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阪神中华会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锦堂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900
颗粒名称: (八)阪神中华会馆
分类号: K206
页数: 3
页码: 204-2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893年1月创建的阪神中华会馆,在神户华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将之前李经方(清政府当时驻日公使)认捐的二栋平房加以改建,他又与麦少彭、王敬祥各捐资2万元充作会馆基金,此期间中华会馆的重大活动,吴锦堂署名的于1905年发表的中华会馆财务报告说,1904年中华会馆的收入有基金6万元、会费60元(3人)、捐赠2500元、杂项500元,对于阪神中华会馆的职能。
关键词: 慈溪市 历史 史料 遗存 简介

内容

1893年1月创建的阪神中华会馆,是神户、大阪地区重要的华侨社团,在神户华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会馆早期活动中,吴锦堂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见中华会馆所在地与官有土地互相交错,不够规则,就千方百计购回官地与余地相抵,使会馆基地变成规整的四方形;见会馆设备不齐,就捐资增建客厅后座,供华侨欢聚饮宴。后来他又独资重修门窗,以铁代木,还将之前李经方(清政府当时驻日公使)认捐的二栋平房加以改建,出租收息供公馆日常开支。1904年,他又与麦少彭、王敬祥各捐资2万元充作会馆基金,购买地产,并成功注册为财团法人。按会馆章程,他们三人都被称为会馆设立者,在理事会产生前,负责会馆全部事务。会馆理事会成立后,吴锦堂担任了自1904年至1906年、1914年至1919年间的理事长,合计时间长达7年。此期间中华会馆的重大活动,都是在他的主持下开展的。吴锦堂署名的于1905年发表的中华会馆财务报告说,1904年中华会馆的收入有基金6万元、会费60元(3人)、捐赠2500元、杂项500元,合计63060元,支出主要是购买多处房地产,供中华会馆和中华义庄使用。
  对于阪神中华会馆的职能,日本华侨研究学者内田直作有如下的概括:1、祭祀性的、友谊性的集会;2、管理中华义庄;3、经营社会公共事业;4、捐助;5、共同商议商业事务、公益事业、其他政治上的各种问题;6、公断并调解各公所所无法解决的民事、商事纠纷;7、与外部官民各机关的交涉和联系。据吴锦堂1907年关于中华会馆的年度事业报告,就举办过10次祭典和遥拜仪式,2次绅商恳亲会,为华侨安排过丧葬仪式,给走投无路的华侨发放养育费和回国路费,还发放过医疗费、安葬费等。神户华侨社会的许多重大活动,有许多是中华会馆组织或是在中华会馆进行的。例如:1899年梁启超在会馆发表演说,提出创建华侨学校的重要建议;日俄战争后,在会馆接待清政府大员端方、载泽;1909年,在中华会馆创设神户中华总商会;1911年,举行欢迎康有为大会,康发出“清政府前途危在旦夕”的警告;1911年11月,中华民国侨商统一联合会在中华会馆成立;1913年,神户华侨在中华会馆开大会欢迎孙中山;1949年,在关帝庙举办孔子诞辰2500年祭祀活动等。
  中华会馆于1945年6月在美军空袭神户时遭到毁坏,到1970年才重建并确立了“五帮”运行体制,即理事会由广东、福建、三江、台湾、北帮这“五帮”联合组成。1995年,会馆又遭淡路地震破坏。现在的阪神中华会馆,是1998年11月新建的,会馆大楼位于神户东亚大道,建在东京银行旧址上。新的阪神中华会馆大楼,有地下一层,地上七层,总面积4044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有停车场。大楼一至五层出租给大阪有线广播社使用,中华会馆办事机构在六、七两楼,六楼有事务所、大厅、会议室等,七楼是可容纳180个席位的东亚大厅。1998年11月18日,中华会馆大楼竣工落成典礼就在这里举行。
  中华会馆的活动,一直和祖国的政局变迁及中日关系的变化联系在一起,随着不同时期,有时兴旺有时衰落。中华会馆的具体功能,在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如在中华神户总商会成立后,其部分功能就划给了总商会。

知识出处

吴锦堂研究

《吴锦堂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吴锦堂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生平事略、文苑撷汇、史海经纬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