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城乡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交通志(1990~2010)》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149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城乡道路
分类号: F542.7
页数: 73
页码: 106-178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90年至2010年慈溪市城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城区道路、乡村道路等。
关键词: 慈溪市 城乡道路

内容

主城区规划面积70平方千米,由浒山、古塘、白沙路、宗汉四个街道和坎墩街道、横河镇部分构成。1990年,城区有主要街道9条,总长7.35千米;重要支路12条,总长5.75千米,百米以上弄巷55条。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多,城区市政道路建设速度加快,先后建设三北(西)大街、新城大道南(北)路、前应路、二环线、三环线等一批城市主干道,形成以东三环南(北)路、新城大道南(北)路、孙塘(南、北)路、青少年宫(南、北)路—乌山(南)路、教场山(南)路—寺山路、新江路、西二环南(北)路、西三环路和以中横线(城区段)、北三环东(西)路、开发大道、北二环东(中、西)路、三北(西)大街、慈甬路—环城南路—慈百路、南二环东(中、西)路、前应路为骨干八纵八横城市交通网络。2010年,城区共有道路100条,总长154.82千米,路长500米以下有28条,500~1000米有30条,1000米以上有42条。主干路11条,总长56.17千米,中有新城大道、前应路、开发大道、北三环线等主要道路,设置中间绿化隔离带或两侧非机动道绿化隔离带,路幅20~50米;次干路17条,总长46.97千米;有支路72条,总长50.88千米,支路路幅在3.5~6米之间,一般只设车道和人行道,有的不设人行道,地面使用沥青、水泥混凝土,有解放东街、解放中街、解放西街等特色支路。
  1990年,全市主要乡村道路近600千米,其中泥结碎石路面近500千米,其他为水泥路和泥路。20世纪90年代始,各镇进行路网改造。2003年下半年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和“联网工程”建设。至2005年,完成202个项目,378.7千米农村公路建设,其中通村公路130项,计256.25千米;联网公路79项,计122.47千米,投资总额5.8亿元。实现省和宁波市提出“三百”(通村率100%、硬化率100%、合格率100%)目标。2006年农村公路普查,统计路宽3.5米以上的村道及康庄工程道路。2006~2009年,累计实施农村公路建设308个项目,计500.6千米,总投资7.5亿元。其中,通村公路378.72千米,联网公路121.9千米。2010年,共有乡村道路2899条,总长2007千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858千米,沥青路面108千米,沙石、石板等路面41千米。
  第一节 城区道路
  主干路
  前应路 东起华佗殿江,西至南二环西路,全长4.4千米,总宽度40米,中间设分隔带宽5米,两侧各设行车道8米,绿化带1.5米,非机动车道4.5米,人行道3.5米,路面。1998年10月,建新城大道南路至前应路环岛段,全长1937米,宽40米。2000年,建阳光大道(今为前应路一部分)至前应路环岛段,全长2013米,其中在施家山建隧道1座,长650米,2001年12月竣工。2004年1月,建华佗殿至新城大道南路段,全长450米,宽40米。沿途主要单位和建筑有慈吉小学、慈吉中学、东方明珠城、热电厂、景和家园、市园林管理处等。
  慈甬路 329国道城区东段,东起东三环北路,西迄青少年宫南路,全长2.6千米,总宽度40米,行车道15米;两侧各设置2.5米绿化带,5米非机动车道,5米人行道,沥青路面。1934年12月,为观曹公路一段,为碎石路面。1976年,路面拓宽至18米,为沥青路面;1986年再次进行扩建,路面拓宽至40米,砼路面。2002年改为沥青路面。沿途有商都、阳明餐饮、市交通局、宁波银行慈溪支行、中直数码广场、永乐家电、东瑞大厦等。
  环城南路 329国道城区中段,东接慈甬路,西至教场山南路,全长1.15千米,总宽度40米,行车道15米;两侧各设置2.5米绿化带,5米非机动车道,5米人行道,沥青路面。1934年12月,由商营观曹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贷款建成,为碎石路面。1976年,路面拓宽至18米;1986年再次进行路面扩建,拓宽至40米,为砼路面。2002年改为沥青路面。沿途主要建筑和单位有国贸大厦、金星大厦、三江购物、高丰家园、中国银行、富丽湾、慈溪大厦(慈溪大酒店、华润万家国际购物中心)、长途汽车站、三北大厦(东方大酒店)等。
