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国时期驻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129
颗粒名称: 二、民国时期驻军
分类号: E289.55
页数: 2
页码: 248-2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民国时期驻军的情况,民国5年(1916),浙江省警备队步兵第四营及七营一部驻浒山、胜山、慈北崇寿宫、龙山所、田央黄等地,旋撤。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省防军曾以1个连兵力驻姚北,镇压坎墩、高王等地的盐、农民运动。
关键词: 军事 慈溪县 驻军

内容

民国5年(1916),浙江省警备队步兵第四营及七营一部驻浒山、胜山、慈北崇寿宫、龙山所、田央黄等地,旋撤。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省防军曾以1个连兵力驻姚北,镇压坎墩、高王等地的盐、农民运动。19年8月,省保安队陈鹏华营强驻坎墩六灶达3个月,镇压“红一师”武装暴动。28年,陆军一九四师某营驻东山头、浒山。次年2月起,第三战区钱江南岸左地指挥部所属别动队第一支队等近千人进入洋浦至曹娥江沿海一线驻防;9月,宁波防守司令部一个守备团到龙山、雁门一带驻防。30年4月日军进犯三北前夕,以上部队均不战而撤。其时,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宗德指挥部一度留驻游源山区,忠义救国军某部驻庵东。前者于次年上半年撤走,后者因屡次破坏抗日,于次年8月被三北游击司令部击溃。
  民国30年5~9月,中共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900余人分7批南渡杭州湾,在三北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次年建立三北游击司令部,至33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34年8月抗战胜利,9至10月,浙东抗日武装1.5万余人,奉命北撤。自30年4月日军侵占三北至34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止,先后有800余名日军轮换驻守浒山、观城、周巷、庵东、樟树庙、龙山等要地。31年春起,汪伪军暂编第十师所属3个营、中央税警团2个支队、税警教导第一总队3个营以及浙东盐务局税警队、浙东剿匪安民纵队、浙东保安处第二大队、清乡警察中队等数千人,也先后分驻浒山、观城、周巷、庵东、樟树庙、龙山和庵东盐区及东埠头、鸣鹤、厉家、裘市、逍路头、相公殿、段头湾、横河等地。
  民国37年1月,省保安军所属2个大队一度分驻浒山、樟树。次年3月,又调青年军所属3个团驻龙山、观城、周巷等地。5月,解放军由杭州向宁波方向挺进时,青年军所属各团仓皇溃逃。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