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七彩田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韵味桥头》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4541
颗粒名称: 寻找七彩田园
分类号: I266.1
页数: 2
页码: 122-123
摘要: 《寻找七彩田园》是邹颖所作的一篇文章,描述了这里有七彩稻田,是一种新型的稻田种植方式,通过不同颜色的稻谷种植,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这里还有寒湖、湖上的水泥船、岸边光秃秃的柳条、与成片和黑色田园相连的小路、路旁粘着半干半潮泥巴的农田的农用拖拉机工工整整地呆着、田园中零星散搭的简易小屋等等,
关键词: 桥头村 文学作品 邹颖

内容

很少见到成片成片彩色的稻田,很难觅得纯泥自然堆积的路,不易听到天籁般风吹稻堤的“沙沙”声,嗅着淡淡地、清新地、混合着母乳味般潮湿的味道,心里无数激情同时进发出来,由内而外、由浅至深,每一处筋骨,每一个穴位莫名地舒畅通顺起来,令人流连忘返,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田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朋友带着我偶遇却不曾亲近的这片田园,成了我嘴边的常客,梦中的田园。
  直至一个冬日的早晨,在孟友老师的邀请下,去桥头镇生态农庄参观,这才恍然,见到了我魂牵梦绕的圣地啊!
  寒湖,湖上的水泥船,岸边光秃秃的柳条,与成片和黑色田园相连的小路,路旁粘着半干半潮泥巴的农田的农用拖拉机工工整整地呆着,田园中零星散搭的简易小屋……所有这一切自西向东、由远及近,尽收眼底。
  风奉命在田间等候,用不太标准的礼仪方式迎接我们,又是鞠躬,又是摆手,一扫冬日的寒气与行路的风尘。我眼前的这片景色又以另一种姿势变幻展现出来,阡陌的稻草的若隐若现,田间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灰色划痕,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偌大的矩形框中。被秋颓腐过的稻根茬如繁星般密密麻麻,却极其规则地点缀着这片安静的土地,尽情地燃烧着所剩下的最后美丽,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在日出与日落中交替变换。那些被农民遗落在田间各个角落的稻谷正在泥层中偷偷地贮藏能量,孕育着新的希望,等待来年的春暖花开。由此,我想到了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河姆渡开垦土地、播撒稻种、种植稻谷时的一幕幕,而此刻我脚底下的这方土地,这静谧在泥土里的新生命,是与之相通的一种文明,是血浓于水的一种文明,是桥头的一种文明。
  当我回神,一抬头,对面正缓缓驶来一辆黑色小汽车,我料是与我们一样寻找七彩田园的同道。孟友老师指着来人向我介绍:“那人就是七彩田园的主人(林洪农场的场长)林万康。”我的目光伴着“噢”声朝对面停顿了几秒钟,脑中跳出了他光脚、耧耙、弯腰劳作的田园风景图。但笔画着他均匀、笔秆的腰杆,西装革履的装束,我坚信他根本不可能成为此幅田园风景图的主人公。
  他是农民吗?思忖中,林场长就迎上前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入了路边的小屋。里面是另一番有别于农民的景色,办公室、会客椅、档案柜、展示区等等在40平米的塑料结构屋中,布置得如同专家的洽谈或访问室一般,异常干净、严谨、得体。
  他是农民吗?待孟友老师说明我们是来寻找七彩田园的来意后,他像接待游人般,极其熟练地从边上的抽屉中拿出一叠彩色宣传资料,递过来,静静地一旁看着我们的动静。我对照着资料,以搜寻猎物般的速度,渐行渐进,望望盛在盆中的小尤物“白、黄、绿、黑、紫、金、银”七彩绚丽,这是我寻找的七彩田园的种子?这些像极了出席盛会的小可爱们,今朝得以相见,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吃碎米的年代,早已忘却吃草根的日子。吃糯米、泰国米、粳米、精米的现在,早已忘却吃早稻米的日子了。而今在桥头的这块处处散发着原始美的土地上,又迎来了七彩稻米的时代。手所触摸之处,似经历了春华秋实的蜕变,又似富于新生命的孩童,最后展示的一面晶莹、完美,万众瞩目。
  他是农民吗?这炯炯的目光中时刻飞跃出一个个金点子,这分明的轮廓中复制着一次次新创举:承包田园、引进七彩稻米、注册商标专利、参加食博会……他说,要将这块七彩田园进行到底,明年将它的面积扩张化。我想象着这扩张二字,如宣纸遇墨水般迅速化开去,透到中国、染到世界。这是一幅没有边框的自由意向创作图。
  他是农民吗?他是,他骨子中的执着与爱同七彩田园相互消融、相互滋润,心被七彩田园融化了,时间就定格在此。因为有他,因为有它。

知识出处

韵味桥头

《韵味桥头》

本书收录的“桥头商人”篇所展示的14位企业家,是桥头企业界的杰出代表,他们创新创业的理念、抢抓机遇的意识、诚信务实的经营给同行以启示,也为桥头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新的机遇已经形成,桥头,这座天桥之镇,正借助大桥优势,在新世纪实现新的使命,展现新的姿态,谱写新的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邹颖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