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镇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余姚市地名志》
地理名称: 牟山镇
唯一号: 112133020220001735
文件路径: 1121/01/object/PDF/1121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256.pdf
地名类型: 行政区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隶属: 余姚市
辖区: 牟山居委会;魏家村;牟山村;新东吴村;牟山湖村;青港村;狮山村;湖山村

参考方位

位于余姚市西部,距余姚城区17千米。镇政府驻地牟湖新路1号。东、东北连马渚镇,北接黄家埠镇、临山镇,西南邻绍兴市上虞区。

介绍

牟山镇位于余姚市西部,距余姚城区17千米。清《东山志》云:“牟山,山形似牟字,其地为兰风,有牟山港、牟山庙。”镇政府驻地牟湖新路1号。东、东北连马渚镇,北接黄家埠镇、临山镇,西南邻绍兴市上虞区。东西极距6.8千米,南北极距9.7千米。区域面积38.5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及牟山居委会。2014年常住人口2204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65‰。 自宋至清均属余姚县兰风乡。清末设乡,以山名乡。民国后期为牟山、青港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牟山、湖山和青港三乡。1956年青港、湖山并入牟山乡。1958年分为牟山、湖山和青港管理区。1961年改称牟山、湖山和青港公社。1970年青港、湖山、牟山三公社合并为牟山公社。1971年3公社复分。1983年复称乡。1991年牟山改设镇。1992年青港乡、湖山乡并入牟山镇。 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5℃,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7℃,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南部为山丘,出产茶叶、毛竹、雷竹、花木、水果等。中部牟山湖为余姚最大天然湖泊,有水面3.36平方千米,水产品丰富,适合旅游、休闲开发。北部大部分属姚西平原。地势平坦,江河纵横,为主要农业区。全镇有耕地1100余公顷,水稻复种面积1274.8公顷,总产量744吨;山林1217余公顷,其中种植白杨梅333余公顷;年销水产品7388吨。 2014年全镇有注册企业433家,从业人员7784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工业总产值41.9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22亿元,主要产业有汽配、玻纤、电讯、胶带、铝材、食品加工等。全社会投资7.218亿元,自营出口8923万元。农业总产值6.1亿元,名优特产为西山白杨梅、牟山湖大闸蟹等。财政总收入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733元。 集镇建成区面积0.85平方千米,拥有牟山农贸市场及9家村级综合性小市场,另有嘉的福、如海、华联家家福等连锁超市。建有余姚市首个农民公园。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镇卫生院、养老服务中心、镇文体中心各1个,村级卫生医疗服务站7个,村落文化宫2座。 交通便捷,萧甬铁路、铁路客运专线(高铁)、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杭甬高速)、319省道(甬余公路)、浙东运河(支线)均穿境而过。杭甬高速在境内还设有道口。境内有马步龙越窑遗址、方丈碑、关帝殿等文物古迹。此外有姜山美女池、古樟群、红枫林等旅游景点。2006年,四季山庄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知识出处

余姚市地名志

《余姚市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分人文地理实体、自然地理实体、历史地名三卷,以地名为主,收录部分余姚市具有地名意义的人工建筑、单位名称等。采用条目体,按类分编,逐条释名。按街道、乡镇、村民委员会及居民点编排顺序。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隶属
魏家村
辖区
牟山村
辖区
新东吴村
辖区
牟山湖村
辖区
青港村
辖区
狮山村
辖区
湖山村
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