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税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102
颗粒名称:
二、税务
分类号:
F810.42
页数:
6
页码:
186-1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税务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农业、渔业、耕地占用税、盐税、契税、检查监督等。
关键词:
税务
慈溪县
财政
内容
农业、渔业、耕地占用税 清末,县内田赋正税有地丁、南米、屯粮、租课4种。民国初,将屯粮、租课并入地丁。每地丁银1两,合银元2.55元。5年时增加省税每石1元,至16年每石0.3元。21年改征银元,正税以银每两折银元1.8元,米每石折银元3.3元。30年,将上、下期田赋合并折米征收,每石征稻谷2市斤,每石米折币30元。
清咸丰元年(1851)始征田赋附加税。民国16年后,省又附加军事善后附捐、建设附捐、保护附捐、军事善后特捐、建设特捐等。县附加税有地丁特捐、地丁自治附捐、抵补金特捐、地丁抵补金教育附捐、治虫捐、银米串票公益附捐、教育附捐、党务附捐、农行股金、摊技学捐、学谷捐、上期串纸捐等,另还有抗卫事业费、自治经费、飞机捐、佃户学谷捐等。乡保分摊杂费,名目繁多。
解放后农业、渔业、耕地占用税 1949年,规定户占有田亩分16节,按土地好坏分甲乙丙丁4等,确定每亩应纳税额。
1950年,采用40节累进税额。1952年改为24级全额累进制。1958年改为地区差别比例税制,按照土地自然条件,正常年景产量,评产计税产量,确定税率计算征收。农业税以稻谷为统一计算标准,产粮区主征稻谷,经济作物区征收代物或代金。1983年10月起,按当地稻谷统购牌价征收。1985年改30%按统购价,70%按超购价征收代金。同年4月起执行二道价。
农业税附加始于1950年,为正税15%。后几经变动,1964年仍为15%,后一直未变。1952~1987年,全县减免农业税计稻谷134160吨,实征1165,845.5吨。农林特产税,1952~1987年共征收稻谷5716.5吨。渔业税1956年开征,至1987年,共征收70.93万元。
工商及其他税 清咸丰三年开征厘金。正项厘捐有乐帖捐等,课厘货物有12大类682项。光绪年间,合计捐率:茶3成,糖5成,烟酒12成。民国3年,各种货捐下加征2成省附税。次年酒捐增加1倍多。17年,各项货物均照现捐率加征5成。20年废厘金统捐。
民国2年至37年,先后开征货物税,有卷烟统税及棉纱等5项统税;营业税分普通、牙行、典当、特种4类(还征过屠宰营业税、烟酒牌照税、箔类营业税);直接税有所得税、利得税,包括公务人员薪给报酬所得税、营利事业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战时过份利得税、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工商及其他之一时所得税、综合所得税、特种过份利得税、遗产税、印花税;地方自治税有屠宰税、营业牌照税、房捐、筵席及娱乐税、警捐等;地方杂捐除田赋、契税项下附加带征外,还有屠宰税、教育附捐、货物附加税、广告捐、茶碗捐、旅店捐、典当代步捐、经忏捐、店住屋附捐、营业税带征3成、自治户捐、自治户捐文教经费、自治经费、抗卫事业费、屠宰税带征绥靖经费、牛商认捐、应变经费、棉花特产捐、棉商收益捐、特别税课、货物流动应变费、保安团服装费、浙东行署军事费、保卫公益附捐、水乡盐课县税、富户认捐、飞机捐、违警罚金、蚕业专款、商店清洁费、牧租县税、铺警捐、公营屠宰场使用费、公共场所使用费、公证费、建筑许可证费、禁烟罚金、牛捐、屠宰验印费、商人优待金、房主优待金、商人积谷、房主积谷、酒业乐捐、卷烟乐捐、谷米捐、行政盐捐、堰坝捐、牧畜捐、税票捐、大布捐、竹木捐、硝磺捐、商捐、斗秤捐、钱业捐、盐运水利特赋、盐工捐、输新兵安家费等。
解放后工商及其他税 1949年暂沿用旧工商税目,废除杂税。1950年开征货物税、营业税、营利事业所得税、营业牌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屠宰税、娱乐税、筵席税、存款利息所得税、房捐、薪给报酬所得税、遗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1951年、1953年两次修订税制,经合并、撤除和增补,开征商品流通税、货物税、工商业税、印花税、牧畜交易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文化娱乐税、利息所得税等9个税种。1958年后,税种几经变更,至80年代,国营企业分两步实行利改税,至1987年,征收的税种有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牲畜交易税、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国营企业利润调节税、房产税、建筑税、国营企业奖金税、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集体企业奖金税、事业单位奖金税、屠宰税、车船使用税、城市建设维护税等18个税种。1949~1987年,全县征收工商税总计84017.19万元。
1983年起,对国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地方政府的各项预算外资金和企业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按15%征收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1987年5月起,征收范围扩大到城乡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1983~1987年,全县共征收1646.39万元,缴中央财政。
