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慈溪市志》总纂稿后延至2011年的有关说明和工作安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5215
颗粒名称: 关于《慈溪市志》总纂稿后延至2011年的有关说明和工作安排
其他题名: 在《慈溪市志》编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123-1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2年4月11日《慈溪市志》主编龚建长在《慈溪市志》编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关于《慈溪市志》总纂稿后延至2011年的有关说明和工作安排情况。
关键词: 慈溪市 市志 会议

内容

《慈溪市志(1988—2008)》总纂稿蒙各承编部门、编写单位重视,安排人员,抓好落实;编采人员不辞辛苦、不厌烦琐,多次编稿改稿,力求志书全面、真实,现已形成初审送审稿。编辑部和各位同人对各承编部门、编写单位特别是采编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慈溪市志(1988—2008)》总纂稿的基本形成,单就成稿角度讲,还只是《慈溪市志》成稿的基本阶段,还需要经历初审、复审、终审三审程序,其间每次审后都要做修改、补充,甚至是大幅度的调整、修改、补充、核对,终审后付印时还有出版社编辑审稿和校稿核对,工作量将仍然是大量的。同时,根据宁波市地方志办公室要求续志下限后延的意见,市政府决定将《慈溪市志》下限延至2011年,这样还有一个志稿后延补稿问题。因此,对于《慈溪市志》编纂来说,今年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做修改补充,任务可能很重,这个到时候编辑部与各相关单位做专门联系;二是志稿下限后延至2011年,今天做专门部署,落实任务。对这个问题在这里做一些说明,并就补稿和进一步改稿工作谈几点编辑部的想法。这既为求得各承编部门、编写单位和采编人员的理解和谅解,也是为做好《慈溪市志(1988—2008)》后延补稿统一思想和工作方法。下面我一是做个说明,二是就编辑业务做个交流。
  一、关于《慈溪市志(1988—2008)》向后延至2011年的有关说明
  编辑部在2010年12月13日曾经召开了一次对部分志稿(4编)的专家点评会议,会上宁波市志办主任、《宁波市志》主编杨明祥同志提出了将下限后延至2010年的问题并做了要求。对此,编辑部做了讨论并在部分主笔会议上征求意见,大多认为动作过大、困难不少,不宜采纳,因此未加部署,仍以2008年为志书下限。2011年12月31日,我与慈溪市志办主任胡岳鹏、《慈溪市志》副主编童银舫专程去宁波市志办请示志书初审有关工作,杨明祥主任、邵建鸣副主任都明确要求《慈溪市志》后延至2010年,并提示将在《慈溪市志(1988—2008)》初审时提出来,而复审将主要看初审意见有否落实,并说明已在其他地方初审时施行。2011年12月下旬召开的宁波市年度地方志工作会议上已明确提出各县(市、区)的志书下限要后延至2010年。
  对慈溪来说,这既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实际问题。所谓值得考虑,因为决定编写《慈溪市志(1988—2008)》是再上一届政府定的,2005年酝酿,2006年8月召开专门会议正式启动,到现在时间跨度已长。按《慈溪市续修地方志工作规划》,是要求在2010年出版的,现在看来,2013年出版都成问题,志书下限与出版时间拉得过长已是实际问题。说实话,延迟这么多时间,作为续志,效能性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可能情况下,志书下限调整是值得考虑的。综合两方面问题,编辑部便通过市志办向市政府建议将《慈溪市志》下限后延至2011年。之所以选择2011年,一是材料已有可能,时间延得越长,时效性越好,补修的效能越高;二是与党、政换届同步,能体现一届党委、政府工作的完整性;三是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志书序文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入志等。这个建议已经获得市政府的认可,并已以文件形式正式明确。
  二、关于《慈溪市志(1988—2008)》志稿补充、修改、调整的编辑安排问题
  基于志书下限后延调整,必然要对《慈溪市志(1988—2008)》志稿进行内容上的补充、调整。编辑部要求以《慈溪市志(1988—2008)》稿为基础,抓紧时间实施以材料补充为主的调整补充工作,从实际出发审查、安排志书纲目,不打乱志书体系,不调整编辑方法和风格。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采取编辑部编辑与编写单位采编人员互动方法。由编辑部编辑对《慈溪市志(1988—2008)》电子稿先做编辑提示,由编写单位采编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采集材料,并根据掌握材料实施补充、改写甚至于调整工作。在补充、修改、调整过程中保持编辑与采编人员间的联系互动,加强沟通,提高效率。
  2.保留《慈溪市志(1988—2008)》电子稿的原文稿。在对《慈溪市志(1988—2008)》电子稿补充、修改、调整时,采用编辑手段把要删除、调整、修改的内容仍保留在稿子中,用另外的字体或颜色增加新的内容,便于对照和后续修改,减少看通稿的次数。
  3.抓好补充、修改、调整时的重点。一是重新审查确定纲目。粗理2009—2011年相关材料,并审视已形成志稿中的纲目,考虑原纲目中章、节、目设置是否需要调整。对此,要从实际出发,确需调整的就安排调整,重点在增设上,如增加新的目或子目;要慎重审慎,章、节的调整会影响到原志稿的整体格局,故要慎重,无重要原因或理由的一般不做调整。明确纲目调整或不调整的意见,与编辑部协商后确定纲目。
  二是对《慈溪市志(1988—2008)》稿实施采、补、改工作。根据重新确定的纲目,对《慈溪市志(1988—2008)》稿进行采、补、改。分以下两方面区别对待:纲目有调整的,增、调的相关章、节、目,须重新采集材料、编写稿件。对大多数纲目无调整的,根据原志稿叙写内容和方向,收集2009—2011年材料,把重要、典型事件补充入相关章、节、目记述部分;审视原稿件中下限叙述内容,收集2011年相关内容(事例与数据),改原稿中相关2008年部分叙述为2011年叙述;调整原稿件中的相关表格,增设2009—2011年相关栏目,形成至2011年表格;调整原稿件中的图、照,审视原稿件中的图、照,提出更改、调整意见,调整照片的须提供相关照片。
  4.一般时间要求。编写部门收到编辑提示稿后,一般要求在1—2个月内完成,稿件较多和改动较大的也要控制在6月底以前。编写部门采编人员采、补、改工作完成并征求编辑部编辑意见后,由编写部门的负责人定稿后送市志编辑部。
  此外,今天各部门领导都在,我提三点意见。
  (1)请承编部门、编写单位继续重视《慈溪市志》编写工作,时间还长,过程还多,如审后补充、修改,少不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2)请保证力量,既要有专门的采编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又要发动、动员好部门力量,只有部门与科室支持,材料采集和补充、修改才有可能。同时请把负责具体工作的同志,主要是采编人员的电话号码告诉编辑部。
  (3)注意讲究方法,利用电子稿的方便,可以把分散进行和集中修改结合起来,比如把电子稿发给相关科室,让相关科室补充2009—2011年材料,便于分散操作、集中修补,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希望各承编部门、编写单位和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与市志编辑部通力协作,完成《慈溪市志(1988—2011)》志稿编修工作任务。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慈溪市志》编纂实录》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录了《慈溪市志》编修全过程和辑录相关资料编纂,卷首配有与修志工作密切相关的彩色照片,前置编纂回顾、编纂记事,正文由文件辑存、讲话发言、专家评审、论文选录、修枝慢谈、修志掠影六个部分组成。

阅读

相关人物

龚建长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