二十三军侦察营、县大队领导和所在地的区长、区委书记担任。
  9月
  整风 8月下旬,县委组织部长项耿率县机关科级干部和各区区委委员几十人参加地委整风学习,主要学习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内容。9月10日前后,县、区、乡在职干部先后进行整风。23日至10月9日,全县召开第六次干部大会,检查工作中的命令主义,整风结束。
  10月
  土地改革 10月,宁波地委土改指挥部在洋墅、洪塘等乡进行土改试点。同时,县委土改指挥部成立,在妙山、昌明、黄山等乡进行土改试点。12月16日,县委召开第七次干部大会,全县土改从试点转入全面展开。经过宣传动员和整理组织、划分阶级成分、征收没收、分配、处理遗留问题和发土地证5个阶段,至1951年12月中旬结束。地主占有土地从土改前占总数的26.5%(不包括大部分被地主占有的公堂田)下降至1.36%,贫、雇、中农占有土地从土改前占总数的18.07%上升为72.84%,分到土地农户占总农户的72%。此外,贫、雇、中农还分得农具10万余件,耕畜400余头,家具17万余件,房屋8000余间,粮食8万公斤。1950年11月,姚北各区选择1个乡试点,然后全面展开,至1951年12月结束。
  11月
  登记反动党团特务人员 2日,县委发出《对秋征土改保卫中办理反动党团特务人员登记工作的指示》,抽调56人组织登记总处,并在庄桥、陆埠、丈亭、观城设立4个登记处。12月11日至20日,对768名国民党和青年党区分部委员以上、三青团分队长以上、中军统分子、军队系统尉级军官以上、武装匪特分队长以上人员进行登记。上交反动证件、印章1184件、短枪2支、手榴弹2枚、子弹4发。龙山、浒山、周巷、庵东也设了登记处。
  秋季征粮 6日起,云山、丈亭、陆埠、鸣鹤、观城5个区开始秋季征粮,至12月19日完成任务。先土改后征粮的庄桥、城关区在12月25日开始全面征粮,至1951年1月15日左右全部完成任务。全县共完成征粮任务1750万公斤。
  镇压宋清云 8日,县法院在庄桥处决匪浙江四区人民反共自卫游击纵队少将副司令宋清云。
  县第二次各界人代会 10日至13日,慈溪县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141人。会议主要讨论了征粮、土改工作。刘春泉作了《八个月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杨展大作了《目前形势的报告》。
  葛风事件中 下旬,庄桥六村农民协会准备把公堂地主葛文安200余亩公堂地和大夫第财产没收,葛闻讯后,写信给在华东空军预科总队司令部任秘书的侄子葛风,要葛风出面制止。12月5日至12日,葛风多次以个人和单位名义写信给区、村政府,认为不应没收葛文安的土地和财产,否则上告县、省政府。葛风的信引起了干部和群众的恐慌,专区土改工作队、地区农民协会逐级向省农民协会要求请葛风单位出面处理此事。1951年1月3日,葛文安在庄桥被镇压。10日,浙江日报社和省农民协会分别发表了《袒护包庇地主应受法纪的制裁》的社论和有关文章,并刊登了葛风给区、村政府的信。华东空军预科总队司令部闻讯后,将葛风押到庄桥批斗。2月10日,华东空军军事法庭以假冒机关名义、窃取公章、威胁干部群众、包庇地主罪,判处葛风有期徒刑2年。
  镇压反革命 21日,县委发出《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要求各区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指示和镇反条例,迅速清理积案,制订镇反计划,镇反运动全面开始。运动经过准备、发动、镇压高潮、镇反收缩、清理积案5个阶段,至1951年7月下旬基本结束。
  12月
  独立营建立 浙江第二军分区第四独立营建立,营长刘福恒,政治委员杨展大。1951年4月,改称为浙江宁波军分区第四独立营。
  龙山区破获破坏土改案件 龙山、雁门、龙场3个乡的地主、国民党军政特人员组织起来的10个团伙决定12月24日在金夹岙金某家开会,商讨破坏土改运动的办法,被公安部门发觉逮捕,6名罪犯被判处死刑。
  本年度经济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10385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74亿元,财政收入1613.94亿元。
  1951年
  1月
  处决姚华康 6日,镇海县法院在龙头场召开公审大会,处决匪首姚华康。宓家埭、鸣鹤、清湖、湾塘、澥浦等地5000余人参加大会。
  县第一次工人代表会议 8日,慈溪县第一次工人代表会议召开,建立了慈溪县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王培秋为副主任。
  平抑物价 9日,为取缔投机倒把,稳定物价,使全县人民过好春节,县府颁布《慈溪市场管理办法》,凡违反这一办法规定的都作投机倒把论处。12日,县府又召开市场管理委员会议,决定组织力量,大量供应物资,并对私营商业人员进行教育。
  纠正土改中的错误 陆埠区和鸣鹤区浦中乡部分村干部为了减少分田户数,不给外地单身雇工登记户口。26日,县委土改指挥部发出通报指出:对两地耕种农民,在取得原籍县、区政府的证明后,分给其土地和生产资料。2月9日,天元市顾小轩写信向毛泽东主席反映浒山区洋山村和周朝区潭北乡十三村错划阶级的情况。3月19日,余姚县委要求各区委和土改工作队,对干部不深入听群众反映的不良作风,必须引起警惕,并检查纠正。3月17日,余姚县委土改指挥部批评横河区在土改中乱打乱斗的偏向。
  2月
  省农委介绍龙山区土改经验 1日,省农委主办的《浙江土改情况》第九期发表了毕向荣、沈宏康的《镇海龙山区土改点面结合的方法》的文章,介绍了龙山区土改以重点乡的重点村带重点乡的外围村和外围乡、副点乡的重点村,外围乡和副点乡的重点村带一般村的土改经验。4月24日,又发表《镇海县龙场镇及下洋乡怎样做好土改统计工作的》的文章,介绍龙山区龙场镇土改统计工作的经验。
  开展抗美援朝捐献运动 1950年12月16日,慈溪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刘春泉,开始宣传发动全县入民进行抗美援朝运动。1951年2月起,发动捐献一碗米、冬衣、1000元、一粒子弹、飞机大炮运动,至1952年1月20日结束。共捐献大米5.5万余公斤、冬衣6750套、人民币56亿余元。其中1000元运动和一粒子弹运动是宁波地区第一个完成的县。
  3月
  动员参军 15日,县委召开全县干部大会,部署动员参加志愿军工作。下旬至4月上旬,动员参军活动达到高潮,有6764人自动报名,经目测、体格检查,2048人被批准入伍。
  工商业重估财产调整资本 21日,全县开展工商业重估财产、调整资本的宣传工作。4月,浒山、周行、观城镇展开工商登记与重估财产、调整资本工作,至6月底结束。
  县第三次各界人代会 23日至26日,慈溪县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35人。会议听取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了抗美援朝、发展生产、土改、镇压反革命等工作。
  县第一次棉农代表大会 27日至29日,县府召开第一次棉农代表大会,出席代表有观城、鸣鹤、庄桥3个区棉农80人,有关单位代表8人。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植棉政策,布置了全年的植棉任务,听取了杨展大和刘春泉的报告。会议结束时,全体代表通过了向毛泽东主席的致敬信。
  基层民主建政 淞浦乡进行民主建政试点,选举产生了乡人民委员会,谢家村的女党员戎娥花当选副乡长,这是宁波地区第一个通过选举产生的女副乡长。1952年10月,县委在全县分3批进行民主建政,主要内容是通过民主选举,建立基层政权,至1953年4月完成。
  4月
  团地工委在庄桥整理团支部 月初,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宁波地工委在庄桥整理团支部,共恢复村团支部12个、乡团支部2个。吸收团员29人,处理团员18个,其中开除6人,停止团籍6人。12日,中共宁波地委充分肯定庄桥整理团支部工作的经验。8月1日,中共慈溪县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区委搞点整理团支部。
  兴修海塘 3月底,县海塘指挥部成立。4月13日,观城、鸣鹤两区人民兴修洋浦至淞浦全长26公里的海塘,至28日基本结束。共完成土方36万余立方米,出动正劳力15万余人,半劳力近1万人。
  检查执行婚姻法情况 1950年5月,全县普遍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1年4月16日,县府通知各区乡政府,要求全面了解一年来婚姻法执行情况,并进行广泛的婚姻法宣传,对个别封建意识浓厚且又不接受教育有犯罪行为者,给予应有的制裁。25日,调查结束,共受理婚姻案48件,占民事案件的37%。
  地委推广浒山镇土改镇反经验 23日,宁波地委表扬了浒山镇发动群众进行土改镇反工作,推广了该镇在土改镇反中深入调查研究、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与抗美援朝教育结合等经验。
  5月
  县委组织反对美国侵略朝鲜的示威游行 1日,县委组织全县人民在各地举行反对美国侵略朝鲜的示威游行。参加人数达13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30余万人的五分之二,是当时全县最大的一次示威游行。
  县第一届运动会 3日至8日,慈溪县第一届运动会在慈城镇县立初级中学操场举行。运动会分群众组和学生组。参赛项目有舞龙灯、拔河、武术、田径、扭秧歌、搓草绳、团体操等。
