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慢性病防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图书
唯一号: 11232002022000133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慢性病防控
分类号: R183
页数: 4
页码: 1954-19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溪市2005年,浒山街道青少年宫社区开展以心脑血管病为重点的社区健康教育等慢性病防控概况。
关键词: 慈溪市 慢性病 防控

内容

慢性病系统管理
  2005年,浒山街道青少年宫社区开展以心脑血管病为重点的社区健康教育。2006年,新浦、附海、长河等镇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通过基线调查、健康教育、病人建档、指导服药、定期随访、行为干预,普查8470人,摸清691人患病情况,分析危险因素,进行2期知识培训,发放资料5000份,培训基线调查员30人;是年出台《慈溪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疾病门诊补偿办法》,将糖尿病、脑卒中等6种慢性疾病门诊医药费纳入住院统筹补偿范围。2008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慢性病防治科,出台《慈溪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方案》,社区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院共同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脑卒中进行系统管理;2009年成立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2010年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十种疾病患者10.10万人;参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浙江省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项目,设抽样点对常住人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011年,居民共死亡6568人,慢性病死亡占5659例,死亡率544/10万;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0.34万户、99.10万人,建档率95.4%,建立电子健康档案95万人,建档率91.5%。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
  早期开展以心脑血管病为重点的筛查和健康教育。2008年随访高血压患者4.42万人、冠心病患者2355人、糖尿病患者5573人、脑卒中患者513人。2009年建立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首诊测压18.93万人,发现血压异常10144人;是年7月实施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4种慢性病网络直报,年末慢性病例社区规范化管理率城区99.7%、农村96.9%。2010年,在周巷镇、横河镇、逍林镇、附海镇4个抽样点,对1147名18岁以上的常住人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2%,男性患病率为7.7%,女性患病率为10.6%;高血压患病率为24.7%,男性患病率为27.5%,女性患病率为21.8%。2011年,全市在册管理的慢性病例中,高血压8.60万例,糖尿病1.80万例,冠心病2634例,脑卒中1469例。
  肿瘤
  1999年,市卫生防疫站对415名原发性肝癌病例开展对照研究,发现与乙肝病史、家族肝癌史关系密切,饮酒、饮河塘水、食腌咸菜为主要危险因素。2001年,对539名医务人员吸烟与肺癌作专题调查,制定健康促进规划。2003年开展恶性肿瘤危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运用早期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系统,筛查2363人,330人为阳性,对26例高级职称的人员通过干扰素、白介素—2和中药肿节风、刺五加、冬灵草和备豆根治疗,25人康复。2006年将恶性肿瘤门诊医药费纳入住院统筹补偿范围。2001—2010年,居民患恶性肿瘤死亡2.02万人,平均年死亡率198.4/10万,标化死亡率172.5/10万,前3位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占癌症死亡总数的70.8%。2010年,社区医生管理恶性肿瘤2931例,规范化管理2716例,规范管理率92.7%。2011年3月,市卫生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肿瘤报告工作的通知》,是年新报告肿瘤发病病例2892例,死亡1895例。
  精神疾病
  1986年12月25日,慈溪县精神病医院成立,是年门诊2800人次,收治精神病患者68人。1988年收治精神病患者434人,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组织患者进行户外游园活动。1991年收治精神病患者480人,新增音乐治疗仪,是年在新浦镇开展精神卫生社区防治试点工作。1991—1995年共收治精神病患者1937人。1996年,市政府出台《精神病人住院费用分级负担暂行办法》,逐步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精神病患者的收治率。1997年,市政府出台《慈溪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实施方案》,明确“九五”期间精神病防治康复的任务目标、实施步骤等。1998年开展社区精防卫生工作,邀请专家6名,义诊60余人次,心理测验15人次;是年制定《慈溪市关锁精神病人解锁方案》。1999年编印《精神疾病家庭康复指南》《慈溪市社区精神病人家庭病床管理办法》。2000年6月、12月分别对全市各镇及千人以上企业的25名精神病防治医生开展业务培训。2001年10月在浒山城东、舒苑、上房路、三碰桥等居委会开展心理咨询义诊活动,接受咨询、治疗人数100余人次,分发宣传资料500余份。2002年3月,对60岁以上2000余名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2003—2006年共收治精神病人1624人。2006年8月,慈溪市心理卫生中心成立;11月将精神分裂症门诊医疗费用纳入住院补偿范围。2008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重症精神病患者摸底调查,结果是全市重症精神病患者6435人,精神分裂症患者3589人。2010年对精神病人家属开展每月2次的精神卫生知识讲座。2011年共收治精神病人1297人;是年,全市重症精神病患者6500人,重性精神病患者4974人,精神病人的监护率99.8%,显好率87.1%。
  死因顺位
  1989年,慈溪施行居民病伤死亡报告制度。1989—2011年,各年死亡率基本平稳,粗死亡率6.2‰(5.5‰~7‰);各类死因按构成比顺位排列,前五位死因的疾病基本是呼吸系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循环系病、损伤中毒,其间位次稍有变化,共占总死亡的83.3%;呼吸系病、恶性肿瘤交替占据死因第一位;2000年后,脑血管病排位居第三位。1995—2011年,居民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3.04万人,死亡率173.4/10万;恶性肿瘤死亡前三位为肝癌、肺癌、胃癌,其间稍有变化,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72.5%。
  期望寿命
  1997年始有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统计。1997—2011年,居民平均健康期望寿命为77.06岁,每年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男性平均健康期望寿命比女性平均健康期望寿命少5.36岁。

知识出处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慈溪市志(1988—2011)下》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慈溪1988-2011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这24年慈溪改革开放的奋斗史、经济建设的创业史、各行各业的发展史,以及著名人物、风俗民情等,着重记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慈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盛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慈溪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