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吴锦堂故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吴锦堂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895
颗粒名称:
(三)吴锦堂故居
分类号:
K206
页数:
3
页码:
190-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吴锦堂故居在东山头西房村,大家习称大房。东山头有吴家六房房产,系吴锦堂致富后帮助各房所建,兄弟五人,共五房。吴锦堂故居离锦堂学校仅数百米,座北朝南,西墙紧靠大路。这是一幢硬山顶砖木结构六柱七檩二层楼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
关键词:
慈溪市
历史
史料
遗存
简介
内容
吴锦堂故居在东山头西房村,大家习称大房。东山头有吴家六房房产,系吴锦堂致富后帮助各房所建,兄弟五人,共五房。另外他伯父早逝,子幼,由吴锦堂扶养成人,既送学校培养,又给房产,视为亲兄弟,列为六房。吴家六房大屋,分布在东山头各村,各房的面积和规格基本相似。吴锦堂自己的大房,系在原平房地基上重建,从建筑构件到内部装饰,都相当一般,没有任何特别。他早年回国省亲、扫墓、处理修水利、建学校事务时,都住在这里。到锦堂学校建成后,则大多住在学校里(据说住在口字形大楼北楼的正中小间里)。
对吴氏故居,慈溪县政府于1984年10月与回国参加锦堂师范复名大会的吴锦堂嫡孙吴伯瑞、吴伯王宣商定:一、由当地政府负责全权管理;二、门外标明“吴锦堂故居“五字,内设吴锦堂先生纪念室,作为长期纪天井念:三、同意当地政府在故居内办一些公益事业,继续为民造福。1986年8月,慈溪县人民政府将故居公布为慈溪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锦堂故居离锦堂学校仅数百米,座北朝南,西墙紧靠大路。这是一幢硬山顶砖木结构六柱七檩二层楼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故居南围墙正中有砖石门楼,上方镶嵌着砖刻匾额,外侧镌“日升月恒”四字,意在祈求事业的兴旺。内侧镌“兰芳桂馥”象征屋主人德泽流芳的愿望。跨进故居大门是一个天井,宽4.4米,面积3,9平方米,由石板铺砌。天井东西有两间厢房,面宽5.1米,进深3.3米。正厅明堂三开间,宽4.4米,左右各一次间,各宽3.8米,明间与次间前设檐廊,深1.08米,使正房成三明两暗布局。明间内,设几椅,正中挂吴锦堂画像,左右有门通次间。楼梯在西次间靠后山墙。正房后东侧,有一披屋,为厨房,通道在东次间。
面对故居,有二件事特别令人感慨。
吴锦堂是拥资达500万的巨富,被列为日本关西实业界巨头。他在东山头建锦堂学校,耗资达28万,其规模为浙江省“私立学校之冠”,而就在学校附近的他的私宅,却如此普通,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与吴锦堂的人生追求密切相关。他曾说:“积财给子孙,不如积德给子孙。”他以自己的言行,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他富敌陶朱,却始终提倡勤俭,认为铺张奢侈会贻害无穷。他在1913年2月给家乡乡绅的信中,谈到慈北水利后就希望“故乡父老兄弟痛定思痛,力戒奢华,崇尚节俭,耕九余三,未雨绸缪。”后来又批评社会上的奢华之风,说:“近年俗尚奢侈,民耽游惰。青年子弟,竟至非荤不食,非绸不衣。顿忘古人耕九余三之训……”希望乡绅们设法改变。而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据他的小女儿回忆,作为富家小姐,小时候穿的衣服却常常是旧翻新、大改小,从不追求豪华;平时饮食,也常跟着父亲吃剩菜剩饭。看看吴锦堂节俭的日常生活,再对照他在公益事业上的一掷千金,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另外,人们在参观故居时,还会注意到故居的东南转角处,被切去了一角,围墙成了圆弧形,使里面的西厢房成了不规则的房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大房翻建时,地基西南角有几只露天粪缸。吴锦堂想花点钱请几户村民搬迁,但几经协商,对方就是不让。照吴当时的身份来说,都督、县令都是座上客,只要他发话,买下一块粪缸地基应该不在话下。而且只要他露出点要强办的口风,自然会有人主动办好,根本用不到他亲自出马。但吴锦堂不这样做,临时决定修改房屋设计,将规整的西厢房削去一角。这件事给村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很能反映吴锦堂的人品。联系到他后来为查禁花会,公开与卫队长及县知事斗争,不更让人钦佩吗?
知识出处
《吴锦堂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吴锦堂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本书共分三篇,内容包括:生平事略、文苑撷汇、史海经纬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