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图书馆
慈溪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慈溪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十六 与王皞南生隙成对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纪实虞洽卿》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812
颗粒名称:
十六 与王皞南生隙成对头
分类号:
K825.38
页数:
8
页码:
135-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虞洽卿与王皞南的失和,原本只是一场误会以及事情的具体经过内容。
关键词:
虞洽卿
王皞南
间隙
内容
虞洽卿与王皞南的失和,原本只是一场误会。在家乡人的心目中,虞洽卿是一个好好先生,凡事有求必应,性格和善开朗,对普通老百姓的困难,他热心相助,与官方人士打交道,他很把握分寸,却为什么偏偏与身居宁波防守司令要职的王皞南有芥蒂呢?事情得从虞洽卿母亲的出丧大礼说起。
1930年5月9日,是虞洽卿母亲的出丧之日,龙山虞宅的天叙堂内,素幛白幡,布置得庄严而肃穆。前来吊唁的人,除大批的亲戚朋友外,还有党政要员和各界代表。如蒋介石的代表顾祝同,袁履登的儿子袁生斋,宁波中药业巨头翁仰青,国民革命军司令部副官处少将处长王文翰等。对于这些人的到来,虞洽卿都会出来迎接。王皞南本来没有打算去龙山,在别人的劝说下才勉强前往。王皞南走进天叙堂时,恰逢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寂幻法师也刚刚到来,因为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对寂幻法师非常敬重,所以这位大法师一到来,身为东正教教徒的虞洽卿破例为他搬椅奉茶,表现出一个孝子的应尽之责。大概是忙于招呼贵客,却不知冷落了在一边的要人。王皞南见虞洽卿对一个和尚如此热情而对自己却不闻不问,心中一种无名火顿时就蹿了上来,他一声冷笑,转身就往外走。当时88师477团副团长陈德法在现场担任保卫工作,见王皞南一脸怒气,不辞而别,知道他心中不快,就急忙赶过去劝说,但王皞南去意已决,任凭陈德法如何劝解,均不予理睬。就这样,他窝了一肚子气回到宁波。从此以后,他认为虞洽卿是故意怠慢自己,在心中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阴影。也正是有了这一次不愉快的龙山之行,令他对虞洽卿的看法一落千丈。而这时的虞洽卿因忙于各种事务,也没有顾及一位军界要人受冷落的感受。到了丧事结束以后,陈德法向他谈及此事,虞洽卿还以为是王皞南一时使性,没有去宁波当面道歉,这为以后发生的几件事埋下隐患。
另有一种说法,是王皞南刚到虞宅,顾祝同代表蒋介石送了花圈挽联之后刚要离去,虞洽卿因送顾祝同而没有注意到王皞南。别的客人到时虞洽卿都会出来迎接,唯有王皞南到时虞洽卿没有迎接,这让王皞南感到很没面子,所以随即转身离去。不管怎么说,王皞南在虞宅受到冷遇是肯定的,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已很难说清楚。
王皞南是台州黄岩县(今黄岩区)西乡(今长潭乡)楼岙村人,生于1891年,少时就读于杭州陆军小学和南京陆军中学。辛亥革命时,蒋介石是攻打杭州的敢死队队长,王是敢死队队员。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科2期和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26军军部中校参谋。北伐战争时,任22师3团团长。北伐后任4师副师长、军事委员会第二处少将处员。1927年底,浙东的防务分别成立宁、绍、台、温4个指挥部,王皞南是4师副师长兼12旅旅长,驻守宁波。1932年撤销指挥部,成立宁波防守司令部,统管浙东防务,王皞南被任命为宁波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王皞南是一个既讲务实又爱面子的人,在宁波防守司令的任上,他也确实为家乡做了不少有益的事,如出资700元给家乡修筑桥梁,创办南兰小学等。但他又是个心志高、脾气倔,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出于军人的天赋和本质,他对商人向来不屑一顾。就是这次去虞宅吊唁,也是在翁仰青的极力劝说下才去的。他后来的悲剧是这种偏执型的性格的必然结果。
