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 迎来桃李芬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066
颗粒名称: 辛勤耕耘 迎来桃李芬芳
分类号: K826.2
页数: 2
页码: 118-1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振华是出色的中医教育家,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人才,他任院长时亲自讲授《中医内科学》,学生们喜爱听他讲课,李振华的第二个硕士生郭淑云教授现已是,她说恩师喜欢学生提问题“收到他远在广东省中医院的徒弟华荣的短信,指导了10届脾胃专业硕士研究生,他们传承了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有的成为优秀中医领导干部。他强调教学一定要突出中医特色。
关键词: 中国 中医师 李振华

内容

“要学好中医,必须做到三通,即文理通、医理通、哲理通。只有具有较深的文理和哲理,才能深入理解中医理论,指导实践,成为名医。”他的这一中医教育观点,影响了一代代学生。
  李振华是出色的中医教育家。他从教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人才。
  他任院长时亲自讲授《中医内科学》,备课认真,一丝不苟。学生们喜爱听他讲课,不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而且在引经据典同时,还穿插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学生听的津津有味。他临床带教,要求严格,学生们既敬畏又钦佩。李振华的第二个硕士生郭淑云教授现已是“河南省名中医”,她说恩师喜欢学生提问题,在学业上非常严格,而在生活方面则关心备至。
  他治疗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运用益气健脾止血方药加用米醋,每每不出6服即可止血。这些独到的用药经验和体会,他都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他的学生说,跟老师学习,不仅学到了知识,开阔了思路,还升华了人格。记者在采访李振华的列车上,收到他远在广东省中医院的徒弟华荣的短信,表达了对老师的崇敬和感谢。师徒之情,至深至真!
  他1979年就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指导了10届脾胃专业硕士研究生,有2名学术继承人和10余名高徒等。他们传承了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有的成为新一代名医,有的成为优秀中医领导干部,有的在国外行医任教,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使者。
  1980年后,李振华担任河南中医学院副院长和院长期间,管理有思路,落实有措施,展露了领导才干。他强调教学一定要突出中医特色,当年听他讲课的七九级学生至今清楚地记得老院长的一句话:“背10个英语单词不如背一个五苓汤。”他们当时不解其意甚至抵触,如今才领会到其深刻含义。他邀请名医名家如董建华、邓铁涛等人来校作学术报告,开阔师生眼界,促进人才培养。他为中医教材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1982年担任卫生部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合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第五版《中医内科学》教材、教参。1986年担任中南五省协编的八种中医教材副主编。
  2004年12月,李振华带领课题组承担“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2007年该项目被评为“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医大师的医德医风、学术思想、临证精华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走进国医大师》

出版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30位当代名老中医(民族医)成为首届"国医大师",中医药界欢欣而振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传统医学大师。他们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独到,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他们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超过55年,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誊;他们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无私传授学术经验;他们热爱传统医学,具有强烈的责任惑和使命惑。他们荣膺"国医大师",确属实至名归、水到渠成。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振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