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定要超過永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3952
颗粒名称: 最后一定要超過永丰
分类号: S511
摘要: 雙河鄉星光社應戰說:勝歸鄉永丰社大搞技朮革新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决心跳上擂台,窮追猛干,保證全社早稻畝產700斤。谷雨前五天和后兩天全部結柬翻耕;谷雨前二天開始插秧,立夏前五天結柬插秧。改變耕作制度擴種連作稻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重要關鍵。因此我社决定全部推广連作稻。首先施足基肥,做到700斤早稻800担肥料,並合理控制綠肥用量。要求推广插秧架150个,種田尺80條,拖船泥14只,手拉車5部,改裝封閉式水車3部,「一牛拖雙車」3部,積肥岙棚4个。
关键词: 双河乡 技术革新 早稻

内容

雙河鄉星光社
  雙河鄉星光社應戰說:勝歸鄉永丰社大搞技朮革新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决心跳上擂台,窮追猛干,保證全社早稻畝產700斤。我們的口號是:目前學習永丰,逐步趕上永丰,最后一定要超過永丰。
  我們的應戰條件是:
  一,早耕早插,合理密植。谷雨前五天和后兩天全部結柬翻耕;谷雨前二天開始插秧,立夏前五天結柬插秧。在密植规格上:早粳全部5×3,每叢7——9根,火稻、503、南特號等5×4、5×5各半,每叢6——12根。
  二、吸取經驗教訓,大胆改制。改變耕作制度擴種連作稻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重要關鍵。因此我社决定全部推广連作稻。爲了解决連作遲割與下半年春花種植的矛盾,我們采取:①棉花育苗移栽;②稻黄成熟后堆棚;③适當搭配早熟品種。
  三、合理施肥。首先施足基肥,做到700斤早稻800担肥料,並合理控制綠肥用量。
  四,大搞技朮革新,提高勞動效率。要求推广插秧架150个,種田尺80條,拖船泥14只,手拉車5部,改裝封閉式水車3部,「一牛拖雙車」3部,積肥岙棚4个。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河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