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之后,宁波已岌岌可危。为加强防务,守护宁波,王皞南将几艘货船、趸船炸沉于甬江口。1937年12月,他又征集招商局载重为3640吨的新江轮,装满石子后沉于镇海口。1938年初,他将18艘轮船分别沉于招宝山至金鸡山一带,并规定非经特许,任何船只不得随意出入港口,这就是当时的封港措施。
日军攻陷上海后,宁波已成为日军攻占的下一目标。由于战争,上海租界内涌入了大量难民。虞洽卿专程来到宁波,向王皞南建议将宁属7县全部划为难民区。按照当时国际惯例,难民区的社会秩序由军队维护,而侵略军一般也不会对难民区发动攻击,这是一种地方自保的做法。但虞洽卿的这一建议,遭到了王皞南的断然拒绝。建议未被采纳,虞洽卿只好返回上海。几天之后,虞洽卿收到了宁波防守司令部发来的紧急电报,要他出席一次非常重要的军事会议。
此时的军事会议,除了抗战别无他意,虞洽卿知道这类会议的重要性,于是立即乘船赶到宁波。会议在宁波江东的七塔寺召开,虞洽卿到时,其他参会人员均已到场。王皞南一脸严肃,正襟危坐,对于虞洽卿的到来只用眼睛瞟了一下,连个招呼都没有,这大概是对他在虞宅遭冷遇的一种报复。虞洽卿扫视了一下会场,所谓的军事会议,除了王皞南和几名军官外,其余全是工商界的人士,有上海钱业总会主席秦润卿、中国垦业银行董事长俞佐庭、宁波业药巨头翁仰青、宁波如生罐头厂经理陈如馨等二十几人。虞洽卿向这些老朋友老同事微笑着点点头,表示歉意。翁仰青一看这场面,多少有点尴尬,一面说欢迎洽老,一面带头鼓掌,只有王皞南冷眼旁观,一言不发。虞洽卿落座后,王皞南宣布会议开始。他先简要介绍了一下局势,然后就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请各位到此开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国难当头,大敌当前,大家要齐心协力,为抗击倭寇作贡献。如今宁波各项防御设施不甚理想,工事需要修筑,海防需要加固,缺少经费,所以请各位来,搞一个捐助,为保卫宁波出力。话音一落,立马有副官拿来纸笔,要工商界人士当场认捐。
大家一看王皞南的口气,这那里像是在募捐,分明是强行摊派。心里如此想,口中却不说,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既没有人开口,也没有人动笔。王皞南四下扫视,虽然目光威严,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但在座的这些人士,绝不是可以用目光征服的。冷场了一段时间,见大伙没有什么反应,虞洽卿站了起来说,既然是王司令为保护宁波捐款,理该在通知中明说,像这样的事情,我们都会赞成。说完,拿起笔在一张捐款纸上写下了“虞洽卿认捐大洋5万元”几个字。此头一开,其余人也纷纷应和,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认捐数。有的1000元,有的500元,不一会儿就达10万有余。见此情形,王皞南拉长的脸才有所缓和,他向出席今天会议的人员表示感谢。临行前,有人还当场拿出随身携带的支票,填上数字签上名,交给了副官。虞洽卿说,实在抱歉,我从上海出来时因为不知道有捐款之事,故没带支票,但我回上海后会派人送来。就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捐款活动到此结束,离开时,虞洽卿连头都不回,就匆匆赶到码头,乘坐当天的轮船返回上海。
