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事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2798
颗粒名称: 民族宗教事务
分类号: D633;D635
页数: 2
页码: 273-274
摘要: 本文介绍了2015年慈溪市民族宗教事务概况、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建设、少数民族结对帮扶发展致富工作、推进服务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佛教协会换届等。
关键词: 慈溪市 宗教 佛教

内容

【概况】
  2015年,慈溪市共有少数民族户籍人口7348人,民族成分31个,以壮族居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9.60万人,涉及44个少数民族,以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为主,主要来自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其中来自贵州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超过5万人。全年为152名少数民族中考考生和61名高考考生出具证明,涉及民族成分19个,以壮族、布依族考生居多。全市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基督教43处、天主教23处、佛教20处。可统计的信教群众7.20万人,其中基督教信徒、天主教信徒分别占宁波市总数的50%和80%。有天主教神职人员14人,基督教教职人员118人,佛教僧尼222人。
  【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建设】
  2015年,慈溪市民族宗教局制作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专题宣传片,通过现实事例反映基层民族工作建设情况。6月28日,国家民委东部沿海城市创建活动互观互检活动在崇寿镇傅家路村举行。由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司长陈乐齐带队的观检组一行16人,听取民族工作“五个一”工程汇报,考察观摩崇寿镇傅家路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少数民族结对帮扶发展致富工作】
  2015年,慈溪市民族宗教局通过立项申报、实地审核、部门联合会审、公示等程序,共确立16个少数民族发展项目,下发补助资金
  32.60万元,给予生产和技术上的指导。对10名具有本市户籍且当年度考上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1名具有本市户籍、因病因灾导致家庭特殊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共计11人发放助学资金3.20万元。
  【推进服务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
  2015年,慈溪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服务管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试点工作纳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7月15日,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相继出台《关于建立村(社区)与宗教(民间信仰)场所互动机制、深化宗教工作“五进”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建立健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人员、活动相关管理制度。
  【佛教协会换届】
  2015年11月6日,慈溪市佛教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共有代表65人,选举产生慈溪市佛教协会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会长释宗立,副会长4人,部署佛教协会之后5年的工作任务。
  【宗教场所安全管理】
  2015年4月29日,组织召开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培训会,各宗教团体秘书长以上人员、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及安全员、各镇(街道)统战干事共约200人参加培训。全市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消防演练,佛教场所文明敬香专项督查。组织各宗教团体召开“平安慈溪”宣传推进会及“共建和谐宗教”、宗教场所与村(社区)互动长效机制等专题座谈会,受教育群众近万人。开展反邪教宣传周活动,通过在各镇(街道)的主要道路及宗教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反邪教宣传横幅,在黑板报、宣传窗开辟反邪教宣传专栏,发放反邪教法制宣传手册等形式营造活动氛围。
  【加强宗教文化建设】
  2015年5月28日,五磊讲寺举办恢复开放3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包括“谛闲大师与民国佛教研讨”在内的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法师200余人。10月27日、28日,伏龙寺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弘一大师诞辰135周年系列活动;演出话剧《最后之胜利》两场,举办药师文化研讨会和“抗战及弘一文化书画展”,举行抗战阵亡将士超度法会等活动。

知识出处

慈溪年鉴2016

《慈溪年鉴2016》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2015年度全市各领域发展变化状况,采用分类编纂法。卷首设“特载”“大事记”“慈溪概貌”“专记”。正文部分由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组成,其中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卷末设“附录”“索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