  贯彻中央镇反收缩方针 月初,县委在区委书记会议上贯彻中央“可杀可不杀的,一定不杀,可捕可不捕的一定不捕,捕人要经地委批准”的镇反收缩方针。10日,公安、司法会议上决定释放83名罪行较轻、民愤不大的反革命分子。
  抗旱 中旬末,全县发生严重旱灾,县委提出“救灾如救火”的口号,在棉区发动补苗、灌水、抢种,在稻区疏通河道、打堰、引水灌溉等,全县共发动农民2.3万余人,妇女3.3万余人,儿童2000余人,非农业人口1000余人,掘河245条,筑堰坝206条。县委发放救济粮5000公斤,旅沪金融界人士贷放大米3.25万公斤。6月20日,旱情解除。
  建立互助组 县委在原有代耕、调工、帮工基础上引导农民组织生产互助组,东山头乡吴长根和吴德芳、横河镇胡元茂、长河镇陈炳潮和杜章泉互助组相继建立。至7月,出现了一大批互助组,经过萌芽时期、培养骨干时期、发展时期,至1953年慈溪现境有互助组5464个,参加农户达51197户,占总农户的56.44%,形式为常年和临时两种。
  6月
  并镇乡 2日,县府决定把城关区的孝东、孝西两镇合并为慈城镇,由县府直接领导;将观城区的观城镇、河城镇合并为观城镇;师桥镇、师中乡合并为师桥镇。
  县府通报表扬容贵仁、余阿陆、楼阿毛 8日,县府通报表扬狮东乡农民容贵仁、余阿陆、楼阿毛等在5月31日甬百公路(现是铁路)洪塘西边的六号桥上,因汽车炭炉的火落在霉烂的桥桩上引起火灾时,奋力扑灭大火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县群众学习他们维护交通安全、爱护国家财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要求各区公所对此事多加宣传、教育。
  21日 骆驼乡划归镇海县管辖。
  县领导调整 杨展大调华东局工作,项耿任县委书记。
  7月
  县第四次各界人代会 13日至16日,慈溪县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323人。会议中心议题是制订爱国公约,响应全国抗美援朝总会的“六一”号召,掀起捐献飞机大炮运动,总结土改工作,搞好镇反工作。项耿作了工作报告,刘春泉作了形势报告。会议决定捐献3架飞机、1门大炮。
  贯彻执行“六一”号召 为贯彻执行全国抗美援朝总会的“六一”号召,16日,县抗美援朝总会发出关于制订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抚恤烈军属及残废军人的三项指示,得到全县人民的热烈响应,下旬,全县80%的人制订了爱国公约。1952年1月20日止,全县共捐献飞机大炮款56.4亿余元,超额完成2.4亿余元。
  是月 县人武部建立,副部长刘宪明,政治委员项耿。
  8月举办干部镇反学习班 7月下旬,为纯洁干部队伍,县委成立县干部学习委员会,开始组织干部到宁波和龙山参加地委组织的镇反学习。8月4日至12月5日,县委组织干部分批参加了3期学习班,每期学习班一般经过动员、学习、坦白3个阶段。共有691名干部参加,其中发现有问题的干部209人,学员上交枪6支、子弹10发、反动证件302件。
  9月
  是月 淞浦乡军属模范罗秀琴代表革命根据地人民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10月
  支援建造庄桥机场 春,华东空军司令部决定在庄桥建造机场,全县约有5000亩地需被征用,507户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解决。8月16日,在宁波专署的帮助下,县府着手解决此事,10月13日,安置工作基本结束。1952年7月,县府动员民工2213人、干部54人支援部队修建庄桥机场。
  横河木业生产合作社建立 21日,慈溪现境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横河木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有社员54人。
  11月
  县第一次互助组代表会议 20日至22日,慈溪县第一次互助组代表会议召开,到会代表105人。会议学习了十大政策和有关爱国增产的文件,交流了办互助组的经验。
  12月
  县第五次各界人代会 13日至18日,慈溪县第五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31人。会议听取了刘春泉的关于一年来工作情况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审议了关于镇反、执行婚姻法情况的报告,补选了周永珊、朱庆宝、袁瑞兴为常务委员,同时撤销了5名违法乱纪代表的资格。
  “三反” 19日,县精简节约委员会成立,刘春泉为主任。1952年1月起,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全面展开,活动先从县委领导着手,到科局长一级。3月7日,县委为了完成爱国增产任务,根据上级指示,决定暂停“三反”。5月中旬,县委根据省、地委指示成立“三反”办公室,继续进行“三反”。下旬,县委、群众团体、公安队“三反”基本结束,参加“三反”97人,反出贪污犯2名。6月上旬,县委根据中央坚决收缩县级机关“三反”的精神,转入生产。8月25日,县委在慈城4个工厂开展“三反”。9月17日,工厂“三反”基本结束。
  取缔反动组织“圣母军” 21日,县公安局宣布取缔披着宗教外衣、进行反革命活动的反动组织“圣母军”。判处三七市“圣母军”副团长徒刑7年,慈城2名“圣母军”副团长被管制3年。至23日,登记团长、副团长、会计、秘书、指导司锋各1人。以后,“圣母军”人员均办了登记或退团手续。
  整理供销社 为调整供销社的领导干部,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减少商品交换中的剥削,增强集体经济,县委在东山、庄桥试点整理供销合作社。31日,地委通报表扬了庄桥在整理供销社中扩大经营范围打击奸商的做法。1952年1月上旬,东山、庄桥整社试点结束。中旬,县委组织18个整社工作队,分赴18个供销社整社,至3月底基本结束。在整社中,龙山、龙场供销合作社分别接收了无力经营的林荣记碾米厂、坤记碾米厂2家私营企业;坎墩、浒山、彭桥、白沙、云城等供销社也先后盘买和接收了无力经营的私营 油坊、碾米厂,形成了慈溪现境第一批县供销合作社所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征粮下旬,全县开始组织征粮。1952年1月12日,县委通报表扬城东乡一村在5个半小时内将全部公粮送到仓库,并介绍了该村征粮的5条经验。至23日,全县共完成征粮任务数2750万余公斤的84%。2月上旬,征粮结束。
  县首届农业劳模会议 28日至31日,慈溪县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会议召开,到会劳动模范123人,10名互助组长列席会议。会议交流了生产经验,讨论了1952年度的生产计划,选举7人出席省劳动模范会议。
  本年度经济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1043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42亿元,财政收入1395.92亿元。
  1952年
  1月
  城镇民主改革 21日,县委制订城镇民主改革计划,决定全县城镇民主改革分3批展开,第一批是慈城镇,也是重点实验镇,1月下旬开始至3月中旬结束;第二批是观城、师桥、庄桥镇,在2月20日前做好调查工作;第三批是鸣鹤、淞浦、陆埠。城镇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发展城镇经济,安置闲散人员就业,肃清城镇反革命残余势力,建立基层政权。4月份,由于反细菌战运动的开始,全县停止城镇民主改革工作。
  庵东区兴筑八塘 年初,庵东区在东三乡滩晒场进行解放后慈溪现境第一次围海,完成长300米的海涂塘。至1965年全区完成东至新浦八塘闸,西至西三乡泥墩潭村全长38公里的海塘。共投工256.3万工,完成土石方263.45万立方米。
  3月
  爱国增产竞赛运动 月初,省府发出开展增产竞赛运动的指示。10日左右,庄桥区召开的互助合作代表会议上,43个互助组积极响应省府号召,自发地组织爱国增产竞赛运动。4月上旬,县委有组织地发动了32个互助组向全县互助组和个体农民挑战,17日,县委布置爱国增产竞赛工作,全县掀起竞赛高潮。
  最早的初级社产生 东山头乡的吴长根互助组和长河镇的杜章泉互助组、庄桥乡的沈嘉兴互助组采用土地入股、保留生产资料私有权,实行统一经营、产品统一分配的办法,组织了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慈溪最早的初级社。
  龙山、周朝区农场建立 3月,龙山区农场建立,有耕地33亩,职工9名;4月,周朝区也建立了农场,有耕地68.4亩,职工16人。1954年,周朝、龙山区农场分别改名为慈溪县第一、第二农场。
  鲍纯甫赴苏联参观 31日,鲍纯甫参加有200人组成的中国农民访苏代表团前往苏联参观访问,在4个月的访问中,鲍纯甫参观了苏联集体农庄和建筑业。10月31日,鲍纯甫在全县第十九次干部大会上介绍了在苏访问的情况。
  县领导调整 刘春泉调宁波工作,毕向荣任县委副书记、县长。8月,毕向荣调离,任子诚任县长、县委委员。12月,任子诚任县委副书记,张捷任县委委员,宓文海任副县长。
  4月
  反细菌战运动 1日至11月12日,敌机5次在慈溪投细菌
  弹和反动传单。县委在省、地委领导和驻慈部队的帮助下,先后成立了城关区军民联合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县卫生防疫委员会等组织,建立了有3000余人组成的防疫突击队,举办了有692人参加的4期防疫训练班,在51个乡建立瞭望哨,准备了1826套防疫工具,确定了8月份为防疫卫生突击月,9月上旬为防疫突击周,多次组织全县性的清洁卫生大扫除。至9月中旬后,防疫工作由突击转入经常性工作。
