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吴锦堂陵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锦堂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896
颗粒名称: (四)吴锦堂陵园
分类号: K206
页数: 4
页码: 192-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锦堂陵园由墓园和墓庄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354平方米。墓园部分是筑土垫高了的长方形平台,四周条石砌筑,南北长38.3米,东西宽25.4米,南面入口处置石栅栏,东西北面有水泥栏杆。墓为夫妻合葬墓,呈圆锥形,全用水泥石条砌筑而成,墓顶离平台4.81米,墓侧有可活动石门。
关键词: 慈溪市 历史 史料 遗存 简介

内容

吴锦堂墓面对风景秀丽的白洋湖。站在陵园平台上四顾,东面有禹山,山坡绿荫掩映着浙东名刹金仙寺的殿堂亭塔,香烟缭绕,梵音悠扬,往东即是鸣鹤古镇。西有湖口村,村边有漾塘。南面是水波荡漾的白洋湖,湖对岸山坡上,烈士陵园依稀可见。1996年白洋湖防洪分流工程完工,与其东边的杜湖互相连通,两湖水利工程日益完善。陵园以北,是一望无际的慈北沃野。吴锦堂就安息在这里,天天守望着他为之“拚输性命与金钱”的两湖水利工程,看着它在后人的管理中不断完善,应也能含笑九泉吧。
  吴锦堂陵园由墓园和墓庄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354平方米。墓园部分是筑土垫高了的长方形平台,四周条石砌筑,南北长38.3米,东西宽25.4米,南面入口处置石栅栏,东西北面有水泥栏杆。进入墓园,墓道左右分设抱鼓石,墓前有前后明堂,外明堂石狮对称相护,内明堂有石鼓对列,周围置长条石兼作石凳。墓四周全用水泥铺面,中间分布着32个花坛,植松柏,栽花木,把墓园装饰得郁郁葱葱,环境幽美。
  吴锦堂墓为夫妻合葬墓,呈圆锥形,全用水泥石条砌筑而成,墓顶离平台4.81米,墓侧有可活动石门。墓碑由清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题写,横列“吴锦堂先生墓”六个大字,上方原有中国民主革命思想家章太炎篆书的墓表,1984年修复时因原碑残损,现碑上镌刻着慈溪县人民政府新撰的墓表。两侧有一副吴锦堂自拟的对联,上联是“为爱湖山堪埋骨,”下联是“不论风水只凭心”,时时刻刻向后人表述着先生爱国爱乡的心曲。走下墓园平台北面的石级,是用石板铺砌的明堂,面积约390平方米,其北即为吴锦堂墓庄。
  墓庄为二进五开间高平房,总平面呈口字形,墙体用青砖错缝实砌,为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墓庄门头上有门额,镌“吴公墓庄”四字,进门第一进为五柱七檩穿斗式结构,进深6.1米,明间大门4.4米,次间2.8米,前有廊1.4米,梢间3.9米,第一与第二进间有天井,东西置厢房,各三间二弄,二柱五檩小沿廊,进深4米。第二进为四柱八檩抬梁式结构,穿斗式梢间与厢房以过弄连接,前有廊檐1.5米。正房明次间相通,彩色水泥砖铺地,面宽同前进,进深6.8米,为享堂。享堂大门额枋悬挂着慈溪县人民政府褒赠的“流芳千秋”匾。享堂内正中墙上挂吴锦堂画象,其前方木基座上安放吴锦堂半身塑像。像前两边设几案椅子。享堂上方梁上,高悬三块匾额,中间是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题褒的“热心公益”匾,左边悬挂浙江巡按使屈映光特奖助款赈济之“惠敷桑梓”匾,右边悬挂江阴冯环于题写的“世外桃源”匾。此三匾原收藏在日本,锦师复名后,由吴锦堂嫡孙吴伯瑄运回,赠给故乡。享堂明次间圆柱上有联,上联曰:“修浚湖塘稻棉年年丰捻”,下联曰:“振兴教育子弟济济成材”概括了吴锦堂为家乡举办的公益事业,表达后人对他的缅怀之情。1986,年8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吴锦堂墓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秋,日本神户侨商领袖、锦堂师范名誉校长陈德仁到慈溪拜谒吴锦堂墓,并在墓东侧建“泽乡亭”,立“泽乡碑”。表达神户华侨对吴锦堂的怀念。

知识出处

吴锦堂研究

《吴锦堂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吴锦堂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生平事略、文苑撷汇、史海经纬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