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 奉献病人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111
颗粒名称: 大医精诚 奉献病人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分类号: K826.2
页数: 3
页码: 170-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徐景藩从不富裕的家中自掏腰包给患者,并安排住院,精心治疗。当患者和家人都需要照顾时,他往往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关键词: 中国 中医师 徐景藩

内容

从不富裕的家中自掏腰包给患者,并安排住院,精心治疗。当患者和家人都需要照顾时,他往往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行医六十年,奉献半世纪”。这是人们对徐景藩的高度评价。
  1982年,江苏溧水县一农民患溃疡性结肠炎,多年治疗效果不好,以致贫血而极度虚弱。听说徐景藩能治这种病,这位农民便卖掉耕牛慕名前来求医。不幸路途中治病的钱被人偷走,农民伤心得痛不欲生。对此,徐景藩十分同情,便从自己不富裕的家中拿了200元给了这位患者,并安排其住院,精心为他治疗。患者治愈出院时,流下感激的泪水,连称徐景藩是“救命恩人”。
  “医者父母心。能为患者出点力,减轻病人负担,这是医生应该做的。”徐景藩从医以来,也一直将此作为座右铭。20世纪60年代在急诊室工作期间,徐景藩夜间值班常常带米煮粥做夜餐。他看到一些患者也需要营养时,便小心翼翼把粥上面的米汤舀出,一勺勺喂给重症患者。
  安徽农民患胆囊炎而住院,徐景藩精心诊治。他得知病人家里经济困难,悄悄送给病人路费和一封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令病人非常感动。跟随徐景藩查房的徒弟陆为民告诉记者,他多次看到徐老把钱塞给困难患者。徐景藩为患者解决困难的举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1985年底,患者方联喜突发胃体大量出血,血色素从13g/L跌至7g/L。虽经大医院抢救暂时止住出血,但不久又复发,转至另一家医院治疗,依然不见好转。后经徐景藩会诊后,开出7服中药。方联喜服药一周后,出血便止住了,又用中药调理半年后,他完全康复,至今仍身体硬朗。
  “徐老的方子仅有十余味药,7服药也只四五十元,但效果显著,是中医救了我的命。”方联喜说,徐景藩对患者如同亲人,每开一味中药,都要反复斟酌,总是把最佳配伍的药方给每一个患者。同时,自己还一丝不苟地核对药名、药量。
  患者非常信任他,常常半夜来挂他的号。
  当病人和家人都需要照顾时,徐景藩往往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次,他的妻子突发眩晕病,一连4天卧床不起,3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而此时此刻,他为了抢救危重病人,已经连续在医院工作了3天3夜。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走进国医大师》

出版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30位当代名老中医(民族医)成为首届"国医大师",中医药界欢欣而振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传统医学大师。他们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独到,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他们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超过55年,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誊;他们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无私传授学术经验;他们热爱传统医学,具有强烈的责任惑和使命惑。他们荣膺"国医大师",确属实至名归、水到渠成。

阅读

相关人物

徐景藩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