  县第六次各界人代会 8日至11日,慈溪县第六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30人。会议通过了4个月工作总结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争取1952年农业丰收》的报告。选举产生常务委员21人,毕向荣任主席,黄金芳任副主席。
  防止荒田 上旬,县委领导在庄桥区检查工作时,发现该区916亩土地有荒芜的现象,引起县区领导的重视,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该区消灭了荒田。18日,县委发出《关于处理荒田问题的指示》,要求各区领导如发现类似情况,迅速处理,使全县2000亩左右田地避免了荒芜。
  五洞闸集体农压建立 18日,岐山乡罗祥根等14户农民办起全省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定名五洞闸集体农庄。该社有社员48人,社员除少量自留地外,有149.91亩地入社,取消土地报酬,耕牛、农具折价归社,统一组织生产,实行按劳分配。1954年改称为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安置复员军人 24日,县转业军人建设委员会成立,毕向荣任主任。27日至10月24日,共安置复员军人499人。对无房无地的复员军人,一般都分给房屋、土地,单身复员军人分2份土地。
  5月
  云山、丈亭、鸣鹤区排涝抗灾 18日后,连续大雨,云山、丈亭、鸣鹤区低洼地受灾严重,6万余亩田地受淹,其中1000亩秧苗烂掉。县委决定以排水、补苗为当前中心任务,组织80多名机关干部,在毕向荣的带领下,发动群众排水、补苗,使灾区减少了损失。
  6月
  发放救济粮 由于上年粮食减产,全县缺粮严重。春,县府发放37.5万公斤稻谷的救济粮,使春荒缓和。6月上旬,夏荒严重,全县缺粮达85万公斤大米左右,12日,省府发放60万公斤稻谷的救济粮支援慈溪。县委县府在14日联合发出《关于发放夏荒救济粮的决定》,制定了以生产自救、社会互济为主,政府补助为副的方针,组织群众生产自救,并号召生产较好的地区支援贫困地区。同时,下发大米12.4万公斤,救济款6.9亿余元。7月23日至27日,县府先后把县级机关干部支援的5000公斤大米、专署的2000万元救济款和省府再次发放的12.5万公斤稻谷发放给缺粮户,使全县夏荒基本缓和。
  观城区市管会纠正排挤私商的做法 15日,地委财经委员会检查观城、庵东、范市市场,对观城区市场管理委员会规定的统一价格、统一规格、统一利润的盲目排挤私商妨碍市场经济正常开展做法提出批评,观城区市管会立即纠正这一不合理做法。
  开展物资交流 25日,县物资交流委员会成立,主任毕向荣。除慈城、观城、陆埠等5个较大镇的市管会整顿外,其余市管会全部撤销,废除了各种过左过死排斥私商的制度,抽调了14名企业、机关干部,检查政策执行情况,组织物资交流大会,使市场空前繁荣。七八月份营业额比物资交流前增加50%,10月份比9月份增加94%。与此同时,周行镇在9月份举办的物资交流会上有9万余人参加,成交额达25亿元。以后,物资交流变成每年经常性工作。
  7月
  县委组织抗台 17日至22日,台风袭击慈溪,农田受淹3.5万亩。县委组织90余名机关干部在县领导的带领下突击防风抢险,共发动群众9万余人次,3天内抢修海塘3000余米,江塘2万余米,堵缺口213处,疏通河道36处,加高浦塘近4000米。
  禁毒 24日,慈溪县禁毒委员会成立,毕向荣为主任,各区以区委书记为首成立禁毒小组。9月4日,县府发布《禁毒布告》,贯彻实施政务院关于禁毒的通令,并在观城、师桥、鸣鹤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处理毒犯。至10月底,共判处毒犯65名,缴获鸦片0.62公斤、白粉0.24公斤、吗啡0.22公斤、制毒原料0.6公斤及大批烟具。
  8月
  浒山创办发电厂 1日,浒山镇工商界人士集资创办了装机容量45千瓦的小型火力发电厂——浒山电厂,主要是供该镇生活照明之用。不久,周行、观城、庵东、长河等集镇也相继办电厂,发电照明。
  统战部、民政科处理卢山寺卖藏经问题 下旬,地委统战部对云山区罗江乡卢山寺出卖藏经通报批评。30日,县委统战部、县府民政科在云山区公所召开该区宗教代表会。会议听取了该区领导的检讨,作出了关于把所卖经款退回佛教界、该区乡按级向上作书面检查、加强保护宗教自由和保护文物等4项决定。
  “胜山娘娘”迷信事件 下旬,彭西乡倒挂山发生群众向“胜山娘娘”求“仙丹灵药”迷信事件。9月3日,参加的余姚、慈溪两县群众达2000人左右。群众吃了“仙草”、“仙水”死去的达18人。有人乘机大造政治谣言。针对这一情况,15日,慈溪县委发出《关于制止反革命活动的紧急指示》,余姚县委在各种会议上作了部署,要求各部门通力协作,尽快平息事态,余姚县公安局长亲自率30余人前去工作。10月7日,“求仙”活动基本制止。事后,查实是彭桥一个老板为推销迷信品制造谣言所引起。
  9月
  司法改革 上旬,县司法改革办公室成立,同时调整司法组织,增加干部3人。中旬,改革开始,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司法干部学习,反对旧法规、旧思想、旧作风;第二阶段发动群众,展开法律教育,使70%的群众受教育;第三阶段整顿组织,建立区乡调解委员会,改革和健全各项制度,清理积案。至11月,司法改革基本结束。
  刘瑞龙视察五洞闸 下半年,华东局农委书记刘瑞龙到五洞闸集体农庄视察,并对办集体农庄取得的成就表示满意。
  10月
  取缔反动道会门 1951年11月,县委开始部署中潮镇反工作。1952年10月4日,地委批准《慈溪县委关于贯彻中潮镇反行动计划》,县委成立了生产镇反指挥部,项耿任指挥。中旬,内部(机关、学校)取缔反动道会门运动开始,查出反动道首5人、道徒281人,逮捕反动道首1人。20日起,开始取缔外部反动道会门,经过逮捕反动道首和宣传攻势、登记道首、退道、善后处理4个阶段,至11月16日运动基本结束。全县共取缔反动道会门6种,逮捕61名,登记道首492名,10633个道徒(不包括内部的)自觉退了道,查封坛台45只、道徒自封坛台73只,缴获黄金8.677两、银洋3767元以及人民币等大量财产。
  县总工会成立 25日至27日,慈溪县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慈城镇召开,出席代表83人。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1人,鲍纯甫为主席。
  建立信用合作组织 南山乡信用合作社和新浦乡高桥村戚金龙信用互助组成立。
  群众评定提拔干部 为解决全县干部缺乏情况,同时对干部进行一次群众路线教育,县委采用群众评定等级的办法提拔干部。经群众评定,一般干部提拔为区级以上干部8人,乡干部提拔为县区干部55人,勤杂工提拔为干部7人,吸收失业职工为干部1人,积极分子提拔为干部55人。群众对这一办法极为满意。
  11月
  纠正中潮镇反中的“左”倾现象 4日,县生产镇反指挥部批评云山区集训的30名道首中有23名不符合道首的标准,存在着严重的希望搞得越多越好的“左”倾情绪。6日,县委对鞍山乡干部违反宗教政策逼死群众事件提出批评,责成城关区委派人实地慰问。7日,县委发出《关于镇反政策问题上混乱情况通报与政策界线的若干指示》,再次强调镇反的有关政策。
  扫盲 月初,县扫除文盲办公室成立,开始对1500名师资进行为期1个月的培训,正式录用233人。12月17日,县委、县府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把扫盲作为“一项迫切和重大的政治任务”,并提出4条意见。12月,县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成立,要求各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周1天、半天或1个晚上的学习时间,参加对象是农村青年,扫盲工作全面展开,参加学习的人数达33392人,至1953年4月,有13747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县第七次各界人代会 9日至13日,慈溪县第七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25人。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调查评产方案、各区所得税分配方案和今后3个月工作任务的决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23名,任子诚任主席,黄金芳、叶令民任副主席。
  县府总党组建立 14日,县府总党组建立。任子诚任书记,张捷、陈观亭、顾春亭、任峰山任委员。
  检查执行婚姻法情况 中旬,县妇联副主任沈云珠在第二十次全县区乡干部会议上指出了1952年执行婚姻法上存在的问题,要求各级干部大力贯彻婚姻法。16日,县委抽调了民政、妇联等人员组成检查组,分别到鸣鹤、陆埠两区检查,并对违反婚姻法问题作了处理。
  县第一次团代会 16日至19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慈溪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159名。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3人,腾鹏为书记。
