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志》终审意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63
颗粒名称: 《慈溪市志》终审意见
分类号: K295.5
页数: 4
页码: 265-2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邵建鸣对《慈溪市志》终审意见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市志 终审意见

内容

《慈溪市志》经过修改已经具备了出版的基本条件,这是各位专家都认同的一点。但是从更高的要求、从精品佳作的要求,我们还是要提出各自的看法,找出哪怕是一点点的问题,使《慈溪市志》编纂质量能够更进一步。
  一、续修志书体现时代特色,《慈溪市志》稿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1.改革开放是当代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慈溪市志》稿对此也很重视,专设了《改革开放》编,志稿中对村级集体经济体制和管理改革中对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内容记述比较有特色,记述中以事例说明过程,很有特点。
  但是部分内容所记还是不够详尽,如第三册P22中第二段是记农业的第一轮承包情况,记述称“全县农村相继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仅此一句,没有所说的“各种形式”的情况。这是农业联产承包前的一件大事,所记太过简略了。
  此段的第二句“至1981年,有8224个生产队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联产承包的具体实施,然而对每户承包土地的面积、对承包土地的权限等情况都没有提到。而这些承包内容是地方志中最应该保存的,同时也是后面提到规模经营的基础。
  还有在“规模经营”中,提到“鼓励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对规模经营大户政策上给予优惠”。据我所知,各地都有各自优惠。慈溪给出了什么优惠,应该要有,这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内容。
  2.续志要体现观念的更新。
  《慈溪市志》稿在居民生活中“资产积累”节的设置很好,体现了国家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新观念。其中固定资产积累以农村居民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和城乡居民住房等数据来说明增加较快,但是只记述了2011年农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户均值、农村居民家庭住房价值及对比,对于具体的资产种类没有进行比较,如生产机械等,这样是看不到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此为一;其二,记述2011年城镇居民住房价值和住房面积的人均值比较,对于住房所有权的变化和价值比较没有记述,农村、城镇居民私有资产的真正价值没有体现,对于新财产的观念变化没能体现。
  在计划生育内容中对于节育的规定、对于中止妊娠的规定、对于计划外生育的处理等内容记述详细,可以从中看到有些规定和处理很严厉的;但是对于优育中对孕产妇体检、护理一些很具体、很周到也很人性化的规范做法记得不多,不能体现新的人文、民生理念,并且可能会有负面的影响。
  二、体现地域特色,《慈溪市志》稿再充实部分内容可以更好
  在志稿中有些内容记表面现象,所记内容反映大的过程,国家的部署、省市的安排,对于慈溪自己的做法、实施情况记述不够。如第三册P35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内容,基本上是改制企业数据,反映了改制面、组建公司、破产企业的数据,对于资产结构形成没有记述,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出售、租赁等企业的操作过程和控股情况等没有记述;特别是对于职工情况没有记述,下岗、转岗等没有看到。
  如第三册P32市级工业管理体制中记述市工业公司、二轻工业总公司分别转为经济实体,经济实体的情况没有记述,这些公司原来担负的管理职责怎样实施?有没有成立行业办公室和相关协会,部分地承担管理的职责?
  再如,在街道乡镇中要详记镇乡到村的内容,特别是1992年以后撤区扩镇并乡后,有很大变化,自然村也是如此。还有乡镇的经济、文化特色都应该详记,这是最具特色的地方事情。
  还有第二册P487记述水价,只记总价,没有分类价格,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宁波的单价分别是2.4元和0.8元;还分阶梯价,有阶梯1价格、阶梯2价格等。我看了志稿还是只知道宁波情况,不了解慈溪的状况。相比之下,电价就清楚了。地域特色的反映,可能是很大的内容,也可能就是一点点的差异,要使方志真正姓“方”,都应该注意。
  三、对于地方志的规范性,《慈溪市志》稿还可以更加关注
  1.体例方面
  无题小序的问题,复审后为统一,一律在编下设无题小序,章下则一概取消,原有内容改放到节下,这样做法造成部分内容突破节名的内涵,显得不合适和突兀。如第三册P22第一节“土地承包经营改革”第一段为1978年以前的内容,应该放在本编的无题小序中,否则本节是无法涵盖这部分内容的。怎样改变要好好考虑。
  2.写法方面
  长句式的问题。如《综述》P4第三段,用了大量的分号,一整段内容用的基本都是逗号和分号,一整段内容就是一句,不是很妥。再如第二册P24第二段、P25第二段都是这样。类似写法不少。
  口语化的问题。“转身为民”(《综述》P2)、“汤馃”(糯米小圆子)等,有些是方言,有些是习惯语言,有一些随意性,不是所谓的语体文。
  3.纲目方面
  第四编“国土资源”,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水资源、湿地资源、森林资源等都应该归于其中,现在的内容只是土地、海洋和矿产资源的内容加上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使用等。
  第十编“城市建设”,有“供水、排水”一章,与其同样重要的供气、供电的内容没有出现,其中供电内容分在工业中,供气内容没有见到。
  第十五编“能源”,这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应该将位置前移,放到“信息化建设”之前,或者更前面一些。
  第二十编“工业”,内容十分庞杂,其中工业门类就有12节内容,建议工业分为两编,将门类内容专列一编,在分量上也与农业的两编齐平,《盐业》章设置也比较顺。
  第三十二编“人民团体”的名称是有特指团体,10章中部分不在其中。第三十四编“公安司法行政”,两大块内容硬放置一处,所占篇幅也太大,建议分而设置。第三十八编“民政”,第一章“基层自治组织”,是民政机构的一个职能部门,但是归置“社会”不是十分合适。
  四、处理好一些关系,《慈溪市志》稿可以在细节上更胜一筹
  1.《大事件》与正文的关系,入记标准还不是很明确。以灾害内容为例,《大事记》P14中6月18日条、7月5日条,P17中本月(指6月)“全市2次暴雨”,P32中6月23日条、8月13日条在灾害中都未见,而灾害中的内容比在《大事记》中所记相比更可以称为大事,却不出现在《大事记》中。
  正文中有一些第一次、第一件的事物没有入《大事记》,如第二册P486,1993年投资128.47万元建成全市第一条自来水骨干配水管线,《大事记》中未见;再如第二册P411,1998年首次编写《慈溪环境保护规划》,《大事记》也未见。
  2.《综述》与正文关系。
  在《综述》中能够提到的都是大事,一般正文都是给予详记的。现在这方面还有问题,如在《综述》中提到2001年慈溪告别千年产盐历史,但是正文中我找了《工业》等编章,没有找到相关内容。诸如此类,还有没有,要找一找。
  还有一些零星的问题:
  《综述》P5:地区生产总值,还有慈溪生产总值等说法。
  第三册P30最后一行“当年(指1993年)农民人均负担13.44元”,与P31“2008年农民人均负担23.60元”记述有矛盾。
  “人口”中人口自然变动有两套数据:一套是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一套注明资料来源为市统计局的表格数据,但是仔细比较,1990年常住人口户数与户籍人口要少几万户,少几千人,不正常。
  《综述》中记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迈入小康,对于日常生活的内容记述不够,自来水、燃气的普及情况,休闲、健身的生活方式等也要有记述。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邵建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