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医发展,传道授业,呕心沥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6052
颗粒名称: 为国医发展,传道授业,呕心沥血
分类号: K826.2
页数: 3
页码: 102-10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玉奇特别重视中医的传承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不少授业弟子已成为颇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其中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2人,形成了由老、中、青三代构成的薪火相传的学术梯队。李教授对学术的严谨、为人的淳朴、对患者的细致等无不感染着学生。老师教授学生从来不保守,还坚持为年轻大夫讲课。为中医发展呕心沥血,李玉奇亲手创办了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和省中医院,后又被任命为辽宁省卫生厅中医处第一任处长。
关键词: 中国 中医师 李玉奇

内容

李玉奇既是苍生大医,同时也是一位中医教育者。他特别重视中医的传承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躬身力行,将毕生经验倾心传授,桃李满天下,不少授业弟子已成为颇有名望的专家学者。
  1958年,在辽宁省政府、省卫生厅的指示下,李玉奇领衔受命,历经辛劳,组建了辽宁中医学院,并亲自组织编写教材,拟定教学大纲。李玉奇多年来一直担任学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治学严谨、精心育人。迄今为止,李玉奇已培养了40余位弟子传人,其中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2人,省级名中医4人,形成了由老、中、青三代构成的薪火相传的学术梯队。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姜树民跟随李玉奇学习10年。他告诉记者,李教授对学术的严谨、为人的淳朴、对患者的细致等无不感染着学生。老师教授学生从来不保守,倾囊相授。“解除病人的痛苦是医生的天职。李老一直为之奋斗,也这样要求我们。”李玉奇的学生不仅仅从他那里学到精湛的医术,更学到了如何做一个高尚的医生。李玉奇虽已年逾九十,还坚持为年轻大夫讲课。“仅今年上半年,就已经讲了13次,每次授课,前来听讲的医生挤满了会议室。”
  李玉奇一生热爱中医事业,为中医发展呕心沥血,不辞辛苦,奔走忙碌。
  上世纪50年代初,李玉奇亲手创办了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和省中医院,后又被任命为辽宁省卫生厅中医处第一任处长,筹建了辽宁中医学院,称得上是辽宁中医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文革时期,辽宁中医被解体,李玉奇在批斗中右耳被打聋,左膝盖骸骨被打骨折,但这些遭遇并没有击垮他对中医事业的热爱。文革之后他临危受命为辽宁中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为辽宁中医的复兴费尽心血。针对中医医师的自身特点,李玉奇认为必须成立专门的中医职称评审小组。他多次向省里进言,经过努力,省政府同意另行成立中医职称晋级委员会。这让所有的辽宁中医人为之欢欣鼓舞。
  李老时刻心系中医事业的发展,多次上书献策。建国初期针对反中医逆流,他毅然挺身而出,公开发表署名文章批判反中医罪行;在衡阳会议上,他力主恪守中医本色,为大会起草文件;“非典”期间,他上书中央献出“抗非”秘方。在对待中医学术上,李玉奇既反对妄自菲薄的民族虚无主义,也不赞同固步自封和墨守成规。他大声疾呼继承和发扬两者不可偏废,要大胆实践、探索创新,倡导将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

知识出处

走进国医大师

《走进国医大师》

出版者: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30位当代名老中医(民族医)成为首届"国医大师",中医药界欢欣而振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传统医学大师。他们学术思想或技术经验独到,中医药理论造诣深厚;他们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超过55年,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誊;他们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无私传授学术经验;他们热爱传统医学,具有强烈的责任惑和使命惑。他们荣膺"国医大师",确属实至名归、水到渠成。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玉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