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暂住人口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60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暂住人口管理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2
页码: 180-1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庵东镇1992年后暂住人口管理情况。
关键词: 庵东镇 人口管理 暂住人口

内容

1992年后,镇人民政府建立暂住人口管理领导小组。1994年,暂住人口管理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并建立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简称“外口办”)。1998年,镇人民政府以24号文件转发庵东派出所关于进一步加强暂住人口管理的报告,重申“有利建设、繁荣经济、方便群众、保护合法、取缔非法、打击犯罪”的原则,镇属单位、部门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暂住人口管理,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各村、居委、企业单位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外来人口管理领导小组,指定1名治保干部(或会计)为专职协管员,形成公安派出所主管、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专管、村(居委、单位)协管的三级管理网络。
  1998年5~6月,对全镇暂住人口进行摸底、登记、出租房上牌工作。暂住人口在本镇租赁(借用)房屋的,房主及承租人须向村(居委、单位)协管员(或者到“外口办”)办好房屋租赁合约,签订“治安责任书”,交纳保证金,并上牌居住。
  2000年,暂住人口信息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市、镇、村三级网络管理。
  2003年4月,镇人民政府开展以“清底数、促管理、抓防范、控发案”为目标的暂住人口专项整治活动。6月,根据制定的专项治理考核评分标准,从保障服务、管理措施、管理规范3个方面,对各村暂住人口管理工作开展考评。同年,镇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对暂住人口开展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文件,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暂住人口,必须参加教育培训。镇成立暂住人口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及暂住人口人数在50人以上的企业,成立暂住人口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此后,每年对暂住人口开展基本素质教育培训活动。
  2003年,开始实行暂住证、劳动就业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证“三证合一”制度和出租私房治安许可证、出租私房租赁许可证“两证合一”制度。全年发“三证合一”16032张,发“两证合一”1044张。2004年,暂住人口信息系统延伸到村。村负责暂住人口信息录入并打印暂住证,出租私房信息仍由派出所统一负责录入治安管理信息系统。2005年,加大对暂住人口管理的力度。依法严管出租私房和中小旅社。按照“属地管理”“村自为战”的原则,深化一户一档、人户一致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强化房东和业主责任,出租私房房东违反管理条例的,由公安机关处罚;企业不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其员工实施严重犯罪案件,除追究企业相应责任外,一律取消当年享受镇奖励政策和评先资格;规范旅馆经营行为,切实加强中小旅社的信息化管理、房客身份管理及报告制度管理,督促业主依法经营,依法履行治安责任。
  2005年4月,开始实施暂住人口居住地与用工单位双向登记核对制度,建立村级暂口网络,统一归口至派出所并入公安网,实行划分层次、分片包干、以外管外等暂口管理模式。对暂住人口的服务管理,把关注重点从对暂住人口的监管向提供公共服务和监管重点人群并重转移,给暂住人口创造融入本地的平台和机会。
  2006年开始,境域各村先后建立和谐促进会。
  2008年,《慈溪市居住证申领暂行规定》发布。4月,实施居住证制度。至10月,全镇办理临时居住证、居住证6895人,占暂住人口的75%。
  2011年,登记临时居住证16670人,普通居住证300人,儿童登记2317人。出租房上牌率和签订出租房治安责任保证书达100%。此后,流动人口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全镇各村(企业)流动人口专管员,采用逐户登记方法,摸清流动人口基本情况。镇流动人口办公室及时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规模、地区来源、人口结构、就业领域、住所分布等情况,有效行使各项管理措施。
  2016年,全镇113个流动人口专管员,组织开展面向流动人口“献爱心、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子女入学等情况,关心照顾生活困难的人群,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关爱新市民”(包括走访慰问、开座谈会、对困难户发放慰问金、举办文体活动等)活动。是年,开展流动人口基本素质教育培训23场,培训人数2080人,到座率100%;发放宣传手册2000份,张贴宣传海报23幅。

知识出处

庵东镇志 上册

《庵东镇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概括地记录了庵东的历史变迁,系统地反映了庵东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各方面的发展面貌,描绘了庵东从海隅盐滩到滨海新城的发展脉络,讲述了前辈先人光前裕后的史迹,展现了庵东人民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和排除万难、自强不息的精神。

阅读

相关地名

庵东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