  12月
  调整商业 月初,县委召开市镇负责干部会议,贯彻中央调整商业指示,解决排挤私商包市场的思想问题,决定撤并部分国营公司;扩大批零差价,从过去的10%至14%调整到14%至18%;经营范围上,国营公司让出部分商品给私商经营,并收缩国营企业营业组,供销合作社逐步做到不做或少做非社员的生意。至1953年1月底,调整商业工作告一段落。
  县干校举办训练班 冬至1953年3月6日,县干部学校举办互助合作、民主建政、整党建党4期训练班,受训对象是乡村干部和积极分子,人数达2178名。学习内容包括形势与任务、两条道路的检查、思想作风的检查、互助合作、民主建政、民兵、乡村领导、评比等8个方面。
  胜山7个民兵写信给朱德 22日,胜山乡胜山村徐国孟等7个民兵联名写信给朱德总司令,要求参军赴朝鲜前线打击美国侵略军。经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复信同意,次年,7个民兵光荣入伍。
  中央检查团来慈检查农业生产 中央检查团慈溪检查小组来慈检查农业生产,发现城关、云山区在掘稻根除虫时有虚报数字现象,并提出了意见。23日,县委、县府对此专门进行了研究处理。
  五洞闸围捕武装登陆匪特 28日,大陈岛武装匪特12人在五洞闸登陆,分散活动于淞浦、洋山及沿海一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捕获1名,其余登陆匪特被当地民兵追剿后逃散。
  本年度经济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929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2449亿元,国民收入860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73亿元,财政收入1913.25亿元。
  1953年
  1月
  学习元旦社论 1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社论,指出:“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将“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县委通知各区乡镇、县级机关及各企事业单位组织干部认真学习,结合总结1952年工作。
  整顿小学 上旬,县府召开中心学校校长会议,根据中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文教方针,制订了《区乡整顿小学方案》,并建立县整顿小学委员会,对全县小学秩序进行全面整顿、调整。通过整顿,淘汰不合格教师68人,师资质量有所提高,学校减少一所,而学生比原来增加1898人,学校教育秩序好转。
  修建公路 全线长11.55公里,宽4米的陆埠镇至洪山乡孔岙村的公路动工建造,至年底竣工。同时,鄞慈镇公路淞浦至观城线也修复通车。
  县农业劳模会议 12日至17日,县农业劳动模范会议在慈城镇召开,出席代表202人。会议交流了生产经验,制订出1953年爱国生产计划,评选出县级农业劳模34人,其中一等农业劳模7人,二等农业劳模10人,三等农业劳模17人。
  2月
  开展水上民主改革 1日,按照中央“政治改革、组织改革、生产改革”的指示,县委抽调公安、航运、工会等部门组成姚江工作队慈溪组,开展水上民主改革工作。分设陆埠、丈亭、观城、慈城、庄桥5个小组和长骆、车厩、大隐、云山、洋山、鸣鹤6个工作点。运动分发动群众、行动处理、组织建设3个阶段,至3月28日结束。查清全县共有内河民船303只,1798.8吨位,船民444人;渔船367只,327吨位,渔民432人。查清这些人员的政治情况,分别处理反革命分子6名。建立了6个基层工会、6个船民协会、5个渔民协会、1个治安委员会、13个治安小组。并向贫困渔、船民发放救济款250万元、贷款6000万元。
  动员参军 9日,县委召开会议部署动员参军工作,传达了地委全力投入动员参军的指示。18日至21日,县委召开有491人参加的民兵、宣传员、妇女代表会议动员参军,号召全县青年响应祖国召唤,参军上前线。到会代表有171人报名应征。会后,全县掀起动员参军热潮,至3月底结束,有2700名青年参军。
  宣传贯彻《婚姻法》 20日,县委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会议,部署“三月婚姻法宣传贯彻月”工作,建立慈溪县婚姻法委员会和区临时法庭,受理婚姻案件。3月,全县各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婚姻法》的宣传工作,检查《婚姻法》的执行情况。
  县委领导调整 鲍纯甫任县委副书记,腾鹏任县委委员。7月,胡金潭任县委委员。10月,苏守山任县委委员。
  3月
  县第八次各界人代会 2日至5日,县第八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出席代表247人。会议中心议题是布置春耕生产、开展物资交流、贯彻婚姻法和关于民兵制工作。
  整顿治安管制试点 10日,县委发出《整顿治安管制方案》。中旬,公安局配合宁波专署公安处工作组赴洋山乡试点,经过一星期工作,纠正了该乡管制工作混乱状况,查出了漏网反革命分子16人,其中逮捕3人,管制4人,剥夺政治权利9人。并整顿健全了治保组织。
  生产渡荒 中旬,全县已有938户断粮,陆埠、丈亭区尤为严重。全县发放救济款5000万元,解决春荒困难。31日,县委、县府联合发出《生产渡荒紧急指示》,号召各级干部帮助群众生产渡荒,并宣布干部在生产渡荒中应遵守的有关纪律。
  再次调整商业 全县第二次调整农村商业,采取全面停止供销合作社对非社员的交易;调整部分商品对社员的优待价;撤销供销社的一些门市部;撤销4个国营企业;减少国营企业经营品种的办法,扶持私营商业发展。并普遍组织物资交流大会活跃农村市场。至年底,私营商业零售额比重上升到49.03%,绝对额比上年增长51.4%。
  庵东特区改为普通区 宁波地委通知,撤销盐区的特区建制,改为普通区,划归余姚县领导。
  5月
  建立党的宣传网 县委根据中央关于建立宣传网的决定,在全县71个乡镇中普遍建立宣传网,共有报告员54人,党的宣传员1140人。有26个乡建立传授站。
  6月
  庄桥建镇 12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庄桥乡改建为庄桥镇,为区属镇。县农民代表会议14日至18日,县农民代表会议在慈城镇召开,到会代表495人。会议中心议题是解决合作化冒进问题,对代表进行农村方向路线和执行政策教育,树立增产信心。
  取缔反动无为教等会道门 26日,县委批转县公安局《关于取缔无为教及反动会道门检查补课工作意见》的报告,至10月12日,取缔工作基本结束。共取缔无为教、先天教、道佛教通、玉枢堂、龙华会、中教道义会6种反动会道门组织,逮捕道首3人,管制11人,登记200人,查封坛堂24处,道徒退道1392人。
  第一次人口普查 以30日24时为标准时间,全县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全县现境总人口为498458人,其中男257853人,女240605人。
  7月
  县第九次各界人代会 18日至21日,县第九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慈城镇举行,出席代表187人。会议通过目前形势报告和上半年工作总结,研究了普选、农业生产、物资交流等项工作,作出成立以鲍纯甫为主席的县选举委员会等三项决议。
  收兑抗币 为维护群众利益,从1951年3月起,县府对抗日战争时期浙东银行、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浙东行政公署及所属各级政府发行的抗币,进行调查摸底,为收兑工作作准备。30日,县府发出《关于收兑抗日时期发行的浙东币、浙东金库券、江淮币、江南币四种地方币的通知》,并召开各区区长会议,对收兑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抗币收兑比价,每元浙东币、浙东金库券兑换人民币1200元(以当时1元抗币0.5公斤大米的比价计算)。至9月15日,共收兑各种抗币2267.2万元,收兑工作告段落。
  8月
  迎神行会闹事 因久晴无雨,旱情严重,在少数坏人的煽动下刮起一股迎龙行会闹事风。仅龙山、观城两区,从5日至28日就发生6起,参加行会人数4250余人。12日,观城镇十一、十三村群众750人求龙王,围住镇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并殴打镇干部陈松宝致重伤。23日,范市镇东西两村200多人行会,闯入镇政府打伤干部2人,其中1人重伤。县委组织各级干部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劝阻。15日,县委批转了宣传部《对陆埠区委关于对待群众迷信事件所犯的错误通报的意见》,指出处理迷信事件必须正确对待群众,不能讽刺谩骂求神拜佛群众,要正确引导。月底下雨,事态平息。事后依法逮捕和拘留为首闹事者11人。
  9月
  举办整建党学习班 22日至11月中旬,县委举办了4期以民主建政为主要内容的整建党学习班,每期时间半个月,4期共轮训县、区、乡、村干部1099人。
  10月
  罗祥根赴朝慰问志愿军 4日,五洞闸集体农庄主席罗祥根参加由贺龙率领的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19日入朝,作为期53天的慰问,1954年1月中旬返回宁波,18日至30日分别在余姚、绍兴、上虞、慈溪等县作赴朝慰问情况报告。
  11月
