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农村住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097
颗粒名称:
三、农村住宅
分类号:
TU984.2
页数:
2
页码:
182-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解放前至1987年慈溪县农村住宅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城乡建设
农村住宅
慈溪县
内容
解放前,现境各地农村住宅差异极大。东部地区外出经商者较多。在乡间多建有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的砖木结构宅院。龙山、范市、掌起、淹浦、师桥、宓家埭、鸣鹤、观城等集镇周围,深宅大院较多,以龙山虞洽卿所造2幢砖混结构住宅楼为最好。中西部沿大古塘一线农村,以农作为主,家庭副业发达,农民住宅平瓦房居多,间有少量楼房,草舍不多。西北部沿杭州湾18个乡镇盐农民,居住条件极差,草舍居多,瓦房极少。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住宅状况逐年好转。1954年至1959年,西北部地区,近万户盐农民将草舍改建成平瓦房。其中庵东区塘北6乡,草舍改建平瓦房的占40~50%。沧田乡沧北村270户农民,有180户草舍改建平瓦房。1967年、1968年两年,原盐、棉花获大面积丰收,全县盐农民新建和改建住宅增多。白沙、宗汉两乡,经济发展较快,改建和新建住宅农户占40%。80年代为全县农村住宅建设高潮时期,1982~1987年,有6.5万户农民新建2层或2层以上砖混结构楼房,占全县农户总数26%,总建筑面积660余万平方米,建房总投资达6.24亿元,使全县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24.4平方米。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