  慈百路 329国道城区西段,东接环城南路,西至龙头山,全长1.7千米,总宽度40米,行车道15米,两侧各设置2.5米绿化带,5米非机动车道,5米人行道,沥青路面。1934年12月,由商营观曹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贷款建成,碎石路面,后进行历次改扩建。1990年,扩建寺山路至五一桥段,长1.16千米,路面由16米拓宽至40米,砼石路面。2002年改建为沥青路面。沿途主要建筑和单位有客运西站、寺山医院、和润公寓等。
  北二环西路 东起教场山路,西至西二环北路,接宗汉大道,全长1.32千米,总宽度24米,行车道16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沥青砼路面。1986年修建县道浒(山)长(河)公路。1989年、1996年分别改、扩建,由原沙石路面改为路面。2007年7月,由砼路面改为沥青路面。沿途主要建筑和单位有太阳洲大酒店、太阳公司等。
  北二环中路 东起孙塘路,连北二环东路,西至教场山路,接北二环西路,全长1.91千米,总宽度24米,行车道16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砼路面。1966年建县道浒(山)福(寿)公路(今更名浒崇公路),教场山路至浒崇公路(K2碑)段为原浒福公路中一段,长444米。1989年10月建成浒崇公路至周家路江段,长553米,宽12~24米,泥结碎石路面,建桥2座;是年建周家路江至孙塘路段,长911米。1992年12月,浒崇公路至孙塘路段长1.37千米、宽8米改造成砼路面。1993年6月,全线拓宽。沿途主要建筑和单位有海关大楼、商检局、安检局等。
  北二环东路 东起慈溪中学体艺馆,西至孙塘路,全长1.95千米。1992年12月建成孙塘路至新城大道北路段,长900米,宽12米,泥结路面,1996年改扩建为砼路面。1994年新建北二环东延伸段,西起新城大道北路,东至慈溪中学体艺馆,长600米,宽24米,砼路面。2005年9月建北二环东段,西起东三环北路,东于轻纺城与已建北二环路相接,长453米,总宽度34米,机动车道15米,两侧各2米机非分隔带,4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机动车道按双向四车道布置,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采用砼路面,人行道采用预制道路广场砖铺面。沿途有实验公寓、实验小学、慈溪中学等单位。
  宗汉大道 东起北二环西路,西至西三环北路,全长1.75千米,宽24米,始建于1986年,2006年改造,沥青路面。
  开发大道 东起东三环北路,西至浒崇公路接宗兴东路,全长4.04千米,总宽度40米,行车道15米,非机动车道6米,其间各设分隔带1.5米,人行道5米,沥青路面。1995年始建浒崇公路至新城大道段,全长2.6千米,路宽40米。1999年东延,自新城大道至东三环北路,全长1.44千米,路幅及配置与前段相同。2003年扩建。沿途主要单位和建筑有市工商分局、白河中学、白河小学、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中医院等。
  北三环东路 东起东三环北路,西至浒崇公路,全长4.07千米,总宽度50米,中央分隔带宽5米,两侧各设置12米行车道,1.5米绿化带,4米非机动车道,5米人行道,沥青路面。2001年建成。沿途主要单位有育才中学、市人才中心等。
  北三环西路 东起浒崇公路,西至西三环北路,全长3.6千米,总宽度50米,中央分隔带宽5米,两侧各设置12米行车道,1.5米绿化带,4米非机动车道,5米人行道,沥青路面。2002年6月建成。沿途有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等。
  东三环南路 南起南二环东路,北至慈甬路,1994年新建,全长1.01千米,总宽度50米,中央分隔带宽5米,两侧各设置12米行车道,3.5米绿化带,4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沥青路面。
