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爱徒如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131
颗粒名称: 育人:爱徒如子
分类号: K826.2
页数: 2
页码: 194-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郭子光强调学生背经典是出了名的。多背一个处方就是多掌握一个看病的手段。他能随口背出很多大段的中医经典。他的背诵方法是从头到尾连着读十遍。一位研究生跟着郭子光坐诊”必须能讲、能医、能写?听郭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在讲课中注意使用新词汇。须知庸俗的或习惯的口语容易冲淡严肃的学术氛围”郭老了解很多现代词汇”虽然课堂偶尔要批评学生。但他对学生们关爱有加”有次晨练看到一位贫困女生靠给同学送牛奶赚1毛钱。
关键词: 中国 中医师 郭子光

内容

郭子光子女没有继承中医,他深以为憾,于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郭子光强调学生背经典是出了名的。他说,古代的经典著作代表了中医的宝贵经验,多背一个处方就是多掌握一个看病的手段。采访中,他能随口背出很多大段的中医经典。他的背诵方法是从头到尾连着读十遍。“再长的古文,读一遍拿个纸条揉一个纸团,攒成十个纸团就都记住了。”
  一次,一位研究生跟着郭子光坐诊。查看病情后,郭子光说出《内经》上的一句话,结果这位研究生写不出来。“这怎么能行呢?”研究生遭到郭子光的批评。
  他对学生的要求一向严格,必须能讲、能医、能写。曾有位学生是福建一所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当时字写得不够好,郭子光就要求他一天练一篇毛笔字。他果真照着做,“教研室的报纸都让他写完了,”字也有了很大提高。
  郭子光讲课属于“睿智型”,语言风趣、清新,学生们评价“听郭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在讲课中注意使用新词汇,常告诫其他老师:“须知庸俗的或习惯的口语容易冲淡严肃的学术氛围,而单调、重复的语言,则易使人神经抑制而困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杨俐说,“郭老了解很多现代词汇,比如暗物质、黑箱理论。”
  子女没能继承父业,郭子光深以为憾,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们走在路上,他是一定要互相牵着手的。虽然课堂偶尔要批评学生,但他对学生们关爱有加。有次晨练看到一位贫困女生靠给同学送牛奶赚1毛钱,他联系到该班班主任,匿名向年级10名贫困学生每人提供500元钱,在信封上写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艰苦奋斗的人——赠给中医“明日之星”。一次,郭子光在学校校报上看到一位学生写自己父亲的艰辛,颇为感动。随后找到校报编辑,让他转交200元钱给这位作者。
  郭子光的生活丰富多彩,性情开朗。闲时喜欢和老伴一起切磋书法、欣赏京剧,两人还爱读武侠小说,是不折不扣的“金庸迷”。前不久他还做红娘,帮女白领相亲,陪着见面。郭子光从不排斥现代通讯工具,乐于学习,他可以自己上网用00聊天,利用网络视频给患者诊病,熟练地收发手机短信,来电铃声竟是周杰伦的“千里之外”。
  他是充满爱心的,是勤奋和智慧的,他为所有的中医院校学子提供一种勤学奋进的成功范式。77岁的郭子光精力充沛,满怀憧憬,他说中医未来会更好,会有更多的大师。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走进国医大师》

出版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30位当代名老中医(民族医)成为首届"国医大师",中医药界欢欣而振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传统医学大师。他们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独到,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他们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超过55年,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誊;他们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无私传授学术经验;他们热爱传统医学,具有强烈的责任惑和使命惑。他们荣膺"国医大师",确属实至名归、水到渠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子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