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拉土列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5479
颗粒名称: 牛拉土列車
其他题名: 一車三十節載重二万另
分类号: F427.55
摘要: 一進入丈亭公社相岙水庫工地,就能看到一節節滿裝着泥土的列車在軌道上行駛。这里又不是鉄路交通〓綫,怎么会出現一節節的列車呢?原來这是一种〓的先進工具,它的名字叫“牛拉四輪平板列車”,工效可眞高:一般一头水牛就能拉載重量一万六、七千斤的二十多節車廂;一月十五日,挑选了一头比較健壯的水牛,在綫長一千三百公尺的軌道上拉着載重二万一千斤左右的三十節車廂土,这个數字,相等于一个整勞力肩挑十二、三天的工作量。凡到这里來參觀过的人,个个稱贊不絕。其所以輕快,主要是在四个輪子里裝上了滾珠。經过技朮員陸慶華和木工虞永文反覆檢査、找原因,原來毛病出在旁边的兩个螺絲上。这一办法一試見效。
关键词: 平板列车 运土工具 工程技术

内容

一進入丈亭公社相岙水庫工地,就能看到一節節滿裝着泥土的列車在軌道上行駛。奇怪!这里又不是鉄路交通運〓綫,怎么会出現一節節的列車呢?原來这是一种運〓的先進工具,它的名字叫“牛拉四輪平板列車”,工效可眞高:一般一头水牛就能拉載重量一万六、七千斤的二十多節車廂;一月十五日,挑选了一头比較健壯的水牛,在綫長一千三百公尺的軌道上拉着載重二万一千斤左右的三十節車廂運土,这个數字,相等于一个整勞力肩挑十二、三天的工作量。凡到这里來參觀过的人,个个稱贊不絕。
  可能有人会問:一头牛为什么能拉这么多的土泥?是不是坡度多、容易拉?不,这里坡度很少,運土一般都在平地上進行。其所以輕快,主要是在四个輪子里裝上了滾珠。但是,這也並不是一試卽成的,开头几天,普遍发現碗头破裂、滾珠脫落、軸桿折斷。經过技朮員陸慶華和木工虞永文反覆檢査、找原因,原來毛病出在旁边的兩个螺絲上。因爲螺絲是一順一倒的,車輪轉動时間一長,螺絲逐漸发松而造成軸心被破坏。根据这一問題,大家認为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讓螺絲轉動,于是在螺絲里打了眼,用釘子在木头上釘住。这一办法一試見效。之后,通过工地整風,隨着民工們的干勁不斷提高,車廂由一牛拉七節、十節、十五節迅速增加到三十節,日工效由不到二方提高到九方以上。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陸慶華
相关人物
虞永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