几天过去了,当时的其他捐款人都兑了现,只有虞洽卿的5万元大洋如石沉大海,没有半点消息。王皞南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他想打电话去催讨,怕效果不好,于是索性派人去上海直接找虞洽卿要钱。此人到三北公司找到虞洽卿,说明来意,不料平时热情好客的虞洽卿这次却一反常态。他对来人说,你回去告诉王司令,这场不明不白的捐款大家在心里都是反对的,如果不是我带头,恐怕连一分钱都捐不到,你们不来谢谢我反而来向我要钱,真是岂有此理。此人讨捐款碰了一鼻子灰回到宁波,向王皞南诉说了上海之行的经过。王皞南勃然大怒,决计要与虞洽卿争斗到底。过了些天,他打电话给上海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想让他出马向虞洽卿要钱。当时的杨虎已接到命令,正准备撤离上海,听到王皞南为了几万元的捐款与虞闹得不可开交,就特别叮嘱他,你可千万不要为了这些钱而与人交恶,这对你的前程不利。看在同僚的分上,他还是派了一个手下,去找虞洽卿探个虚实,如果虞愿意出钱,此事也就了结了,如果虞拒绝,也算是给王皞南有了交代。这名手下人到了虞洽卿处,直言不讳地说明来意。虞洽卿笑笑说,这么一点小事,竟然惊动了杨司令,实在不好意思,你回去告诉杨司令,就说我心中有数就是了。这话说了也等于没说,来人就这样去回话,杨虎也是这样答复王皞南。
另有一种说法是,虞洽卿当即开具了一张支票,让来人带去。这张支票送到宁波后,王皞南命人去银行取款,却被退了回来,原来是一张过期的支票。王皞南被惹怒了,发誓要报复。孰真孰假,现在只有几个年长者的回忆记录在案,真相到底如何,已不可知。
不管是空手而归还是空头支票,反正王皞南没有得到这笔钱。这件事是王皞南过分还是虞洽卿故意刁难,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王皞南当时在宁波的防守计划上考虑不周,让工商界人士来承担这样的责任其本身就很令人反感,只是有碍于他手中的权力不敢作声而已。而虞洽卿却不同,第一次在虞宅的态度如果说是一种误会,那么,作为一个地区最高的司令官,对于难民区的设立不应不假思索就予以回绝。这一提议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安危的思考,而是保地方平安的策略,在这一点上,王皞南实在是有失一个将军的风度。从心理角度分析,这两次事件一正一负,也算是扯平了,为什么还要有第三次的捐款?这几万元的捐款至今没有任何记录,也没有用途开支的具体说明,当时的一些报纸也没有任何报道,这难免让人产生怀疑,这笔捐款究竟去了哪里,是用在防务上还是落入王皞南的腰包?尽管王皞南素以勤勉与直爽为人称道,但这毕竟是一笔无底有头的账目,当时包括虞洽卿在内的多位人士在私下也曾谈论过此事,可见当时人就感到了不靠谱。
几次催讨未果的王皞南对虞洽卿已经不是一般的交恶,而是怀有一种仇恨的心态了。他下了一道命令,今后凡是三北公司的轮船,一律不得放入,同时还加大了封港的力度,增派了兵员和船只。对于其他轮船公司的进港,王皞南采用发放通行证的办法都可以自由进出。当时三北公司的轮船为了运送难民,大多是免费的,这些人扶老携幼,本来已经饱受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如今又在甬江口停泊,需要用小船驳送,船小人多,速度很慢,且又相当不安全,所以船上的难民怨声一片。船长也无计可施,只得向虞洽卿汇报。虞洽卿打电话给宁波分公司,要他们去作一调查,看看其他公司的船只是否也没有进港。几天之后,宁波分公司向虞洽卿汇报说,其他公司的轮船并没有受到封港的限制,都能停靠码头,而且也不是难民,都是正常的旅客。得此报告,虞洽卿心中已意识到这事件的因果关系。
1938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2月22日),王皞南的妻子鲍兰英病逝。王皞南匆匆回家,料理了妻子的丧事后,又马上返回宁波。当时有很多人认为他中年丧妻,应当续弦,于是前去提亲的人很多,但均被王皞南婉言谢绝。直到半年之后,同乡张子泰为他又物色了一个对象,王皞南才表示同意。这位对象叫金耐仙,是中央银行杭州分行经理金伯顺的侄女。经过热心人牵线,王皞南与金耐仙也见过几面,彼此印象都不错,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婚期定于当年的10月中旬。到了结婚这一日各方要员都来参加了婚礼。老同学王文翰出任证婚人。老同乡方策当时,是河南省第三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因此事专程赶来担任介绍人的角色。王皞南的顶头上司、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派人送来了喜幛。婚礼在宁波总商会礼堂举行,乐曲刚刚奏响,新郎和新娘挽手缓步入内,突然空中传来一阵轰鸣声,原来是日军的30多架飞机已临宁波上空。按照战时要求,敌机来机时要拉响空袭警报,关掉电灯,所以婚礼现场瞬间一片漆黑。卫兵们早就准备好蜡烛,此时正好派上用场。在数百支蜡烛的照映下,婚礼才得正常进行。事后,很多人认为这场婚礼不吉利,所以才导致两个月后王皞南命丧黄泉。但作为一个军人,王皞南已经习惯了这种刺耳的警报声,他并没有因为电灯的熄灭而沮丧,这也体现了一个将领的豁达与大度。为了显示王皞南迎亲的气派,宁波平安轮船公司经理李耀庭也可谓费尽了心机,他专门派出了一艘轮船到上海迎娶新娘。这艘轮船原名平阳轮,因战时为避日机袭击,改为葡萄牙轮船公司的属下,取名为海棠轮。这艘轮船装扮一新后,于头天就去了上海,第二天傍晚到达宁波。这一专轮迎娶新娘之举,不料也成了王皞南的罪状之一。
