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招寺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地理名称: 明招寺
唯一号: 112233020220002101
文件路径: 1122/01/object/PDF/1122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381.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宗教、历史

参考方位

在白溪乡上陈村明招山麓,原名惠安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敕改智觉寺,俗称明招寺。寺起源于东晋镇南将军阮孚舍宅建刹。六朝圮废,至五代后唐重建。宋乾道、淳熙年间(1167~1176),理学家吕祖谦两次守墓于明招山,并与朱熹、陈亮等人多次讲学于明招寺。宋绍定年间(1228~1233)建东莱大愚祠。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重建大殿、朱吕讲堂、蜡屐亭等。乾隆五年(1740)塑吕祖谦等神像,建传薪亭。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朱吕讲堂、厨房,修建寝室、斋房、大门、围墙等。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武义县文化志》

本志上限起于事物发端、下限至198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文化行政机构、群众文化、戏剧事业、电影事业、文博事业、图书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职工文化、文艺社团、集成与史志、风俗和语言、历代文化名人、诗词艺文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