  县首次农村党员大会 16日至21日,全县首次农村党员大会在慈城镇召开,到会党员221人,占农村党员总人数的80%。会议贯彻了省第四次党员代表会议精神,项耿作《党的总路线总任务与今后任务》的报告,鲍纯甫作《访苏情况》报告。会议作出了《关于为实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而奋斗》和《关于保证完成今后任务》的决议。
  12月
  县第十次各界人代会 11日至15日,县第十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慈城镇举行,出席代表158人,任子诚和宓文海作了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实现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和《今后四个月任务》的决议。
  宣传总路线 全县组织报告员宣传员近7000人,大张旗鼓地开展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的宣传活动,使占人口总数85%的群众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
  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15日,县府发出通知,自即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实行粮食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同日,县召开三级干部大会进行贯彻,项耿作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报告和《关于粮食统购统销问题》的报告;任子诚作了《今后四个月任务》的报告。会议部署了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学习了政策,明确了任务与做法,会议历时10天。接着又召开有1274人参加的全县村干积极分子会议进行贯彻。
  执行省府对粮食市场规定的命令 根据省府对粮食市场规定的命令,22日,县委召开全县私营米厂老板会议,宣读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对粮食市场管理的12条规定,组织与会人员学习、对照,号召自觉交待违反规定的行为,并当场宣判2名不法粮商。会上有24人递交违法坦白书,表示一定遵纪守法,按规定办事。为保证命令顺利实施,26日,县委批转政法办公室《关于做好粮食统购统销保卫工作意见》,提出了打击的范围对象和政策界线,并抽调34人组成3个政法工作组和4个巡回法庭,处理破坏粮食统购统销的案件。
  县第一次妇代会 慈溪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慈城镇举行,到会代表156人。会议贯彻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大会选举产生了慈溪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沈云珠任副主任。
  本年度经济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1444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72亿元,财政收入2105.47亿元。
  1954年
  1月
  检查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执行情况 22日,县委发出《关于粮食统购统销运动中,全体干部必须遵守的五项纪律》,并派出工作组到全县各地检查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执行情况。对慈城、观城镇和淹浦、裘墅、横山、浦中乡少数干部在动员群众卖余粮中的强迫命令和对群众进行绑、打、跪、关的违法行为,作了严肃处理,并通报全县。
  2月
  整顿供销社 6日,县委批转了县供销合作总社关于1954年第一、二季度整顿巩固提高基层社初步工作计划,全县基层供销社普遍开展了对职工做好以为生产服务为中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进行企业管理整顿,结合建党和处理冗员。通过整社,共发展党员107人。
  3月
  县农业劳模和优抚代耕模范会议 7日至13日,县农业劳模会议和烈军属、转业复员军人、优抚代耕模范会议在慈城镇召开,出席代表301人,其中农业劳模代表147人,转业复员军人、烈军属、优抚代耕模范代表154人。评选出1953年度农业集体劳模19人、个体丰产户11人、单项劳模5人,烈军属、转业复员军人、优抚代耕一等劳模6人、二等劳模16人、三等劳模21人。
  认购经济建设公债 18日,县委发出通知,争取在3月底完成地委分配的14.7亿元经济建设公债推销任务。县建立公债推销委员会,并在妙山乡进行试点。至4月底,全县认购28.4亿元,10月全部交入国库,超额完成任务。
  4月
  开展生产自救运动 由于上年粮食减产29.5%,3日,县委发出《关于迅速开展生产自救运动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区乡都要创造生产自救的典型经验,决定紧缩全年财政开支预算,拨出救济款3.07亿元救济困难户。
  开展信用合作工作 3日,县委指示各地把开展信用合作工作作为生产自救运动的重要措施来抓,要求普遍组织信用小组,试办供销社信用部和组织信用合作社。至6月初,全县已从1个信用社发展到7个信用社、2个供销社信用部,从2个信用小组发展到225个信用小组,参加信用组织的社员11810人。6月13日,县委研究了全县信用合作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经验,根据“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制订了《慈溪县1954年发展信用合作社的规划》,要求在原有7个信用社的基础上,再建立31个,达到全县55%的乡有信用社。对夏荒地区和发展农业社地区,在秋收以前,要成批地组织信用互助组。至年底,全县共建起98个信用社,实现了乡乡有信用社,超前实现县委的规划。
  互助合作基点工作委员会建立 中旬,宁波地委建立慈北棉区互助合作基点工作委员会,宓文海为主任。抽调各级干部63人,帮助岐山、古窑、师桥、淹浦、洋山、掌起6个乡镇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秋后,全县共办起农业生产合作社1141个,其中高级社8个。入社农户35726户,占总农户的38.66%,入社人数150050人,入社耕地225080亩。
  是月 庵东区重新划归宁波专署领导。
  6月
  建立粮食初级市场 1日至23日,全县各地先后建立19个粮食初级市场,庄桥、丈亭、云山区率先进行粮食自由交易。粮食市场的开放,使全县国家供应粮日减少1万余公斤。
  讨论《宪法(草案)》 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县建立宪法草案讨论委员会,任子诚为主任。17日,县委派出工作组赴妙山乡进行试点。7月6日,全县《宪法(草案)》宣传学习和讨论活动全面展开,至9月5日基本结束,85%的人民群众参加了讨论。
  7月
  举办农村党员轮训班 1日起,县委举办为期半个月的农村党支部委员、小组长轮训班,学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党在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党员权利与义务、如何发挥农村党支部作用等方面内容。
  一届人大一次会议 13日至18日,慈溪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慈城镇召开,出席代表218人。大会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通过了《半年来工作情况与七八九3个月工作任务》、《拥护宪法草案》、《关于提案审查报告》三项决议,选举了出席省首届人代会代表5人,并通过了给毛泽东主席的致敬信。
  9月
  县领导调整 3月,吕得成、鞠瑞友任县委委员。8月,刘贵生、马荣贵、洪辉、胡子诚任县委委员,周文祥任副县长。9月,王淮亭任县委书记,项耿调宁波地委工作。10月,郭子栋任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子诚调离。苏守山任县委副书记。张明、叶靳任县委委员,叶靳任副县长。11月,陈观亭任县委委员兼副县长。
  棉布业实行经代销 4日,县委批转县财委《关于对棉布实行统销工作的意见》,为适应棉布业跟上统销工作的需要,本着国家需要、供销社有力量、私营商有饭吃的原则,对全县专营、兼营的78户棉布商,136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经、代销。
  实行棉布计划供应 13日,中央颁布棉布计划供应实施命令。15日,全县实行棉布计划供应,全年每人定量为20.5市尺,分二期发放。
  罗祥根当选全国首届人大代表 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罗祥根,在浙江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首届人大代表。15日至28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传达高、饶反党罪行 中旬,在县级机关党、团员大会上,王淮亭传达了高岗、饶漱石反党反中央的罪行,号召全县各级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和《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及人民日报社论。基层以区为单位召开党、团员会议,由县委委员分工分头传达。
