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興隊健全小隊管理深受社員歡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7797
颗粒名称: 民興隊健全小隊管理深受社員歡迎
分类号: F302.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马渚公社方桥管理区民兴生产队推行领导分工、劳动分业、包工到组、定额定块的责任制和长年分工、短期协作的做法,以及这种方法对提高生产效率、加强责任心、保证生产进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生产队 包工到组 马渚公社

内容

馬渚公社方橋管理区民興生产队,为了確保稻棉双丰收,推行了領導分工,勞动分业〓包工到組,定額到塊的責任制和長年分工,短期協作的做法。
  民興队是半稻半棉区,以前由于稻棉生产安排和勞力使用混亂,影響生产進度;又由于社員責任不明,致使效率不高,質量粗糙。队領導发現了这一情况,召开了几次社員座談会,和学习了外地的經驗,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進行領導分工,勞力分业,支部書記抓全面主管棉花,隊長抓水稻;各小队也根据稻棉比重大小,分别由正副小队長主管;並把二百四十七个农业勞力,划分为三十四个专业組,由队委員兼任組長。在此基礎上,又建立分工到組,定額到塊的生产責任制;按包定工分抽存百分之二十作产品出賣、獎勵工分之用。方法上,小队根据生产队包工工分,在本队內按具体情况制訂和修訂全年勞动定額,按作物情况,操作难易,逐坵確定包工定額,做到按季撥工分,全年包定工分到組。小組根据小队定額工分,按季節逐坵到田,責任到人。碰到突擊任務,需要相互支援时,采取等价交換、記工撥分、借工換工等办法。为了保證生产任務的完成,还采取了党員包片,干部包畈,社員包坵和檢查評比等制度。
  这樣做了后,社員反映有四个好:①每天干活心中有數了;②評工記分便当了三③农活質量提高了三④責任心加强,生产進度加快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到十八日全队八百三十二畝早稻已耘出三遍田七百八十畝,五十一畝三类苗,全部施上肥。五百四十四畝棉花,全部完成一遍中耕,中耕兩遍的有四百八十畝;刪苗四百八十七畝;二遍施肥全部結束,兩遍的也有三百八十畝。同时完成兩次治虫三百八十畝。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祖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