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20)》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3879
颗粒名称: 纪念人物
分类号: K820.855
页数: 2
页码: 346-3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9年慈溪市纪念人物的情况。其中包括王仲良、黄秉衡、胡煌、戚文彬等。
关键词: 慈溪市 纪念人物

内容

【王仲良】 (诞辰120周年)
  王仲良(1899—1974),原名宝德,化名王承业、王耀中,匡堰镇王家埭村人。8岁入私塾读书,13岁在新浦学银匠,16岁至上海裘天宝银楼做工。1927年参加革命,11月任上海金银业工会常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工人运动。次年1月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逮捕,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后出狱,任金银业工会党支部书记。1930年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自学文化,组织难友开展与敌斗争,1936年4月获释。
  1938年5月,王仲良任京沪线工作委员会委员,开辟无锡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化名王承业,历任中共无锡县委书记、江南抗日义勇军无锡支队司令兼政委、无锡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1年10月南下浙东抗日,任浙东军政分会委员。此后历任中共三北工委书记、中共三北地委书记、三北游击司令部总办事处主任(化名王耀中)、三北自卫总队队长兼政委、浙东行政公署三北地区特派员、中共四明地委书记、浙东行政公署副主任。
  1943年夏秋间,姚北久旱不雨,气候炎热,霍乱流行,疫区东起观城,西至浒山,染疾身亡者甚众。王仲良邀集当地医生、乡保长及社会名流,发动卫生宣传,从上海采购霍乱伤寒混合疫苗,下村治疗,疫情始得控制。
  1945年10月,王仲良奉命率部北撤。次年6月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教导团政委,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后勤部卫生部政委。
  1949年5月,上海解放,王仲良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后勤部接管委员会秘书长。1953年转地方工作,先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候补委员、市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在此期间,王仲良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科学家,组织并帮助他们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仲良遭张春桥诬陷,隔离审查长达5年。1974年1月12日在上海病逝,终年75岁。墓葬故乡匡堰烈士陵园。
  【黄秉衡】 (诞辰120周年)
  黄秉衡(1899—1989),横河镇彭桥村人。毕业于山东烟台海军小学。后赴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十期步兵科。毕业后赴美国,入航空学校,学习飞机技术,学成回国。1923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侍从官,在广州大沙头参与创建航空学校,担任飞行主任兼教官,并一度代理航空局局长。1925年,任国民军航空顾问。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航空处处长。1929年9月,任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副署长。1931年7月,任军政部航空署署长;同年9月去职。1932年4月,任军事委员会空军事务处处长。1933年2月,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4月,被聘为行政院全国航空建设会委员;7月,被聘为中国航空协会理事。1934年,任航空委员会总务处长。1935年9月,任空军上校。1937年5月,任航空委员会委员兼第三厅厅长。1938年后,先后任航空委员会重庆办事处主任、重庆空军司令。1939年,调任空军第一军区司令官。1940年5月,任空军少将。1941年12月,调任驻美大使馆空军武官。1945年春,任期届满返国;7月,复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1948年5月去职;同月,任总统府参军处参军(空军中将)。1949年1月,赴美国,后居住中国香港、美国两地。1968年去台湾。1979年返美。
  1989年1月16日黄秉衡病逝于美国洛杉矶,终年90岁。
  【胡煌】 (诞辰110周年)
  胡煌(1909—1936),又名胡胄玉、胡华,古塘街道人。父以撑船为业,入赘胡家,生活贫苦。1921年于浒山三山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自学初中课程,主修英语。1923年考入上海澄衷中学高中部,中途辍学,回白沙河角小学任教。
  1926年春,胡煌与同县进步青年施若愚等赴宁波,在培英中学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又在柯东乡开办农民业余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运动。同年11月去上海,在中共领导的济难会从事营救受难同志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从上海转移去武汉,在救护队工作。同年10月,受中国共产党派遣,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半工半读,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回国,经哈尔滨到上海工作。次年参加淞沪抗战。胡煌为避国民党特务追踪,极少公开露面,每外出执行任务,均化装绕道而行。
  1933年,胡煌赴苏区,任闽浙赣红十军政治部秘书长,后任中共闽浙赣省委组织部部长,共青团闽浙赣省委书记。1936年,准备去江西苏区,因叛徒出卖,在火车上被捕,受尽酷刑后被杀害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年仅28岁。
  【戚文彬】 (诞辰100周年)
  戚文彬(1919—2002),新浦镇水湘村人。1945年1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后至浙江师范学院化学系,后转入杭州大学化学系,直至1989年8月退休,又返聘至1995年8月。1978年任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
  戚文彬教学和科研的主要方向为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1954年,受高等教育部委托,与人合作编写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分析化学》教材,195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世纪80年代初,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委托,主编“大学自学丛书”之一的《分析化学》教材(上下册),并主编分析化学工具书《分析化学手册》(第二分册),该书被收录于《中国优秀科技图书要览》。科研方面,创立“胶束刚性不对称微环境”原理,编著出版《表面活性剂与分析化学》(上下册)、《新分析增效试剂》2部专著,其科研成果分别获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化学工业部自然科学三等奖。
  2002年1月19日,戚文彬在杭州去世,享年84岁。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20)

《慈溪年鉴(2020)》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载、大事记、总述、专记、农业、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邮政、金融、经贸、海关海事、功能区、旅游、综合经济监督管理、财政税务、城乡建设与管理、人物等类目,记述2019年度慈溪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