  10月
  调整县界 8月14日,县委根据地委划建棉区县的指示成立慈溪县交接委员会,叶靳任主任,着手进行调查工作。24日,宁波专署下达了《关于划建棉区县和机场特区及调整余姚、慈溪、镇海县界草案》。9月底,地委召开慈溪、余姚、镇海三县领导会议,决定自10月15日起,原慈溪县的丈亭、陆埠、城关、云山4个区和慈城直属镇划归余姚,庄桥区一部分划归宁波市特区,一部分划归镇海县。原镇海县的龙山区北部划归慈溪县,原余姚县的逍林、浒山、周行、泗门、临山5个区部分和周朝区全部,以及泗门、周行、浒山3个县属镇划归慈溪县。慈溪县新设县城于浒山镇。至10月底交接工作结束。
  一届人大二次会议 13日至16日,慈溪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慈城镇举行,出席代表153人。会议贯彻地委划建棉区县的精神,周文祥作了《关于调整慈溪、余姚、镇海三县县界和机场特区的报告》,罗祥根传达了全国一届一次人代会精神,会议作出了《拥护中央调整镇海、慈溪、余姚县县界,划建棉区县的决议》。
  一届人大三次会议 28日至31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浒山镇举行,出席代表189人。县府秘书陈雁作了《关于调整余姚、镇海、慈溪三县县界,划建棉区县的报告》,周文祥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作出《关于拥护上级政府调整慈溪、余姚、镇海三县县界和划建棉区县正确措施的决议》和《关于同意周文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12月
  敌机窜入周行、泗门上空 4日凌晨2时,敌机2架窜入周行、泗门一带上空,散发大批传单。县委紧急指示,召开2个区治安保卫委员会议,发动群众,突击搜查传单,并当即销毁。
  县委建立常委会 县委建立了由王淮亭、郭子栋、苏守山、陈观亭、鞠瑞友5人组成的中共慈溪县委常务委员会,书记王淮亭,副书记郭子栋、苏守山。
  巩固提高现有社中 下旬,县委连续召开区委、重点乡和50个乡的区乡干部会议,总结办社经验和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发现已组织起来的1141个社,其中有400个是违背自愿原则,用强制方法组织的,决定停止发展,大力贯彻巩固提高现有社的方针,正在办的一律停办,办高级社的转低分小,并举办二期会计训练班,培训农业社会计841人。通过整顿,根据自愿原则,在497个社中,有1166户退了社。对这一工作,1955年2月7日,地委转发了县委合作部《关于巩固提高现有社情况的报告》予以肯定。
  本年度经济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1448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941亿元,财政收入1841.15亿元。
  1955年
  1月
  1日 中共慈溪县委机关报《慈溪报》创刊。
  开展反对美蒋条约的宣传 6日,县委发出《开展反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宣传运动的指示计划》。16日,召开有467人参加的全县党宣传员代表扩大会议,部署了宣传工作。17日至20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浒山镇召开,作出了《拥护周外长声明,坚决反对美蒋共同防御条约,一定要解放台湾》等决议。春节前,全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运动。
  2月
  县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 12日至15日,慈溪县工会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浒山镇召开,出席代表63人,列席代表3人。大会选出县工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1人。苏守山为名誉主席,温世海为主席。通过了《关于工会今后任务》和《反对美蒋条约,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决议。
  发行新的人民币 21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回收现行人民币的命令》,以1万元折新的人民币1元。由于部分地区出现反革命造谣破坏,私商乘机抬高物价,出现群众抢购物资的情况。26日,县政法办公室发出《关于做好新的人民币发行和收回现行人民币的几个意见》,要求各级干部广泛向群众宣传解释,严防坏人造谣和不法商人抬高物价,扰乱市场。
  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 25日,全县22个乡镇召开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大会,党政领导向大会作时事形势报告,动员群众签名反对使用原子武器。其它乡在征兵工作中结合进行,至3月20日,全县75%以上群众签了名。
  三区佛教会议 14日至16日,县委统战部主持召开了鸣鹤、观城、龙山3个区的佛教代表会议。该3个区有寺庵126所,僧尼276人。会议贯彻了宗教政策,并进行形势教育,要求代表回去向佛教界广泛宣传。
  4月
  贯彻合作化“全力巩固,坚决收缩”方针 16日,县委召开全会,王淮亭传达全省县委书记会议精神,贯彻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全力巩固,坚决收缩”方针。全会认真学习了中央指示,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对300个基础差、经营混乱的社收缩转为互助组,并派出工作组帮助整社。县府发布贯彻办社中坚持自愿互利政策的布告。经过2个月的整顿,到6月底,全县农业社从1141个减少到707个,农户15277户,占总农户的16.08%,社员62636人,耕地93940亩。
  6月
  马寅初等来慈视察 2日至6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马寅初率代表梁希、严景耀、罗祥根在省地有关领导陪同下,一行20余人来慈溪视察工作,听取了郭子栋的工作汇报,视察了淹浦乡、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对慈溪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12月1日,再次来慈视察了龙山、东埠头等地。
  县领导调整 陈观亭任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11月为县长。6月,陈旭任副县长。
  继续镇反 30日,宁波地委办公室发出关于1955年继续镇
  压反革命的通知,要求慈溪县先走一步,在7月份开始行动。为此,县委作了具体部署。8月24日至26日,在浒山、逍林、龙山、泗门区分别召开宣判大会,共有2.9万余人参加,判处罪犯20名,其中死刑3名。29日,县委批转《深入镇反的报告》,要求各区镇乡党委、支部充分发动群众,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第二批行动计划于8月31日部署9月2日夜执行,搜捕反革命分子18名、刑事犯罪分子11名。
  7月
  县第二次妇代会 18日至22日,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在浒山镇举行,出席代表213人,列席代表6人。会议选出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25人、主任1人(未到职),蒋玉意、刘瑛任副主任。
  私商部分行业初级形式改造 21日,县委派出工作组在浒山镇对部分私营零售商进行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试点。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至8月23日,完成了百货等7个行业零售商的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改造,并积极引导小商小贩走合作化道路,组织了全县第一家合作商店——浒山镇百货合作商店,随之全县铺开。至年底,全县食油、烟酒、文具、百货、木材、盐煤等行业的零售商1220户,1656人,实行经、代销,纳入了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轨道。
  慈师开展反胡风集团学习 下旬,县委根据地委指示,在东山头慈溪师范举办应届毕业生反胡风反革命集团斗争学习班,已毕业的学生80人返校参加学习,于8月下旬结束。有几名学生被取消去浙江师范学院深造或分配工作资格。对于这桩错案中未分配工作的人员,1984年宁波地区教育局发文纠错。
  8月
  工资改革 根据省委《关于工资改革的指示》,县建立工资改革领导小组,进行工资改革工作。改原来的工资分制和物价津贴制为货币工资制,按产业统一执行工资标准和工资等级系数,列为四类地区计算。原实行津贴制的乡干部,均按行政机关29级按职定级。这次工改,除部分留用人员因原工资较高外,普遍增资,其中全县有28.2%干部还得到升级增资。