盐税 清代,盐税分纲引、正课、厘课、加价、纲引正课,平均每引(400斤)纲地征银1.319两、引地1.372两,由商人交税领引;厘课,肩盐每斤厘钱4文。清末先后有新约赔款加价、寄饷加价、两次盐斤加价、浙饷加价、江南加价、抵补药款加价等7种,平均每引征银5.2两至6两;另附征杂税款13项,平均每引征银4钱左右。近场区采行包课。逍林、浒山、横河、周巷、长河、庵东等地区认销肩引,每引重800斤,每斤厘课3文。酱坊用盐每年另加征。龙山、观城地区向不计引,由盐商包办。龙头场酱坊用盐,由商人认包,年交钱71820文。
民国2年,盐税由“洋人”控制。3年,盐务署规定杂色名目一律废止,仿一条鞭法统称盐税。7年,盐税税率将加价及杂款归并正税,规定纲地盐税为每担3元,住地逍林、浒山等地每担2.2元;龙山、观城3年改引地,每担1元。8年1月加至1.5元。此后又抽征附加税,至17年,附加多之七、八种,附加税超过正税,正附税合计每担7元。30年初,增加外债附税、盐场整理费、建设事业专款、公益费、福利费、省府加价、营运借款偿本费等。9月盐税改制,除产税实缴外,销税从价计征40%。次年实行战时食盐专卖,有专卖利益费、管理费及各种附税,计每担113元。32年加征食盐战时附税每担300元,合计413元。
民国30年4月,盐场沦陷。32年11月,每担征汪伪币12.35元。34年1月提高到200元,2月又增“复兴费”50元,带征转运费250元,军事保险费200元,合计每担700元。
民国34年8月19日至10月6日,中共领导的盐务机构规定每担按盐价征30%。
民国34年10月,民国政府废除专卖,改征盐税,采用等差税制。近场轻税区每担税额1500~2000元。36年运销省外食盐共征法币652.830万元。至37年3月27日,每担税额增至法币46万余元。8月取消偿本费、盐工福利费及附加费等名目,每担税额金圆券8元(金圆券每元折法币300万元)。38年1月起,改“从量征税”为“从价征税”,分食盐税、渔业用盐税。工业用盐免税。至4月27日,每担税额增至金圆券44.5万元。
解放初,沿用民国时期《盐政条例》征管盐税。1950年实施“从量核定,就场征收,税不重征”办法,盐业生产、税收、缉私均由盐务机关负责。1951年后,以政务院《私盐查缉处理暂行办法》为盐税法规。1984年10月第二步利改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盐税条例(草案)》。取“从量定额征收”办法。
庵东盐场60年代有盐田6.5万亩,盐税年收入为全县工商税收总额的3倍以上。80年代,盐田面积锐减,1985年盐税年收入仅160万元,占全县工商税收总额的1.68%。1949~1987年,全县盐税总计54653.4万元,与同期工商税84017.2万元,比例为65.05%。
契税 清光绪二十八年开征契屋捐。宣统时规定买契按成交价每两纳税9分,典契税6分。
民国初期改称不动产转移税,买契税20%,典契税15%。35年修订税率,买契、赠予契、占有契征6%,典契征4%,交换契、分割契征2%。36年1~7月共经征5685.99万元。
契税附加费有置产捐、验契税、注册费、教育费、省附加、摊收学捐及契纸工本费等。
解放后,契税征收限于房屋买卖或转移。税率:卖契6%,典契3%,交换契只就找补金额征税,税率6%,赠予契6%。1949~1987年,全县征收契税30.4万元。
检查监督 1952年11月,以私营工商业为重点开展反偷漏税斗争,至年底共查补税款2.9万元(折新人民币)。同时对14个国营、供销社企业,开展自查协查,共补征税额4.7万元。1956年对纳税单位进行征前辅导、年终复查及纳税鉴定,全年共查补税额7.64万元。1959年末至1960年初,在打击黑市投机活动中,共补征税额2.95万元,没收非法暴利1.7万元,没收投机资本0.7万元及手表、自行车等物资。1960~1961年,在补税交利中共检查2184户,查补税额46.4万元,利润26.8万元。1963年开展经常性检查,全县设41个征管点,全年检查5904户,补征税款9.57万元。1964年,查处2312起投机倒把案,共补税罚款3.26万元。1972年,重点检查集体企业405户,其中343户补纳税款32.5万元。1975年,通过纳税清欠检查,共补征税款45.8万元,催收拖欠税款13.3万元。1979年共检查国营、集体、社队及其他企业742户,其中671户补税36.9万元,年底实际入库额35.2万元。1981年,通过纳税户自查,补税2418户,占总户数的92.36%,后复查2058户,有1090户补税109.34万元。1985年8月,开展税收和财务大检查,对6609户企业1984年后各税种和能源交通基金的交纳情况进行自查互查,占应查面的77%,其中有偷漏税行为4916户,占74.3%;后重点复查3474户,占应查户40.7%,其中有问题的2872户,占83.4%。合计违纪金额2132.5万元,其中偷漏税547.7万元。至年底缴入国库474.3万元,入库率为86.6%。1986年,全县12801户企业,自查互查9626户,占75.2%;复查4096户,检查面占32%。共查出偷漏税款708万元,占应纳税额的5.8%,至次年2月全部入库。是年8月、9月,对6631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共补税63.5万元,占应纳税额的5.5%。1987年税务大检查中,查出大案要案8件,逮捕1人,追回税款37万元。此外还抽调20名查账骨干,对工业、商业重点户进行复查,共查出违纪金额686万元,补缴税款348.81万元。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