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搜集地方志资料的若干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89
颗粒名称: 谈搜集地方志资料的若干问题
分类号: K295.5
页数: 4
页码: 399-402
摘要: 本文谈搜集地方志资料的若干问题由韩星波创作,原载《慈溪史志》2007年第3期。
关键词: 慈溪市 地方志 问题

内容

地方志资料犹如人们每天的生活用粮,正像人离不开粮食一样,编纂志书如果没有资料或者资料欠缺,那就不可能编成志书或者是较好的志书。因为地方志是资料性著述,是“一方之全史”。编纂地方志是一项系统工程,搜集资料是这项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只有认真细致地做好资料的搜集、调查和采访工作,才能获得较为全面、翔实、准确的资料。
  一、搜集志书资料的范围
  1.搜集志书资料,要以所编志书的地域范围的资料为主。古人修志都十分注意搞清志书所要包括的地区疆域范围,并把它视为修志的前提。其疆域范围正是搜集资料的范围。
  2.搜集志书资料,应以所编志书确定的时间范围内的资料为主,严格遵循志书的上下断限。但有关历史沿革等篇,可酌情上溯到建置之始。
  3.搜集志书资料要全面系统。凡属区域性的诸如市志、县志、区志、镇志、街道志等全志的资料,需包括建置沿革、区域位置、境域面积、行政区划、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气象灾害、物产资源、人口、民族宗教、侨务、文物胜迹、民情风俗、人物等基本情况;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方面,有党派团体、军事政法、政权政协、农林牧副渔、水利、城镇建设、工厂企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发电供电、商贸市场、财政税务、金融保险、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报刊广电等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资料。
  4.搜集志书资料还要突出重点。凡与所在地区的特色有关,足以体现志
  书地方特色的资料,要花大的精力,想方设法挖掘,千方百计寻找和搜集。二、志书资料的来源
  1.文字资料。即是文字记载资料,这是志书资料的重要来源。主要有档案资料、图书资料、报刊资料、金石碑刻资料、私人著作、工商实业资料、图像照片资料。查阅摘抄这些资料,可利用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等单位的藏书藏品。在这些资料中,档案则为最主要的文献资料。我国历史上所修的地方志,多采用档案馆藏书刊资料。而且越到近代,地方志的概念愈益扩大,修志时间也越短,修志内容越接近当代,利用档案也就越多。比如目前已经开始的慈溪市第二轮修志,除“建置”等有关编以外,主要是搜集1988年至2008年的当代资料。
  2.口碑资料。主要是指当事人的口述的史实,这些“活”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搜集文献资料更为迫切,带有抢救性质。如中共慈溪市委党史研究办公室根据上级部署,从2006年9月开始,组织专门力量查阅摘录档案、报刊、文史中有关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期间慈溪现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社会遭受灾难情况的资料,同时发动全市各镇、街道分别抽调6—8人组成专职调查队伍,到各镇、街道的有关社区、村,调查走访一批年龄70~90岁、熟悉和亲身经历当时实际情况的老人,通过调查走访、座谈,把过去史料在档案中未记载反映、从未听说过或闻所未闻的情况挖掘抢救了出来,有的使过去史料中有误的史实得到了纠正和充实。通过这次调查,进一步搞清了日本侵略军在慈溪有真凭实据的具体罪行事实,揭露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戳穿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谎言。
  3.实物资料。主要是遗迹遗址和各种文物。实物资料有的就是事物原来的真实面貌,比文字资料更有说服力,因此可拍成照片直接使用。三、志书资料搜集工作的做法搜集志书资料,在工作程序上,一般可先内后外,先清理内部的现有资
  料,摸清家底,再根据需要向外征集。在对外征集上,可先近后远,便于核实。从资料本身来说,可先远后近,即时间久而又少见的资料先行征集,近期资料可后征集。慈溪在第一轮修志时,根据慈溪在民国时期档案很少、区域变迁大的实际,又逢全国范围修志均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档摘抄资料的情况,当时县方志办就于1986年11月前去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登记,1987年3月就组织县方志办、人武部、公安局的一批修志人员去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图书馆等单位搜集资料。其间,县志顾问、上海社科院郑祖安同志也亲临南京指导搜集资料。经过10余天的工作,终于搜集到一批有价值的资料。如日伪制作的庵东清乡区域示意图(原图名《浙江省余姚地区清乡区域图》)就是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找到的。从搜集资料的类别来说,可先“活”后“死”,即先从活在世上了解史事的老人中抢救口碑资料,对有文字记载的档案资料可放在后一步搜集。从工作安排上来说,可按照志书的纲目,根据各自单位的实际情况,拟出相应的搜集资料提纲,进行具体细致的搜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但在搜集中,不能受提纲的限制。凡是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在纲目或提纲中又没有列到的,也应搜集,做到广征博采,多多益善。有些以后准备编纂镇志、街道志的单位,1954年以前属于余姚县的,根据我参与编纂《慈溪市人民代表大会志》时去余姚市档案馆查阅现境所需要的档案资料情况看,当时各乡镇从1949年5月解放时起到1954年10月划归慈溪前的资料基本能找到,甚至民国时期的也有一部分。原属镇海县的乡镇所需档案资料,在宁波市镇海区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则比不上余姚市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丰富。
  四、志书资料搜集工作要把好质量关
  1.要使用资料卡片。摘抄志书资料要使用资料卡片,做到一事一卡、一人一卡(指入志人物的资料),每卡编号,以便查找。摘抄资料要忠于原文,做到字迹端正清楚,及时校对,注明出处,以便核实。并要加强对资料的管理。对每张资料卡片中的作者、出版者、提供者的姓名、单位、通信地址以及摘录者姓名都要及时写注。
  2.要掌握资料“六要素”。摘抄资料要边阅原件边思考,看这条资料是否具备若干个要素,即何时、何事、何人、何地、何因、何果。一条比较完备的资料就具备这六个要素。以后编入志书的资料,不一定条条都要六要素,但不能少于三个要素。如某年某月某日,在市或市以下的某地,发生某件事项,由某人进行办理解决。这个例子就点出时间、地点、事项、人物这四个要素。如果一条资料不足三个要素,这条资料就不能说明问题,人们阅读后会感到模糊不清,可以说是一条没有用处的废资料。因此,在查阅档案、图书、报刊时摘录所需资料,或是调查采访中记录口碑资料,掌握资料六要素是非常要紧的,这是一项今后编纂志书的基础工作。
  3.要对资料进行鉴定。鉴定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综合类比,互相印证。即将各种文献资料及实物、口碑资料放在一起加以综合分析,求取书证,去伪存真。应以档案资料为主为准,以口碑资料加以佐证。二是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有些文献资料会出现差错,为此,在可能情况下应到实地进行调查,求取物证。三要严密谨慎,求取理证。有些同一事物的各个史料,相互说法不一致,有矛盾,或有不清楚之处,但又缺乏书证、物证、人证,就可采取传统的理证之法求取结论。但使用此法一定要小心谨慎,应严格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加以逻辑推理,合理取舍。
  4.要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一般可按志书纲目的编、章、节横的角度,再从每个节的资料时间顺序由前到后排列,可以检查出资料是否完备,有否缺项断线。如有缺项断线,要设法再进行搜集补充。综合的数字统计表、按时期的组织序列表和领导人更迭表等,也要分类按时间顺序排列。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韩星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