  东三环北路 南起慈甬路,北至中横线。全长4.8千米,总宽度50米,中央分隔带宽5米,两侧依次设置行车道12米,绿化带1.5米,非机动车道4米,人行道5米,沥青路面。始建于1994年,2003年建成。沿途主要建筑有客运东站和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新城大道北路 南至慈甬路,北至中横线,全长5.04千米,总宽度50米,行车道22.5米,两侧各设置3米绿化带,5米非机动车道,5.75米人行道,沥青路面。1991年始建慈甬路至三北大街段,长550米,宽12米,泥结路面。1992年12月至1995年1月,建设三北大街至北二环东路段,泥结路面,长400米,宽12米。1994年5月拓宽改造慈甬路至北二环东路,并延长500米至开发大道,由12米泥结路改造成宽50米砼路面,成为全市市政道路样板。2002年至2003年9月建设新城大道北延工程,南起开发大道,北至北三环东路,全长1.7千米。2004年实施新城大道北延工程(二期),南起北三环东路,北至中横线,全长1.89千米,宽70米。沿途主要有喜来顿酒店、国际大酒店、广播电视中心、新世纪广场、人民公园、香格大厦、香格国际广场、宁波银行城东支行等。
  新城大道南路 南起前应路,北至慈甬路,全长1.68千米,总宽度50米,行车道22.5米,两侧各设置3米绿化带,5米非机动车道,5.8米人行道,沥青路面。1992年12月建成慈甬路至南二环东路泥结路面道路,长800米,宽12米。1994年5月拓宽改造成宽50米砼路面。2004年建设南二环东路至前应路段,长880米。沿途主要有商都、水利局、中凯华庭、浙江移动通信责任公司慈溪分公司、人民医院、检察院、公安局、消防大队等单位。
  青少年宫南路 在原环城东路基础上改造,并部分东移而成,南起环城南路,连乌山路,北至环城北路,接青少年宫路,全长430米,总宽度34米,行车道22.5米,两侧人行道各5.8米。行车道路面为沥青砼路面,人行道采用花岗岩方块铺面。1973年始修,沙石路面,宽4米,1984年拓宽至20米,混凝土路面。2005年将北段东移70米,接青少年宫路。沿途主要有三北市场、红十字医院、院士风采纪念馆等。
  青少年宫路 南连青少年宫南路,北至北二环中路,接青少年宫北路,全长810米,总宽度20米,行车道12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路面。1985年新建南起城东桥与环城北路相接,北至青少年宫段,全长260米。1991年8月建成北段,长550米。沿途主要有浒山菜市、青少年宫、波斯曼大酒店等。
  青少年宫北路 南接青少年宫路,北至中横线,全长3.86千米。1997年开始先后建设北二环中路至开发大道段,长560米,总宽度23米,行车道为16米,两侧人行道各3.5米,砼路面;开发大道至北三环东路段,长1.51千米,总宽度24米,行车道为16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为路面。2006~2008年相继建设北三环东路至科技路段,长557米,总宽度34米,行车道25米,两侧人行道各4.5米;科技路至潮塘江桥段,长720米,总宽度7米,行车道7米;潮塘江桥至中横线段,长515米,总宽度24米,行车道16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沿途主要有市安检局、市技术监督局、中益商务酒店、市民政局、市实验高级中学等。
  乌山路 南起南二环路,北至环城南路,与青少年宫南路相接,全长800米,总宽度19米,行车道12米,两侧人行道各3.5米,砼路面。沿途主要建筑和单位有工人文化宫、皮肤病医院等。
  乌山南路 北起南二环,接乌山路,南至前应路,全长900米,总宽度30米,行车道21米,两侧人行道各4.5米,沥青路面。
  西二环南路 南起南二环西路,北至慈百路,全长1.15千米,总宽度34米,行车道15米,两侧绿化带各1.5米,非机动车道各4米,人行道各4米,为砼路面。2000年11月建成,跨施山江上建有施山桥。沿途主要建筑有阳光实验小学等。
  西二环北路 南起慈百路,北至北二环西路,接马家路,全长1.83千米,总宽度30米,行车道21米,两侧人行道各4.5米,砼路面。2000年建成。沿途主要建筑有客运西站等。
  西三环路 北起北三环西路,南至329国道,全长3.5千米,总宽度50米,沥青路面。其中北三环西路至宗汉大道,长2千米,中央分隔带宽5米,两侧依次设置行车道12米,绿化带2.5米,非机动车道5米,人行道3米。宗汉大道至余姚界段,长1.5千米,中央分隔带宽5米,两侧行车道各12米,绿化带各3.5米,非机动车道各4米,人行道各3米,2005年10月建成。余姚界至329国道段长650米,于2008年12月建成。
  坎墩大道 为浒(山)崇(寿)公路穿坎墩段,全长5.15千米,路幅17~30米,沥青路面。1956年建县道浒崇公路,1997年拓宽改造,2004~2007年进行路面改造。
  次干路
  南二环东路 东起东三环南路,西至乌山路,全长2.62千米,总宽度34米,行车道15米,两侧绿化带各1.5米,非机动车道各4米,人行道各4米,砼路面。1992年12月建成乌山路至新城大道南路段,泥结路面道路,长1.2千米,宽12米。1994年建新城大道南路至彭民路段,长1.02千米。彭民路以东段,长314米,沿途主要建筑和单位有人民医院、新城中学、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卫生局、向阳渔港。
