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应该怎样过暑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377
颗粒名称: 青年学生应该怎样过暑假
分类号: G40-092.55
页数: 6
页码: 882-887
摘要: 本文为杨贤江的青年学生应该怎样过暑假,原载1923年7月《学生杂志》第10卷第7号。
关键词: 杨贤江 论著 学生暑假

内容

现在已经到了暑假,青年学生大都要回到家乡去了。但是怎样过这个暑假呢?当然有志的青年学生是决不会让他空过的,是一定要想法来利用他的。所以现在的问题,变为怎样聪明地有效地利用暑假。
  我们以为,要利用暑假,可分为个人修养和社会服务两种事业。下面所提议的事项,都以暑假这个机会所最善供给的为限。
  甲个人修养
  一、身体训练。
  a.游泳。游泳是最有效能的一种运动。因为游泳的时候,全身受水的压力,筋肉及皮肤都发生抵抗力,肺、胃及其他内脏机关因受冷水的刺激,呼吸的度数和消化作用自然逐渐增加。所以游泳能使全身发育平均,无畸轻畸重之弊。学过游泳的人,肌肉必充实,胸膈必舒畅,脊骨必正直,皮肤必坚韧。当此暑假内,正是我们练习游泳的绝好机会(可参考商务本《游泳新术》、《学生杂志》十卷四号“体育研究号”宋春舫的《游泳四术》、本号李石岑的《游泳法》及《春晖》半月刊十二期益谦的《游泳须知》)。
  b.露宿。露宿可增加呼吸,健全肺力。在患肺病的人,露宿可以治病。我们常态的人,露宿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可参考商务本《童子军露营须知》)。
  c.冷水浴。冷水浴是藉水分子的收缩力刺激皮肤神经,使皮肤的活动力增大,使体内血液流行不止,它的效力,在无病者可更加强健,能预防伤风感冒等症。在患神经衰弱、胃肠病、皮肤病、生殖器病等人,习之都有大效(可参考商务本《冷水浴》)。
  d.旅行。旅行可舒展胸襟,扩张眼界,大家都晓得是很有益的。英国有句俗语说:读书、运动、交际、旅行为人生修养之四大要素。从此更见旅行的重要了。暑假内时间较空,很可以到各地去旅行(可参考商务本通俗教育丛书《旅行卫生》)。
  二、社交娱乐。
  a.访问亲友。我们对于亲友,在相当范围内,实有联络感情的必要。旧社会于阴历新年有拜访亲友的习惯。这种习惯的用意未必不好,只因时间过短,不便实行,所谓联络感情,早已成为具文。我们现在一方既主张废止阴历,一方又没有功夫。当然不能再在旧历新年干这类无谓的应酬。但我们既承认对于亲友有联络感情的必要,那只有在长时期的暑假内去访问了。
  b.郊游。我们所谓郊,是指离开与住地百里以内的地方。在平常,我们因为忙于功课或远离家乡的缘故,以致对于近郊风景事物无暇赏阅,颇多隔膜。暑假里我们至少总能有些功夫到近郊去游玩,以与天然(nature)接近。
  c.音乐。音乐可发展我们活泼的天性,养成我们爱美的情感和涵养。我们融和的精神,于人生有至大的益处,我们应该常常练习。
  d.摄影。摄影是种有意味、能予人以快感的艺术。名胜的山水、亲切的友人,虽不能常相接近,但从摄影可酬素愿(可参考商务本《新编摄影术》)。
  e.绘画。绘画是重要的艺术,既可表现个性,又能涵养美德。在暑假内,天然界所提供的绘画资料,尤其丰富而蓬勃。
  三、学业补习。
  a.入暑假学校。近年来暑假学校风行各地,设置科目,还算完满。京、津、宁、沪、杭等大都会,都有许多暑假学校。凡是平常功课有些缺陷或求知心很高,而经济又能够得上,都可加入暑假学校补习功课。
  b.组织读书会。由同志数人组织而成,实行合作读书法,或分任研究(各人研究一个问题或各阅一种书籍,把结果告诉大家),或协力研究(就一个问题各人分别搜集资料,然后集合讨论,以求解决,可以相机而定)。
  c.自己攻读。或阅书,或研究,或作文,随各人情形而定。
  乙 社会服务
  一、儿童团。召集本地儿童,借本地学校或山野及别的适当地方,施以身体上及精神上的教育。
  二、成人学校。如果办得到,可以为本地年长失学者及商店学徒等设立学校,实施公民教育。
  三、游艺会。(本项及下列四五六各项可参考《学生杂志》本年一月号本会“青年学生在寒假期内应该做的”一文,所以不加详细说明)。
  a.戏剧b.电影或幻灯c.演讲d.科学游戏e.幻术f.音乐8.其他
  四、亲族宣传。a.劝戒恶习b.劝除迷信c.劝送子女入学读书d.劝阅报纸
  五、社会调查(可参考本年二月二十三、四两日学灯会友豪的“乡村调查的问题种类、方法和材料”一文)
  六、讨论地方问题。以上所述,不过是个大概,当然不能想得周到,惟望大家加以采择罢了。
  原载1923年7月5日《学生杂志》第10卷第7号
  〔附一〕
  高尔松附言①
