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物出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452
颗粒名称: (四)文物出土
分类号: K827.55
页数: 3
页码: 289-2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义县的文物出土、其中包括了棉纺厂工地出土西晋谷仓一只(残)。浙江省博物馆地质生物组吴维棠、徐玉斌、张明华、魏丰4人2次来柳城镇大水岙山坡发掘鱼化石,发现窖藏元代龙泉青瓷40余件,德云公社红星大队凤凰山上发现商晚期到西周的陶片、陶罐等器物,出土陶瓷器皿文物29件,要巨公社岩坞大队发现北宋元丰六年9月18日纪年墓。
关键词: 文物 古墓 武义县

内容

1970年11月,棉纺厂工地出土西晋谷仓一只(残),为武义县文清小组成立后的第一件出土文物。
  1971年冬季兴修农田水利时,柳城镇祝村后山大水岙山坡上发现大量的鱼化石,上海市自然博物馆专家专程来武义进行考古。
  1972年10月,县文清小组童炎,到源口水库取土场,搜集完整、残缺、碎片出土文物300余件,并在现场举办了展览,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1972年5月,浙江省博物馆地质生物组吴维棠、徐玉斌、张明华、魏丰4人2次来柳城镇大水岙山坡发掘鱼化石,经鉴定为中化鳞齿鱼属和中华弓鳍鱼属,前一科定名为浙江中华鳞齿鱼,后一科定名为金华弓鳍鱼。
  1974年3月8日,坦洪公社江望村发现宋墓,出土影青带盖碗、壶多件。
  1975年4月11日,坦洪公社上坦上大坟山,发现窖藏元代龙泉青瓷40余件。同年7月4日,德云公社红星大队凤凰山上发现商晚期到西周的陶片、陶罐等器物。
  1975年3月28日,在源口水库取土场的朝阳、后金二村清理了古墓5座,出土陶瓷器皿文物29件。
  1976年10月,要巨公社岩坞大队发现北宋元丰六年9月18日纪年墓,出土陶座、影青执壶、盘、碗多件文物。
  1977年7月,壶山镇香山发现宋墓,省文管会派专家朱伯谦前来主持发掘,出土龙泉窑青瓷炉1只,带柄铜镜1块,以及金发钗,金耳球等9件文物。同年6月25日,在履坦白庙山,官山清理古墓6座,出土文物77件。
  1979年9月14日,清理了北缸窑义乌山、碗窑岗、项山干官山等地古墓9座,经清理发现古墓随葬品早年被盗,其中一座盗得精光,另外8座所剩无几,出土刀、镜、斧、碗、壶等文物44件。同年10月30日,在竹园山发现西晋时期的夫妻墓,出土文物26件;12月19日在柳城镇犁耙厂发掘南宋初期的夫妻合葬古墓1座,出土文物34件;12月16日,武义壶山镇西门岭发掘宋代墓葬1座,出土堆纹瓶1对。
  1980年3月19日,在芦北公社巩宅、新屋大队清理西晋和南朝的古墓2座,墓葬品早年被盗,这次出土只有碗7只,执壶1把,但此墓构造特殊,仍有考古价值。
  1981年3月5日,武义党校旁的农形山发现南宋石板墓1座,省文管会指派林华东、董忠耿2人前来协助发掘,仅有墓志1方。同年11月21日,东干凤凰山发现东汉墓1座,出土文物22件,其中有刀、剑7把、刀鞘纹饰清晰,实为罕见。
  1981年10月7日,壶山镇项山干村发现汉墓,墓内随葬品已被盗。
  1982年1月茶厂清基时发现汉墓1座,经清理发现,此墓早年被盗。
  1983年6月6日,地、县文管会派人去泽村乡凤凰山遗址发掘,此遗址已被农民种植而破坏,出土10多件器物。同年6月4日县公安局基建时挖到一只铜狮子,工人以为是金的,偷偷地拿回家去,被公安局发现即派人追回,上交文管会;6月25日,项
  店清溪口水库取土场发现很多六朝墓葬堆,经清理发掘,文物大部分早年被盗,只出土几件残缺文物。
  1983年9月13日,县广播站基建工地发现窖藏出土30多件青铜礼器,为宋代仿制文物,填补了我县缺少青铜器的空白。
  1986年1月21日,在东干砖瓦厂抢救性清理残存5座六朝古墓,出土东晋羊头壶和点彩罐及虎子,羊头壶造型、釉色均为上等,为武义县首次发现。同年3月15日,西联乡马口村何亚明在建房时发现宋代墓葬,其中有1只金耳环,上交国家。
  1987年10月8日,在泽村乡章岸村发掘唐墓,出土陶砚、罐和碗。
  1988年9月10日,武义县汽配厂扩建工地。出土六朝文物8件,另有1件石斧;同年11月9日桃溪滩解手坑村胡建福送交宋代出土文物7件。

知识出处

武义县文化志

《武义县文化志》

本志上限起于事物发端、下限至1988年。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文化行政机构、群众文化、戏剧事业、电影事业、文博事业、图书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职工文化、文艺社团、集成与史志、风俗和语言、历代文化名人、诗词艺文选。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