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中有強手英雄賽英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5975
颗粒名称: 強中有強手英雄賽英雄
其他题名: 鸚山名列前茅:畝积四百多担臨山云湖置居第二:畝積三百多担
分类号: S147
摘要: (本报訊)在羣众性的積肥、造肥动中,臨山公社的鸚山、臨〓兩管理区和慈城公社的云湖管理区遙遙領先,其中鸚山管理区每畝耕地已積足标准肥四百七十一担,臨山管理区为三百五十九担,云湖管理区为三百三十六担。鸚山、云湖兩管理区在積肥中所以能够遙遙領先,首先是由于領導帶头,干部以身作則。其次是大鬧競賽,相互激勵推动。鸚山管理区除了大翻江河、大造土化肥外,还派出四十多个社員到丈亭去裝泥炭,一百五十多个社員上山削草皮泥,万斤坑由四十二只增加到一百四十八只。云湖管理区提出“向老鼠山進軍〓的口号,大燒焦泥。为了使高山肥料直到田,他們共搞了十一輛肥車,一次能七百多斤,工效比人挑提高七倍多。
关键词: 积肥造肥 管理区 干部带头

内容

(本报訊)在羣众性的積肥、造肥運动中,臨山公社的鸚山、臨〓兩管理区和慈城公社的云湖管理区遙遙領先,其中鸚山管理区每畝耕地已積足标准肥四百七十一担,臨山管理区为三百五十九担,云湖管理区为三百三十六担。
  鸚山、云湖兩管理区在積肥中所以能够遙遙領先,首先是由于領導帶头,干部以身作則。鸚山管理区在積肥中,从总支書記到分支書記、从主任到队長,个个親臨前綫,做到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該管理区总支書記楊慶裕和副主任陳長興等为了开辟積肥門路,肩背料杓,手拿鉄錘,在三天中共鑿缸片七十多斤。这一來,就大大鼓舞了羣众的積極性,社昌陳伯年說:“干部能帶头,肥源不用愁,其拉介起勁,阿拉快动丰。”云湖管理区看到干部帶头積肥,寫大字報表揚說:“干部親动手,社員有勁頭。肥料堆得碰山头。”其次是大鬧競賽,相互激勵推动。鸚山管理区的火箭队与躍進队在对立面競賽中,第一天火箭队以每人日積标准肥十一担的事蹟壓倒了躍進队(躍進队每人只積八担),躍進队連夜开会檢查原因,第二天以十五担比九担超过了火箭队。云湖管理区在競賽前,每天只有四百多人積肥,競賽展开后,出勤人數激增到八百十五人,第三生产队向全管理区发出積肥競賽倡議后,当晚就发动了二十三个社員到五里路外的英雄水庫去拾牛糞,共積兩千四百多担;第一生产队为了趕上並超过第三队,六十多人帶飯上山燒焦泥。第三广开肥源,开展積肥高工效運动。鸚山管理区除了大翻江河、大造土化肥外,还派出四十多个社員到丈亭去裝泥炭,一百五十多个社員上山削草皮泥,万斤坑由四十二只增加到一百四十八只。云湖管理区提出“向老鼠山進軍〓的口号,大燒焦泥。为了使高山肥料直運到田,他們共搞了十一輛運肥車,一次能運七百多斤,工效比人挑提高七倍多。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志文
责任者
宋学明
责任者
楊慶裕
相关人物
陳長興
相关人物
陳伯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