  南二环中路 西起寺山路,东至乌山路,全长1.25千米,总宽度为24米,行车道16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路面,1990年前已建成。1992年12月完成砼路面改造。沿途主要建筑有乌山客运站、国土局、天渡大酒店等。
  南二环西路 东起寺山路,西至西二环南路,全长602米,总宽度为24米,行车道16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砼路面。1990年10月,南二环线西段建成。1992年12月改建新江路至寺山路段,长250米,宽8米,砼路面。1994年修建新江路至西二环南路段。沿途主要建筑有阳明山庄、花园饭店等。
  三北大街 东起梅林路,西至青少年宫路,全长4.57千米,总宽度30米。1987年至1988年9月建青少年宫至孙塘路段。1989年7月建成三北大街延伸段工程,长355米,宽12米,泥结石路面。2000年实施三北大街东延工程,东起梅林路,西至东三环北路,全长1.58千米,行车道12米,两侧各设置2.5米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3米人行道。2003年改造东三环线到青少年宫路段,长2.99千米,行车道21米,两侧设置各4.5米人行道,沥青路面。
  三北西大街 东起青少年宫路,西至西三环路,全长1.68千米,总宽度30米,行车道17米,两侧绿化带各2.5米,人行道各4米,沥青路面。1999年实施三北大街西延一期工程,东起青少年宫路,西至教场山路,全长1.2千米。2000年6月,三北大街西延工程主车道全线贯通,总长1.68千米,宽10米。2009年11月建成西二环北路至西三环路段,长1.94千米。2010年,新江路至西二环北路段正在建设中。
  新江路 南起南二环西路,北至北三环西路,全长2.91千米。1990年10月建成南二环西路至北二环西路段,全长2.35千米,宽18米,砼路面。1993年6月至1994年1月,全线改造成总宽度18米,行车道12米,两侧人行道各3米,砼路面。2002年北延南起明州路北至北三环路段,全长560米,总宽度33米,行车道12米,两侧各设机非分隔带2米,非机动车道4米,人行道4.5米,砼路面(尚有北二环西路至明州路段1.25千米未建成)。
  教场山南路 原名环城西路。南起环城南路接寺山路,北至环城北路,全长750米,总宽度34米,行车道22.5米,两侧人行道各5.8米,沥青路面,人行道采用花岗岩方块铺面。1966年修建,为浒(山)福(寿)公路(今更名浒崇公路)穿城段,沙石路面,1983年改浇混凝土,2006年扩建成今状。沿途主要建筑有万江华庭。
  孙塘北路 南起北二环中路,北至中横线,全长4.92千米,总宽度24米,行车道16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砼路面。2002年11月建北二环中路至北三环东路段,长2.21千米。2004年至2006年1月建孙塘北路北延工程,南起北三环东路,北至中横线,全长1.13千米,沥青路面,人行道采用彩色广场道路砖。
  孙塘路 南起慈甬路,北至北二环中路,全长1.1千米,总宽度20米,行车道12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砼路面。1990年前已建成三北大街至慈甬路段。1991年,全线改建。1996年5月拓宽南起三北大街,北至北二环中路段,全长418米,总宽度20米。
  孙塘南路 南起前应路,北至慈甬路,全长1.75千米,总宽度24米,行车道16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砼路面。1994年改造慈甬路至南二环中路段,全长880米,由宽24米泥结路改造为砼路面。2001年改造南二环中路至前应路段。
  永安路 西起大昌路,东至坎胜公路,全长3.6千米,路宽40米,沥青路面。2003年2月开工建设,2006年12月竣工。
  大昌路 南起中横线,北至展望路,全长2.2千米,路宽24米,沥青路面。2003年2月开工建设,2006年10月竣工,总投资2500万元。
  镇中路 南起潮塘江,北至坎胜公路,全长1.3千米,路宽30米,砼路面。2001年5月开工建设,2002年11月竣工。
  支路
  解放东街 东起万安桥,西至东门桥,全长300米,总宽度18米,行车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砼路面。1984年扩建、改建。
  解放中街 为一条特色街,总体布局分为3个部分,中心广场、完全商业步行街、时段性商业步行街。东起东门桥,西至西门桥,全长575米,步行街最宽处约34米,最窄处20.5米,为花岗岩路面。旧称浒山街,3块石板铺面,为旧城唯一商业区。1970年开始拓宽,浇灌混凝土路面。1976年定名为解放街,并向东、西两头延伸。2004年,旧城改造时扩建。
  解放西街 东起西门桥,西至新江路,全长860米,总宽度18米,行车道10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为路面。1970年始建,1976年扩建、改建西门桥至上房路段。