抗战爆发以后,蒋介石曾多次召开军事会议,并规定在抗战期间,军人不得结婚。同时还要求各大轮船公司尽快疏散上海人口,紧急援救各地难民。虞洽卿的轮船运送难民,其实是蒋介石下达的一条命令。王皞南不管出自什么原因故意刁难,本来就是有违抗命令之嫌。现在又明目张胆地大办婚礼,使虞洽卿压在心头的积愤终于爆发。他拟了一份电稿,发往重庆。电报列举了王皞南在宁波期间的几大罪状,一是依仗权势,敲诈商人;二是公然抗令,不顾难民安危;三是违反战时法令,大肆操办婚事;四是横征暴敛,专轮迎妇;五是枉法徇私,对待各轮船公司态度不一。蒋介石接到举报,大为光火,立即指派侍从室第一处主任、石家庄行营参谋长林蔚,航空委员会主任、陆军中将周至柔去调查此事,并要蒋经国亲自过问。林蔚也是黄岩人,与王皞南是同乡,周至柔是台州临海人,称得上半个老乡。两人领命前往宁波,调查的结果是确有其事,但均事出有因,没有这么严重。但他们不知道,蒋经国办事十分周密而细致,他接到父亲的指令后,并不是坐在办公室等待汇报,而是直接来到了宁波。他借了三北公司的一艘小火轮到镇海口一看,果然有好几艘运送难民的船只停泊在那里,旁边有几艘小船在驳运。这些难民哭哭啼啼,都在埋怨封港给他们带来的困扰。更有一些老弱病残者,由于得不到及时救济,已经病死在船上。几天之后,蒋介石向蒋经国了解调查结果,得到的回答与林蔚、周至柔的大不一样,于是立即电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将王皞南就地枪决。
顾祝同接到命令,不敢怠慢,打了一个电话给王皞南,说有紧急军务商量,要他立即赶到金华。第十集团军司令官刘建绪闻知消息,急忙赶到顾祝同处为王皞南求情。当时第十集团军驻守于杭嘉湖一带,赶到金华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王皞南到金华后,随行的警卫人员被阻在外面,他一人进入行营。一到里面,王皞南就感觉情形不对,两边站满了持枪的卫兵,气氛极其严肃。顾祝同坐在那里,一见王皞南就喝令卫兵将其拿下,然后向他宣读了军法处的命令。此时的王皞南知道辩解已属徒劳,于是束手就擒。顾祝同又命令第三战区军法执行监部中将军法执行监倪弼去刑场监督。待刘建绪赶到,对王皞南已执刑完毕,时间是1938年12月3日。一代枭雄就此命殒异乡。
后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王皞南被枪决是因为对蒋介石在长沙会战中所实行的“焦土抗日”政策不满。这一政策曾导致长沙城内外数万平民死亡,近万间的民房被大火焚毁。对此,王皞南公开表示反对。这一言论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后,对王皞南早有成见,这次只是借虞洽卿的控告,除掉了心头之患。这一说法同样只是一种传说。虽然蒋介石心胸狭窄,容不得反对者指手画脚,但王皞南毕竟有周至柔、林蔚、刘建绪等一批人护着,应该说有惊无险。而这次却不同,他的对头是虞洽卿,而且为了挟私报复,其所作所为确实有点过分,以致落到如此下场,着实令人感到可惜。
【参考文献】
1.余麟年.王皞南之死.世纪,2006(3)
2.慈溪市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资料员会.慈溪文史资料第二辑.1988.委.
知识出处
《纪实虞洽卿》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为慈溪市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人脉篇、事件篇和亲属篇。内容包括:时代更替时的人物背景,与中共早期领袖的关系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