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1973年6月至1978年1月1973年6月至1978年1月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大事记1919~1995》
唯一号:
112132020220001221
事件名称:
1973年6月至1978年1月1973年6月至1978年1月
文件路径:
1121/01/object/PDF/1121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214.pdf
事件类型:
历史事件
起始时间:
1973年6月
结束时间:
1978年1月
发生地点:
余姚县
事件描述
1973年6月底,罗江公社在河姆村西南姚江渡口建排涝站,掘土至3米深时发现大量陶器碎片、鹿角等混合堆积物,遂逐级上报。7月5日,省考古队9人抵河姆渡村勘查、试掘,发掘出文物240余件,初步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系浙江境内最早的原始文化堆积层。11月—1974年1月,省考古队进行了第一次科学发掘。1977年10月—1978年1月,省考古队进行第二次科学发掘,在第二次科学发掘之前,中共浙江省委、省革委会决定成立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领导小组,陈布衣任组长。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初步揭开遗址秘密: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由4个接连叠压的文化堆积层构成,其中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河姆渡遗址经两期发掘共出土文物6700余件。其中在第四文化层中发掘出了稻叶、稻谷、米粒、骨耜和房木梁柱等。证明了姚江流域是世界上水稻的发源地之一,河姆渡先民在7000年前已人工栽培釉稻;证明了河姆渡先民早已应用棒卯接合技术,将中国应用棒卯技术的历史提前了3000多年;并证明了长江、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余姚历史大事记1919~1995》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简要记录了余姚市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党、政、军、民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建设时期的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县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