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雞能手丁水土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8011
颗粒名称: 养雞能手丁水土伯
分类号: S831.4
摘要: 環城公社丰〓管理区康山生产队羣鷄飼養員水土伯,七个月來,他从卅一只鷄起首,不化半粒米,親手將蛋、喂鷄,发展到現在,已有三百二十只了。这对一个年上六十、身体又比較虛弱的人來說,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水土伯不僅在養鷄手段上,而且在熱愛集体、積極苦干,实干方面,都已出了名。特别是从早稻田里拔來稗草,晒乾后脫粒,經煑然后再〓鷄,于部毛子渭贊揚他說:「水土伯用稗草〓鷄,不但除掉田間雜草,同时也節省了飼料,眞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水土伯下定决心說:「到今年春節为止,一定要把每只雞養到六斤到七斤重,为队里創造一千五百元錢的財富。」。最近,他已三次向干部提出,要求为他办十五只小鵝來,准备发展養鵝生产。
关键词: 余姚县 饲养 生产队

内容

環城公社丰〓管理区康山生产队羣鷄飼養員水土伯,七个月來,他从卅一只鷄起首,不化半粒米,親手將蛋、喂鷄,发展到現在,已有三百二十只了。这对一个年上六十、身体又比較虛弱的人來說,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水土伯不僅在養鷄手段上,而且在熱愛集体、積極苦干,实干方面,都已出了名。自他負責飼養工作的一天起,就把被舖搬到養雞場里來,和鷄羣同居住在一起。孵小鷄的时候,他把十五窩小雞全都搬到床前。日夜細心照顧;在他精心的護理下,每窩二十五个蛋,出鷄率平均每窩达二十只左右。 水土伯養了这么多鷄,不化半粒米,那末飼料从那里來呢?他是依靠双手勤來解决的。平时、他勤捉地鱔、田螺,小鷄草、菜叶等等,剪碎切碎用來餵鷄。特别是从早稻田里拔來稗草,晒乾后脫粒,經煑然后再〓鷄,于部毛子渭贊揚他說:「水土伯用稗草〓鷄,不但除掉田間雜草,同时也節省了飼料,眞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如今,二百八十九只小鷄,每只平均有一斤重了其中最大的一只重达二斤半;三十一只母鷄,每天生下的蛋平均有三斤半。水土伯下定决心說:「到今年春節为止,一定要把每只雞養到六斤到七斤重,为队里創造一千五百元錢的財富。」 队里的人一个个誇他是个出色的羣鷄飼養員,他聽了更加積極了。最近,他已三次向干部提出,要求为他办十五只小鵝來,准备发展養鵝生产。一古泥)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古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