  试办一批高级社 10日,地委同意五洞闸—分社、蜜蜂—社办高级社,战胜一二社等5个社也可试办,提出要保证办好,取得经验,树立旗帜,驻社干部应固定下来,不得随便调动。县委即组织办社干部91人,加强领导。到年底,全县高级社已发展到88个。
  实行粮食“三定”政策 11日,县委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贯彻粮食定产、定留、定购销的“三定”政策。陈观亭作了《关于三定工作方针、政策、任务》的报告。10月,“三定”工作结束,县府布告全县周知。
  9月
  开发大蓬山 6日,县委常委会讨论了地委《关于开发大蓬山,办一个农林牧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意见》,决定由县山区开发委员会经办和领导。10月1日,大蓬山农林牧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当年冬开荒50亩。
  贯彻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指示 16日至20日,县委召开全委会,学习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批判“坚决收缩”方针,制订了《慈溪县农业合作化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全县在9万多农户中,今冬明春先组织贫困和不富裕农民入社,入社农户达到占总农户的50%左右。到年底,全县已办起农业合作社1480个,入社农户64164户,占总农户67.53%,入社人数275906人,入社耕地386300亩。
  源丰电气加工厂公私合营 宁波专署和慈溪县委、县府在周行源丰电气加工厂进行公私合营试点,21日转为全县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
  10月
  横河区商改试点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派员在横河区对纯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进行试点。95%的私营商递呈申请书。组织了合营商店3个,合作商店12个,合作小组5个。被改造的户数占私营商业总户数的59.2%。1956年1月17日,《大公报》以《余姚县横河区私商改造工作迅速》为题,作了专门报道。
  11月
  七省棉花生产现场会在慈召开 15日,农业部在慈溪召开长江流域七省棉花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安徽、四川产棉区干部、劳动模范、棉花行业专家共38人。会上,叶靳作慈溪县1955年棉花生产概况介绍,县农艺师楼理铭作了栽培技术补充介绍。期间,会议代表到县内高产地区实地考察。农业部经济作物总局、浙江省农业厅为慈溪县两熟棉区棉花大面积丰产的经验写了专题总结,发表在1956年1月1日的《慈溪报》上。
  《人民日报》报道慈溪棉花丰产 1955年,全县棉花总产量达到19290吨,亩产皮棉48公斤,比1954年增产54.68%。1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棉花丰产的慈溪县》的文章,指出“合作化是棉花大丰收的主要关键。全县六百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棉花,今年普遍增产..”一届人大五次会议 28日至12月2日,慈溪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浒山举行,出席会议代表231人,列席代表18人。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代表罗祥根关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基本精神的传达,审议并通过了慈溪县人民政府10个月来工作情况与今后任务的报告和财政预决算报告。选举产生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7人,陈观亭为县长,周文祥、叶靳、陈旭为副县长,张萍为县人民法院院长。此时,县人民政府改称为县人民委员会。
  12月
  陈叔通视察横河、五洞闸 2日至7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工商联主任陈叔通,偕同代表项叔翔、姚顺甫,视察了横河区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5日,访问了乌山乡旭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岐山乡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王淮亭等出席省第五次党的代表会议 13日至20日,县委书记王淮亭、周行区委书记劳巨龙、浒山镇委副书记熊英出席省第五次党的代表会议,观城区委副书记童新贤列席了会议。16日,王淮亭在会上作了《我县关于农业合作化和棉花增产问题》的典型发言,17日,童新贤作了《观城区发展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况》介绍。
  实行义务兵役制 10日,县兵役委员会成立,王淮亭任主任。13日,县人委发布《关于1955年度征兵命令》,征集1955年度义务兵950名。此项任务于1956年2月底完成。
  撤区并乡 16日,县委根据省委《关于调整区乡区划和改进基层组织形式的试行方案》的要求,按照农作物和合作社的分布状况,将原有91个乡、4个直属镇,缩编为31个乡和4个直属镇,并撤销各区委区公所。为在观城区进行农业机械化试点,保留观城区委,同时将鸣鹤区委并入观城区委。经报省人委于1956年1月24日批准,2月底,撤区并乡接交工作结束。
  毛泽东为龙南乡互助合作网和五洞闸高级社作批示 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为龙南乡创造的以中心社带动外围社,组成互助合作网的经验,作了“这一篇很好,值得推荐。合作网应当普遍地建立起来,使之成为制度..”的批示。为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了“看完这一篇,使人高兴..这个浙江省慈溪县五洞闸合作社了不起的事例,应当使之传遍全国。五洞闸所在的这个乡——慈溪县的岐山乡,有百分之九十二的农户加入了八个高级社,谁说高级社那么难办呢?”的批示。
  罗祥根被评为全国农业增产模范 1955年,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380亩棉花亩产皮棉50.5公斤,农业部授予该社主任罗祥根农业增产模范称号。
  本年度经济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20397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277万元,财政收入2298.14万元。
  1956年(1月至9月)
  1月
  制订县农业发展纲要 10日,县委召开全委会,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出的任务,制订了《慈溪县1956年农业发展的初步规划》。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慈溪县1956—1967年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于3月22日由慈溪县人民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并公布。县《纲要》提出的主要指标是:在现有61%农户入社的情况下,至秋收前,除个别农户外,全部入社,逐步发展高级社;至1967年,实现亩产皮棉150公斤、水稻1000公斤、油菜籽100公斤,生猪30万头。
  开展扫盲运动 13日,县人委召开扫盲工作会议,并成立县扫盲协会。下旬,组织了100名小学教师、204名慈溪师范学生和30名慈溪初中学生共334人投入扫盲运动,在812个农业社内建立了民校。
  手工业改造 27日至30日,县委召开县手工业代表会议,贯彻省手工业社代表会议精神,部署全县手工业改造工作。春上,全县掀起了手工业改造高潮。至年底,共组织手工业合作社(组)171个,入社(组)的人数5465人,占全县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
  71.84%,基本上完成了全县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月
  县交通建设代表会议 6日至8日,县人委召开交通建设代表会议,到会代表118人,陈旭主持会议,交流了交通建设的经验,讨论了《慈溪县1956—1960交通建设规划》,落实了在春耕前完成建造人行道123条,计550.5公里和桥梁104座的任务。