  坎墩老街 是现存比较完好的少数几条老街之一,见证坎墩500多年沧海桑田和历史变迁。1960年拓宽周家路和二灶市段街道路面,最宽处达8米,平整整条横塘路,改造所有桥梁,至20世纪80年代已全部浇灌水泥路面。后又对槐树路段、羊路头段进行拓宽改造。沿街自西向东分为直塘街、坎墩街、三灶街、二灶街4部分,共有84条弄巷。
  城区里巷
  城区内分布着众多建成年代较早、长短不一、宽窄不同的小道、小巷,窄者仅2.5米,宽者10余米。其中21世纪以来新建的质量较高。城区共有里巷487条,总长232千米。其中:白沙路街道108条,总长46千米;古塘街道59条,总长21千米;浒山街道76条,总长33千米;宗汉街道104条,总长55千米;坎墩街道138条,总长77千米。
  历史路名
  1990年前后的老城区改造和21世纪初的旧城改造,使诸多里巷消失或更名。如环城西路更名为教场山南路,工人路、东城路、体育场路(原环城北路外)统一更名为天九街,茶亭弄先更名为茶亭路后合并为南门大街,另有61条道路里弄消失,如原教场山南路更名为教场山支路,晓记北弄、晓记南弄因建原人民医院而消失,慈百路南黄家堰路也因改造消失。综合列表记述以备查。
  第二节 乡村道路
  龙山镇
  20世纪90年代初,村级经济实力增强,沙石路面村干道逐步浇制成混凝土路面,路况改善。1992年编制《龙山镇城镇总体规划》,采取维持老街,开辟新区(龙山所、东门外、西门外辖地区划)措施。1993年始建凤鸣、龙城、龙瑞、龙吟路(即一横三纵)等街路与国道衔接,使城镇处于交通辐射轴心地位。2000年兴建慈东龙山工业区。2007年,城镇建设布局有重大调整期,道路建设加快,市中横线在国道龙场段置立交互通口,市沿海北线一、二期工程完工。2008年,全镇有3条乡道公路,9条通村道路,全长36.6千米,水泥沥青路面有28.4千米。2010年有凤鸣路、龙瑞路、伏龙路、龙城路、龙吟路等主要街道,有乡村道路543条,总里程350千米。
  掌起镇
  20世纪90年代初,按照撤乡建镇后规划进行建设,于1995年、2002年再次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城镇建设逐渐加快,先后新建、扩建环镇东路、掌起大街、镇中路、环镇西路、西一环路、夜市路、西二环路、叶东公路、北一环路、工业大道、镇横街路、树滩路、环镇南路、彰和路、北二环路、镇横西路、公园路、二房路、彰园路等20条城镇道路,总长28.5千米,路幅宽18~36米,均为混凝土路面。1993年,329国道穿镇段拓宽至40米,2007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连接线由北向南贯穿镇境,境内长10.83千米。至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438条,总里程206千米。
  观海卫镇
  20世纪90年代建成环城东路、环城西路、观海卫路、镇西路、西大街等市政道路,并对主要乡村道路进行路面硬化。2001~2007年共投入2.6亿元用于市政道路建设。建成区内有市政道路(里巷)57条,总长度85千米;主干道28条,长度38千米。2009~2010年投资6800万元,新建道路15千米,改建道路4千米。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502条,总里程207千米。
  附海镇
  1991年12月,附海乡改制为镇。1993~2008年,3次编制并实施城镇总体规划。先后新建兴海路、花塘中路、振海路、宁达路、海熙路、海中路、海霞路、庙西市场路8条城镇道路,形成四横四直“井”字形道路框架。观附公路全面拓宽改造,中横线、沈海高速公路连接线等交通干线穿越镇域。建成镇域农村联网公路10条,15.5千米,实现村村通公路。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70条,总里程59千米。
  逍林镇
  20世纪90年代初,镇内主要道路为南北方向的樟新公路和东西方向的周塘路,村与村之间相通道路又小又窄,且多是泥路、石板路。1993年调整总体规划,市政建设加快。先后新建汽贸大道、逍林大道、环东路、新横路、林西路、兴工路、大众路等30~40米宽主干道9条,总长30.4千米,并对樟新公路、周塘路以及水云路、宋丁路、沙滩路、破山路、许家路、缘堂路进行扩建、改建和路面硬化,形成五横四纵交通网络,村与村之间道路及各村内道路实现路面硬化。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171条,总里程123千米。
  胜山镇
  1992年5月,胜山乡改制为镇,编制实施城镇总体规划,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相继新建、改建胜山塘公路、镇北大道、塘墩路、马潭路、胜山大道、公园路、拥军路、北三环路、开发路、政前路等10余条骨干道路,总长近20千米。植行道树5178株,配置路灯1002盏,修建桥梁24座。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155条,总里程126千米。