  以上的一切,我认为都很重要而应该注意的。但我另外还有些意见。有些热心的青年,平日倾心于“到民间去”,惟因限于功课,不能实行他们的主张。现在到了暑假,乡村民众于晚上六时至九时常常在农场上纳凉,几十人一同聚谈是很平常的事。大一点的农村,往往有一二百人团聚在一块,互相谈笑。在这个当儿,我们如身处其境,那就极易灌输常识、讲解时事。所以我以为,有心于这种运动的青年,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家乡在农村的,固然更易试作;不然也可住到在乡村的亲友家中一二个月,实行这种宣传。如能努力从事,成效一定是很大的。
  我因儿童团又连想到胡适在《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末一段的话了。虽然不能一一照办,但很可给我们办儿童团时一个有力的参考。现在把它几句重要的话,介绍在这里,想读者也极欢迎的胡君说:“英美近二三十年来,有一种运动,叫作“贫民区域居留地”的运动,这种运动的大意是:一班青年的男女——大都是大学的毕业生——在本城拣定一块极龌龊、极不堪的贫民区域,买一块地,造一所房屋(租的当然也可以)。这一班人便终日在这里面做事。这屋里凡是物质文明所赐的生活需要品——电灯、电话、热气、浴室、游水池、钢琴、话匣等等,无一不有。他们把附近的小孩子——垢面的孩子、顽皮的孩子——都招拢来,教他们游水,教他们读书,教他们打球,教他们演说辩论;组成音乐队,组成演剧团,教他们演奏戏艺;还有女医生和看护妇天天出去访问贫家,替他们医病,帮他们接生和看护产妇,病重的由“居留地”的人送入公家医院。因为天下贫民都是最安本分的,他们眼见那高楼大屋的大医院,心里以为这定是为有钱人家造的,决不是替贫民诊病的,所以必须有人打破他们这种见解,教他们知道医院不是专为富贵人家的。还有许多贫家的妇女,每日早晨出门做工,家里小孩子无人看管,所以“居留地”的人教他们把小孩子每天寄在“居留地”里,有人替他们洗浴、换衣服,喂他们饭食,领他们游戏。到了晚上,他们的母亲回来了,各人把小孩领回去。这种小孩子从小就在干净、慈爱的环境里长大,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回到家中,自然会把从前的种种污秽的环境改了。家中的大人也因时时同这种新生活接触,渐渐的改良了。”
  〔附二〕
  高尔柏附言①
  我以为,我们在暑假期里还有二件事可以做:
  一、演讲会。我们晓得国内有许多地方,没有达到文明的地步,而仍在黑暗里。我们要使社会文明,只有引导民众走入民众之路。演讲会,就有这个作用。但是因为现在社会有知识阶级和平民阶级,所以不得不把演讲会分为“学术演讲会”和“通俗演讲会”。“学术演讲会”是讲给知识阶级听的,讲师须预约海内博学之士,每署假可演讲一星期之久;否则听众要厌倦,而讲师也很难请到。通俗演讲会是讲给平民阶级听的。讲师只要我们自已担任,每星期一天或二天定为演讲日期,演讲内容不论什么都以通俗而有趣的为主。
  二、出版物。出版物的效用和演讲会是同样的。因为演讲不能普及,所以必须要有出版物来补助他。
  上面的二件事,我认为很重要,所以特在这里提出。至于演讲会和出版物的目的和效用,想读者都已明白,不必多说,至于具体的办法则须看各地的情形而定,所以我也不能代为设计。这里,我不过提了出来,请大家不要遗漏罢了。
  原载1923年7月《学生杂志》第10卷第7号

附注

①本篇原发表时无署名。该文按语明确指出,该“问题是由本会杨贤江提出大纲,高尔松略注要点,再由各会员的讨论增补而成”。原发表时,标有副题“青年问题讨论会稿第四”。原文高尔松、高尔柏兄弟的附言,收为随文附录。 ①本段紧接正文,文末注有“尔松附”。题目为编者所拟。 ①本段紧接附录一,文末注有“尔柏附”。题目为编者所拟。

知识出处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杨贤江全集 第一卷》

出版者: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书记述了杨贤江全集的编年原则的说明。全集采用“分类编年”体例,分为6卷。1~3卷为论著类;采用文论与专著混合编年方式。第一卷1913~1923年为体裁特殊的文论,包括日记、通信和答问,“论著”部分收入少量与正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随文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贤江
责任者
杨贤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