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船闸、堰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7058
颗粒名称:
二、船闸、堰坝
分类号:
F426.92
页数:
2
页码:
109-1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唐、宋时期已建有堰坝,明、清后增多。当时多为泥坝,分拔坝和车坝两种。1954年县境调整后,根据各河区水位高低,废除部分旧堰坝,兴建一批新堰坝。60年代后,多改为石坝,主要堰坝改建船闸。至1987年,全县共有船闸堰坝36处。其中船闸14座,电坝1座,石坝18处,泥坝3处。
关键词:
船闸
堰坝
慈溪县
水利
内容
唐、宋时期已建有堰坝,明、清后增多。当时多为泥坝,分拔坝和车坝两种。1954年县境调整后,根据各河区水位高低,废除部分旧堰坝,兴建一批新堰坝。60年代后,多改为石坝,主要堰坝改建船闸。至1987年,全县共有船闸堰坝36处。其中船闸14座,电坝1座,石坝18处,泥坝3处。
船闸全县共14座:
洋塘船闸(双河堰) 位于鸣鹤镇湖口村之双河上。原为慈溪、余姚两县水系分界堰,今为东河区与中河区的水位节制堰坝。唐景龙元年(707)已置双河、洋塘两闸,泄上林(今桥头一带)暴水。宋、明以后,多次修建。1980年6月改建为洋塘船闸。净孔径3.6米,通航吨位25吨(指允许最大过船吨位,下同)。
小六村船闸 位于五里乡小六村新二江上,节制东、中河区水位。1972年建。净孔径3米,通航吨位15吨。
利济塘船闸 位于东海乡四塘横江上,节制东、中河区水位。1981年建。净孔径3.4米,通航吨位15吨。
沙滩路船闸 位于逍林镇沙滩浦上,节制逍林区、横河区水位。1965年建。净孔径3.2米,通航吨位20吨。现用于季节性节制。
横河船闸(横河堰) 位于横河镇人民闸村东横河上,节制中河区、石堰河网区水位。原为车坝,1961年改建船闸。净孔径4.2米,通航吨位30吨。
石堰船闸(石堰) 位于石堰乡东横河上,节制石堰河网区与姚江水位。1979年改建船闸,净孔径4米,通航吨位30吨。
杨家路船闸(杨家路电坝) 位于白沙镇杨家路江上,节制白沙、天东两乡水位。1967年建。净孔径3.2米,过航吨位15吨。现作季节性节制。
鸣山船闸(鸣山堰) 位于浒山镇鸣山村大古塘河上,节制中、西河区水位。1960年改建船闸,净孔径3.4米,通航吨位25吨。
潮塘船闸(潮塘拔坝) 位于宗汉乡史家村潮塘横江上,节制中、西河区水位。1984年改建船闸,净孔径3.8米,通航吨位15吨。
崇寿五塘船闸(五塘车坝) 位于崇寿乡五塘横江上,节制中、西北河区水位。1964年改建船闸,净孔径2.8米,通航吨位22吨。
三十弓船闸(三十弓车坝) 位于沧田三十弓江上,节制西、西北河区水位。1961年改建船闸,净孔径3.6米,通航吨位25吨。
分路爿闸(分路爿车坝) 位于潭南乡省塘头村潭河江上,为旱季节制长河区与余姚县河水之用。1987年改建船闸,净孔径3.6米,通航吨位20吨。
垫桥路船闸(垫桥路拔坝) 位于大云乡垫桥路村垫桥路江上,节制西、西北河区水位。1985年改建船闸,净孔径4米,通航吨位15吨。
周家路船闸(周家路江堰) 位于小安乡周家路村周家路江上,节制西、西北河区水位。1961年改建船闸,净孔径3.6米,通航吨位25吨。
堰坝 全县现有堰坝22处,常年或季节性节制各河区水位。其中东河区2处,中河区14处,西河区2处,西北河区4处。
第六节 机电排灌
解放前,农田灌溉赖于龙骨水车,畜力水车、戽斗、水桶等传统提水工具,庵东盐区还有少量风力水车。解放后,普及机电排灌设施,兴建翻水站和排涝站。至1987年,全县拥有机电排灌动力机5604台,总动力30843千瓦,有农用泵5964台,喷灌机276台。机电灌溉面积52.01万亩,占总耕地的80%。
一、机电灌溉
民国18年(1929)夏大旱,政府在游泾江今樟树乡与彭东乡交界处装抽水机1台,为民灌溉。36年,浙江省实业厅在东山头棉业改良场装红牌、蓝牌配套抽水机各1台,为棉田抗旱,因无配套渠道,次年调走。
解放后,注重发展机电排灌。1953年,县人民政府用船机(装有8马力柴油机和8×8英寸水泵)为乌山乡(今横河镇)相士地村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灌溉稻田105亩,棉田50亩。1954年春,范市镇东村在麻田河边建立民办抽水机埠1个,配用10马力柴油机和8×8英寸水泵,灌溉稻田130余亩。同年冬,横河镇旭光农业生产合作社也自办了抽水机埠。1955年4月,余姚县龙南乡国营抽水机站成立,建有固定抽水机埠6个,船机1只,安装水泵和配套柴油机7台,计87.5千瓦,建干、支渠道24条,全长14.5公里,当年灌溉农田8000余亩。同时,昌明乡、南港乡、东安乡和福山乡的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各安装了抽水机。是年下半年,全县在福山乡王叶村召开机械化抽水灌溉现场会议,推广机械灌溉。至1965年,全县有水泵829台,动力5520千瓦,灌溉面积38.9万亩,占耕地的59.4%。
电力灌溉,始于1964年,1966年由新安江水电站供电后,发展迅速,1980年电动机增至4009台,计19818千瓦。
至1987年,全县共有机电排灌动力5604台,总动力30843千瓦。其中电动机4124台,21900千瓦,占总动力的71%;内燃机1480台,8943千瓦,占总动力的29%。有农用水泵5964台。机电灌溉面积52.01万亩,占总耕地80%,其中灌溉水稻面积17.77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99.2%。
二、电力翻水站
为解决慈溪缺水,60年代后期开始,陆续建立17座电力翻水站(包括3座纳咸翻水站),装有电动机和水泵各39台,计动力1316千瓦,用于雨季将多余河水翻注入水库以备旱。电力翻水站有:凤湖翻水站、窖湖翻水站、灵湖翻水站、外杜湖翻水站、上林湖水库翻水站、浒山海涂水库翻水站、长河海涂水库翻水站、周巷海涂水库翻水站、潮塘翻水站、双龙殿翻水站、马中湾翻水站、罗北翻水站、庵东镇翻水站、西一翻水站。此外,在东一咸水库和东二咸水库上建有纳咸翻水站3座。
三、电力排涝站
全县各易涝地段,于1975年后,陆续兴建30千瓦以上的小型排涝站9座,安装电动机和水泵各16台,计动力700千瓦,排涝面积85470亩。电力排涝站有:六洞闸西畈排涝站、古四排涝站、海黄山排涝站、郑家浦排涝站、新浦排涝站、水云浦排涝站、垫桥路排涝站、西一排涝站、县农场排涝站。
四、喷灌
具有省工、省水之优点,1958年开始试用。1973年县拖拉机站试制成担架式自转人工降雨机,在五洞闸公社喷灌棉花地。1980年全县有移动喷灌机829台,1930千瓦,喷灌面积3.34万亩。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后,多移作他用。1987年存276台。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简本》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为《慈溪县志》简编本,其中包括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成陆伪涂与水利、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民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