  新浦镇
  1989年9月,新浦乡改制为镇,开始镇总体规划,加快市政基础建设。2001~2008年,投资1.2亿元,新建、改建樟新公路穿镇段、新胜公路等20条,总长24.2千米。2009~2010年,投资1766万元,新建六塘南村和黎明村安置区块道路,改建老浦江路、工一路、环镇东路、环镇南路、环镇西路等10余条道路。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105条,总里程93千米。
  桥头镇
  1992年5月,桥头、三管两乡合并置镇。1993年编制并实施城镇总体规划,先后新建、改建吴山南路、吴山北路、桥三路、工业大道等12条市政道路,总长23.85千米,均为水泥路面。在桥三路南端横跨329国道建成人行天桥,称“桥头桥”。2009~2010年新建纵一路、横一路并南延日旺路,改建吴山南路、余家路连接段。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79条,总里程达95千米。
  匡堰镇
  1992年5月,匡堰乡改制镇,编制并实施城镇总体规划。先后新建、改建环镇西路、匡堰大道、妙高线、匡兴路、中兴路、社坛庙路、开发南路、镇东路等10余条道路。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46条,总里程38千米。
  横河镇
  1992年,横河镇制订镇总体规划,加快市政基础建设,2002年调整镇总体规划,相继新建、改建七星桥街、梅川东路、龙泉路、翠屏路、烛溪路、杨梅大道、忠烈路、中兴路等20余条道路,总长超过13千米,24~34米宽主干道总长超过7千米。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155条,总里程130千米。
  崇寿镇
  1992年5月,崇寿乡改制为镇,于1993年、2002年两次编制并实施城镇总体规划,城镇建设不断加快。1997~2010年新建崇兴街、六塘街、镇中路、镇东路、文教南路、袁家路、崇寿大道等道路20余条,拓宽改造浒崇公路镇区段。城镇道路总长近20千米,路幅宽6~30米不等,路面均为混凝土。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108条,总里程72千米。
  天元镇
  1992年5月后,天元镇二次调整城镇总体规划,城建建设加快,先后新建、改建天元大道、天潭路、天兴路、界塘路、花园路、油车路、王家桥路6条主次干道和马弄、凉亭弄等7条弄巷。2000年后拓宽改造芦庵公路镇区段,并新建、改建道路18条,总长超过40千米,其中宽20米以上主干道总长近20千米。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108条,总里程82千米。
  长河镇
  1990年,长河镇有5~20米宽长河老街,长2451米、宽20米环镇南大路等道路。之后,市政道路建设迅速发展,新建、扩建贤江大道、长兴路、宁丰路、垫桥路、文化路、园区一横路、二横路、三横路等道路,其中20米以上主干道近20千米,均为混凝土路面。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165条,总里程170千米。
  庵东镇
  1990年,庵东镇有西街、七二三大街和镇北路等主要道路。1994年、2002年两次调整、修订城镇总体规划,城镇建设加快,新建、拓宽道路增多。市政道路路幅宽14~50米,2003~2008年,塘北8个村实施康庄工程,共建成宽度8米以上硬化镇、村级道路20条,总长度达43.5千米。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132条,总里程162千米。
  周巷镇
  1990年,周巷镇有吴家路、东河沿路、西河沿路、咸茂当路、振工路等主要道路。先后4次修编城镇总体规划,先后新建、改(扩)建大通路、开发路、企业路、文化路、振商路、滨江路、镇东路、镇西路、东田路、半夜江路、环城东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北二环路、东河沿路、西河沿路等道路,形成纵横交织道路网络,交通便捷,功能完善,主干道宽达3648米,均为混凝土路面。2010年有乡村主要道路122条,总里程94千米。

知识出处

慈溪市交通志(1990~2010)

《慈溪市交通志(1990~2010)》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共七编,包括:道路交通、杭州湾跨海大桥、水路交通、铁路交通、物流 联运、交通管理、教育与文明创建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