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河五千大軍趕制營養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6157
颗粒名称: 横河五千大軍趕制營養鉢
分类号: F327.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县横河公社正在大搞棉花营养钵育苗,通过现场会议和对比试验,干部群众认识到早播育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采取措施加强制钵、积肥、运肥的进度。
关键词: 横河公社 棉花 农业

内容

(本报訊)“实現畝产籽棉一千五,保質保量保壯苗”,这是橫河公社大搞棉花營養鉢育苗的行动口号。目前全社正在这口号的鼓舞下,掀起了棉花早播育苗生产高潮。
  橫河公社在三月十五日,召开了棉花早播育苗現場会議。檢查了当前生产情况。認为目前部分干羣中,有着大部分肥料已積足,季節尙早的思想,对畝畝要搞營養鉢实行早播有畏难,因此進度緩慢。如樟樹管理区的第五生产队二百四十四畝棉田,只有六只制鉢器,一天做六畝,要四十天才能做好。通过这一檢査,大家在思想上敲起了警鐘,召開現場会的民主管理区,大家舉出了小农場去年的兩塊棉花田來对比,一塊是四月五日播种的,收籽棉五百八十八斤,一塊是谷雨后五天播种的,产量要低兩百斤。这一事实敎育了干部羣众,因此当前这个区的棉花早播育苗搞得轟轟烈烈。接着大家擺出了当前的任務是趕季節,要求不过三月关,但勞力緊,就必須大搞工具革新,把尙未運的百分之八十肥料運到田头,保證育好壯苗,營養鉢做到消滅“三鉢”。
  根据上述任務,从公社到管理区、生产队由書記掛帥,成立專門組織,达到畈畈有“將”,塊塊有“兵”,把制鉢任務生根落脚,層層負責,每天有五千人出动制鉢,在三月底完成三万畝制鉢任務,四月五日前全部制成。在大搞早播育苗中,开展了生产競賽,大大推动了制鉢、積肥、運肥的進度。樟樹管理区与橋头管理区开展競賽后,一見橋头積肥大大超过他們,樟樹管理区就以三十六只河泥船日夜捻河泥,提出十天趕上橋头。民主管理区的十二生产队在運肥中消滅了肩挑,用双铧犂的輪子裝上車斗來運肥料,工效提高了四倍。到十七日止,全社已做好苗床一千兩百八十畝,占總苗床的百分之四十七,制鉢六百六十四畝,運肥到田六十六万担,占應運肥的百分之四十四。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胡文敖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余姚县横河公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