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印《慈溪史志》季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302
颗粒名称: 编印《慈溪史志》季刊
分类号: K295.5
页数: 4
页码: 438-441
摘要: 本文编印《慈溪史志》季刊由上林创作,原载《最美方志人》,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2014年编印。
关键词: 慈溪市 史志 季刊

内容

基本情况慈溪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共慈溪市委党史研究室在2002年4月慈溪市机构改革时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在第一轮修志时,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曾编辑出版《慈溪修志通讯》26期;同时,市委党史研究室曾编辑出版《慈溪党史资料》37期。
  第二轮修志开始后,决定将《慈溪修志通讯》和《慈溪党史资料》合并成一刊,创办《慈溪史志》。2006年12月出版创刊号,以后每季出版一期,至2014年12月出版33期。每期88页,约9万字,共发表各类文章(包括工作动态)近1000篇,约300万字。另出版2006—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合订本共8种。
  《慈溪史志》主编由胡岳鹏担任,岑华潮、童银舫任副主编(2013年起增补沈皋安为副主编),办公室在编人员担任责任编辑。
  开设的栏目有:本刊特载、领导讲话、党史专题、抗战调查、红色记忆、序跋前言、业务探讨、专家评论、地情研究、方志史话、志坛风采、市志专题、镇志专栏、志稿选登、院士风采、人物春秋、史海钩沉、文献辑存、姓氏谱牒、民情风俗、历史演义、书评书讯、工作动态、封面特写等20余个,常设栏目约有10个。
  办刊宗旨配合全市地方志编纂和党史研究工作,为广大的史志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及时发布重要文件与信息,探讨史志工作业务,推出学术论文,选刊珍贵文献,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指导和与兄弟县市的联系。
  办刊特色在注重地方特色的同时,努力提高刊物的指导性、学术性和时效性。根据本市地方志工作和党史工作的进程,在每期的内容编排上突出重点,兼顾各方。如2006年创刊号开辟了12个栏目:本刊特载、领导讲话、史志规划、序跋前言、党史专题、史海钩沉、业务探讨、人物春秋、往事回首、书评书讯、工作动态、封面彩页。在“本刊特载”上,转载了第467号国务院令和《地方志工作条例》《依法编纂确保地方志质量——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地方志工作条例〉答记者问》;在“领导讲话”中,全文刊登了市地方志编委会主任、副主任在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两个讲话;在“史志规划”中,刊发了《慈溪市续修地方志工作规划》;在“史海钩沉”和“人物春秋”中,刊载了数篇慈溪地方史的研究文章和慈溪人物史料。
  在组稿上,我们一方面调动办公室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正副主编带头写稿,每期必撰,如胡岳鹏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二轮修志工作》等,岑华潮撰《神奇的慈溪》等,童银舫撰《慈溪宗谱知见录》等;一方面主动向市内外专家学者约稿,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周乃复撰《三北历史文化的发展态势及其生态根据》等,宁波大学教授张伟撰《黄震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简述》,中央党校教授裴元秀撰《顾璜〈四君子诗〉与陈邦瑞》,旅居日本的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日本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吕顺长撰《慈溪王氏兄弟与日本文人》,等等。还转载了陈桥驿、来新夏、邱新立、毛昭晰、张如安、成岳冲、徐永明、陈雪军、楼适夷、散木、林士民、袁震宇以及美国学者沈宁、日本学者森田明等与慈溪有关的研究文章,以及魏桥、杨金荣、潘捷军、章其祥、陈野、颜越虎、郑祖安、王志邦、杨明祥、邵建鸣、卞银江、戴松岳等省内外方志专家对《慈溪市志》的评论。
  同时,我们在挖掘和保存慈溪文献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开辟“院士风采”专栏,陆续介绍慈溪籍两院院士生平;设“人物春秋”和“史海钩沉”专栏,以新的视角或史料,评价慈溪历代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和文化遗存;“姓氏谱牒”栏更以第一手史料,独家公布慈溪大姓望族源流及宗谱秘籍。在“书评书讯”栏目中,将本办和本市新出版的有关慈溪历史文化的书籍给予评论和介绍,篇幅虽小,但文化信息量极大,许多读者缘此获得慈溪本土出版物的最新消息,甚至实物。