  完成对私营工商业改造 1月,全县私营企业主受城市改造私营工商业运动鼓舞,纷纷向各级政府申请公私合营,县委即派出工作组在浒山区进行对私营工商业全行业改造工作试点。2月中旬,全县铺开。按照政策清产核资、划定成分,派出公方代表,对私营工商业分行业分期分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年底,全县私营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建立公私合营企业67家,核定私股资产总值94.3万元,有职工、资方人员、公方代表1426人。私营商业中,其中有115户,229人,直接过渡到国营单位和供销合作社,其余145户,建成公私合营企业81个,640人。1079户建成合作商店125个,1290人。3336户小商贩,组织365个合作小组,4791人。尚有个体自营或代销商店308户,413人。
  11日 县有线广播站建立并向全县播音。
  审查干部 中旬,根据中央审干工作同肃反斗争密切结合进行的指示,县委部署了全县审干工作,决定分二批进行,并建立县委审干委员会,苏守山任主任,下设办公室。各系统建立了11个审干小组。3月,首先对属县委审查的区委委员以上至非县委委员正副部长一级227名干部进行审查。7月,属各归口系统审查的区级以下干部审查工作也全面展开。至1957年3月,对全县1758名属审查范围的干部查清了问题,并作出了政历审查结论。
  部署改造落后乡村工作 18日,县委作出《关于改造落后乡村方案》的指示,决定在第一季度内完成全县落后乡村的改造任务,确定东湖、田央、甸山、崇寿、崇胜5个乡全部村和其它各乡53个村为落后乡村,要求通过改造,纯洁乡村干部队伍。
  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25日,县委批转《关于水稻田改种棉花的意见报告》,指示各地凡有利于棉花生长带有咸性的水稻田都可以种棉花,凡大沽塘以北的水稻田基本上都种棉花。全县计划扩大棉花种植面积60471亩,后未全部实行。
  3月
  吸收地、富、反分子入社 6日,县委发出《关于吸收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入社的工作意见》,以后又陆续下达有关指示。至11月底,全县农户中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3732户,6762人,被评为正式社员2123人,候补社员3422人,管制生产1081人,依法管制34人,待批准入社2人。
  政协一届一次会议 6日至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慈溪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浒山举行,出席委员65人。会议选出常务委员16人,王淮亭当选为主席,周文祥、叶令民、潘珠炎为副主席。
  内部肃反 7日,县委肃反“五人小组”建立,苏守山任组长。4月1日至5月16日,县级机关学习有关肃反文件,6月10日,首先在县级机关的21个单位开展肃反,以后分批进行,参加人数13231人,至1958年11月结束。共查出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285人,占参加总人数的2.1%;同时还弄清了3540人的政治历史问题。
  县境内移民 17日,县委《关于移民问题的报告》,决定在人多地少的逍林、周行、泗门、浒山4个区内,移1390个单身男劳力,到地多人少的龙山区范市、大蓬、龙山乡落户。4月18日移民工作结束,实际移民人数为1081人。由于部分人员思想不落实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以后陆续有440人去而复返。
  越南劳动党盐业考察团到庵东 20日,越南劳动党盐业考察团来庵东盐场考察,并参观了西一高级社的盐田。
  建立县拖拉机站 国营慈溪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在师桥建立,有15匹牵引马力拖拉机6辆,是全省第一个拖拉机站。4月1日,宁波专员朱之光为五洞闸高级社开耕剪彩。春上,完成棉地机耕4000亩。
  4月
  防治地方病 县成立防治地方病临时指挥部,陈观亭兼指挥。组织各级医务卫生人员,到泗门、周巷、逍林钩虫病流行严重地区突击防治,当年治愈1076人。
  并社升级 春,全县普遍开始并社升级。五洞闸高级社与周围社合并,成为拥有1462个农户,耕地10784亩的大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年底,全县高级社发展到496个,入社农户89111户,占总农户81.63%;入社耕地556922亩,占总耕地71.9%。加上310个初级社,总计占总农户95.6%的农户入了社,实现了全县农业合作化。
  5月
  首次党代会 31日至6月6日,中共慈溪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浒山召开,出席代表281人,列席代表89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划县以来二年工作总结报告》、《关于今后二年政治任务的说明》、《关于纪律检查工作与今后任务报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4人、候补委员4人;监察委员会委员11人;出席省第二次党代会代表11人、候补代表1人。期间,县委举行第一次全会,选出王淮亭、苏守山、鞠瑞友、孙忠凯、周文祥、陈旭、叶靳等7人为常务委员,王淮亭为书记,苏守山、鞠瑞友、孙忠凯为副书记。监委选出常务委员5人,鞠瑞友为书记。
  苗杏龙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 盐业公司苗杏龙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并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6月
  庵东盐区划归慈溪 3日,经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隶属于宁波专区领导的庵东盐区划归慈溪县领导。11月,撤销庵东盐区人民政府,建立庵东盐区区公所。
  安排工商界代表人物 县委对全县313名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中的代表人物作了重点安排。共安排县、镇人民代表、工商联委员、县政协委员87人。经县委常委讨论决定,安排任县供销社副主任、工业公司副经理、粮食加工公司副经理、县工商联脱产副主委各1人;任公私合营企业副职和县工商联正副股长的有27人。
  7月
  县第二次团代会 1日至4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慈溪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观城镇举行,出席代表414人,列席代表46人。会议选出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0人。于清泰为书记。并选出出席浙江省团代会代表23人。
  讨论八大党章草稿 24日,县委召开一届三次全会,讨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党章(草稿),对总纲、党员权利义务等提出了七条修改意见,并书面向省委作了汇报。
  慰问庵东灾区 8日至14日,庵东盐区连续3次遭龙卷风侵袭,死2人,重伤13人,轻伤45人,损毁民房1319间,各种工具、生产资料及产品损失折合人民币71394元。16日,省、县慰问组到庵东,传达省人委对受灾地区善后处理工作指示精神,并帮助组织恢复生产和安排生活,发放救济款5380元、生产贷款5480元。
  组织工商界政治学习 20日,县委批转统战部、宣传部《关于教育培养资产阶级分子和帮助资产阶级分子进行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的二年规划(草案)》,要求将313名资产阶级分子从现有18.85%进步比例,提高到70%,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各级工商联组织领导下,全县资产阶级分子和小商小贩、资本家家属,共有2700人参加了各种形式政治学习,进行自我思想改造。
  8月
  抗台 7月31日,根据气象预报,县委发出《关于抗御台风的紧急指示》,并建立县抗台指挥部,各区也建立相应机构。当天下午起,第12号台风侵袭慈溪,风力11级,阵风12级以上。县委组织县级机关干部344人,分7个大队连夜下乡,发动群众3350人,对全县200余公里海塘开展抢险护塘工作,驻慈部队500名指战员也全力投入抗台工作。8月3日,台风过境,全县1万余亩早稻颗粒无收,损失粮食325万公斤,棉花1960万公斤;冲刷海塘23处,长11789米,其中出险8处;倒塌瓦房3130间,草房8497间;死亡7人,重伤31人,轻伤230人。5日,县委、县人委向全县人民发出慰问信,成立了灾后善后工作委员会。9日,省、县慰问组分赴范市、沿海、岐山、新浦、胜山、周巷、泗门、塘后、海塘乡等重灾区慰问,县拨出救济款7万元、农业贷款30万元,帮助农民重建家园。各单位、驻慈部队也纷纷到灾区慰问,捐赠救济款83200元。
  9月
  县领导调整 叶靳任县长。10月,郭子栋任县委副书记。11月,张萍、劳巨龙任副县长。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慈溪历史大事记(1924 —1995)

《中国共产党慈溪历史大事记(1924 —1995)》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慈溪1924年至1995年8个时期的历史大事记。即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史大事。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