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徒工陳大英苦干巧干創高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5866
颗粒名称: 青年徒工陳大英苦干巧干創高產
分类号: F427.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陈大英是余姚木材加工厂车木车间的青年学徒,他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苦心钻研、学习,改进操作技术,把汽筒柄的日产量从5只提高到372只,比一般学徒产量高出一倍,并且质量达到标准的98%到100%。他不但能钻能学,而且能大胆革新,接受先进。在红旗竞赛中,他一创再创高产记录。他并不满足于已得成绩,目前正在和同志们共同研究设计如何使汽筒柄达到自动化生产,把工效大大提高。
关键词: 余姚县 陈大英 姚木材加工厂

内容

(本报訊)余姚木材加工厂車木車間,有位青年学徒凍大英,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鼓舞下,苦心鑽研、学习,改進操作技朮,把汽筒柄的日产量从五只提高到三百七十二只,比一般学徒产量高出一倍,而且質量达到标准的百分之九十八到一百。
  陳大英同志來厂学徒还只四个月的时間。开始時,連磨一把圓刀也磨不好,不是快就是慢。但由于他熱愛自己的工作,能鑽能学,一次又一次地向老師傅和其他同志請敎,很快地掌握了磨刀技朮。他不但能鑽能学,而且能大胆革新,接受先進。去年到宁波勤儉車木厂參觀,看到他們用大圓刀車汽筒柄工效很高。回來就把中圓刀改为大圓刀,工效提高百分之三十。
  二月間的紅旗競賽中,陳大英同志一創再創高产紀錄。同車間的鄭順娥同志也是位高产能手,他們倆展开了奪高产的友誼競賽,競賽中你追我趕,产量日日上升,陳大英把競賽时的日产量兩百只提高到三百七十二只。但是,他並不滿足已得成績,目前正在和同志們共同研究設計,如何使汽筒柄达到自动化生产,把工效大大提高。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方根年
责任者
陈大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姚木材加工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