  在装帧、版式、配图上精心设计,力求精致美观、简洁清朗。为便于保存和阅读,本刊采用小16开本(17厘米×24厘米),封面包括内封均为彩印,设计了扉页(刊名页)、目录页(2页)和书口,书口采用线装古籍的元素,逢双页在鱼尾下印有刊名、期号和页码,逢单页则在鱼尾下印有栏目、页码;每页双栏,正文为5号字宋体稍扁,标题区占10行。封面内容,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如2007年为慈溪名人故居,2008年为慈溪古代名人肖像,2009年为慈溪越窑青瓷,2010年为慈溪党史胜迹,2011年为慈溪古桥,2012年为慈溪古建筑,2013年为慈溪仿古亭阁。封二为史志重要活动照片及报道,封三为慈溪名人、文物或党史专页,封四为企业文化展示和美术作品精选。本刊的开本及装帧、版式,得到省内外同人的广泛认同,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0多家史志内刊和10多家其他类期刊进行仿效,被称为“慈溪版式”。本刊还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的肯定,应邀参加了2008年在丽江召开的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
  刊物受众要办好一个刊物,确定好刊物的受众甚为重要,这样能够明确办刊的方向、意义和作用,才有可能受到欢迎。《慈溪史志》的“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慈溪党史,二是指慈溪历史;而“志”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慈溪市志,二是指慈溪历代方志(包括专业志)。换句话说,慈溪党史办和市志办编的这本内刊,并不仅仅是为党史和市志服务的,它的外延更大。因此,我们在选稿上着眼点要高远些,考虑的问题要更全面些。本刊每期印数2000册,除了发给市内各修志单位、主笔及领导、史志爱好者外,还寄发给市内外图书馆、兄弟县市及上级史志办、慈溪籍专家教授和领导、国内方志专家。
  办刊效果本刊坚持为慈溪史志工作服务的方针,按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选发文章,既推动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保存了重要的文献,彰显了工作的阶段性、连续性和重要性。如2007年第2期配合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扩大会议(主题为审议《慈溪市志》凡例、纲目和编修任务),刊发了市长、市志编委会主任徐华江的讲话,以及市志编委会副主任戴南璋、龚建长的讲话,市志凡例和纲目、承编任务和分解方案,专家对市志纲目的评审意见等,既便于全市广大修志工作者随时查阅对照,也可使普通读者了解本市修志概要。又如从2009年第4期开始,为了提高市志总纂的质量,本刊及时增加了“志稿选登”栏目,有针对性地选发了市志试写稿,并对每节志稿作了评析,指出志稿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基层志稿编写者能掌握要领,举一反三。2012年第3期和2013年第3期分别推出《慈溪市志》初审和复审专辑,既为修志工作营造了声势,也为广大地方志工作者提供了专家的真知灼见,为提高志书质量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工作方向。
  本刊发表的许多文章被上级报刊录用或获奖。如胡岳鹏的《浅析慈溪民营企业在县域工业经济中的坐标》和周乃复的《试析慈溪辉煌三十年的文化支撑》分别获得宁波市“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宁波的实践研讨会”征文三等奖和特别荣誉奖,王孙荣的《慈溪的慈孝文化述略及其现代意义》在宁波市党史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中获优秀奖,岑华潮的《王安石治鄞方略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在《浙江方志》2007年第2期发表,童银舫的《浙东姚北地区孙氏家谱考》《姚北乌山胡氏家谱考录》《年鉴卷号献疑》分别发表在《浙江方志》2008年第3期、2009年第3期和2013年第4期。又如莫非的《从百户到大将总兵官——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发表后,即引起国家文物局注意,在多家媒体发布了“慈溪市发现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旧宅”消息。本刊连载的胡洪军校注的“文献辑存”系列,以及童银舫撰写的《慈溪宗谱知见录》,分别结集成《溪上文钞》和《慈溪家谱》两书,2013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本刊创刊后,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时有好评,也常有省内外(包括台湾和美国)读者来信来电索取。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颂德来信说,“刊物办得有声有色,有板有眼,可喜可贺”;上海画家应金阳来信说,“此刊从栏目编排、选题及版式都比较好”;宁波市委党校教授乐承耀认为《慈溪史志》“体现学术性、指导性、史料性和时效性”。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上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