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聽聽李蔭浩說的心底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3107
颗粒名称: 請聽聽李蔭浩說的心底話
分类号: F276.2
摘要: 當前農村中有那么一股邪風,說:「十中農入社后,油水全給贫農措去了」。這些瀾言多数出于部份上中農和對合作化心懷不滿的人之口。事實與否,請聽聽慈城镇勤豐農業社社員李蔭浩的一段心底話。秧插下后,緊接着是一系列的田間管理培育工作。我聽了是有苦說不出;還常受母親妻子的責怪。去年要是單干,就是做煞了也得不到這些收入。我是上中農,五五年大豐收一年是單干,五六年多災一年在社里,兩年收入差不多,這不是明明告訴我們入社是增加收入、共同富裕的道路嗎?上中農該走那條路?李蔭浩已講得很明白。上中農如果没有合作社,遇到自然災害,仍難免重度爬起翻倒的日子。
关键词: 余姚县 李蔭浩 农村

内容

當前農村中有那么一股邪風,說:「十中農入社后,油水全給贫農措去了」。這些瀾言多数出于部份上中農和對合作化心懷不滿的人之口。事實與否,請聽聽慈城镇勤豐農業社社員李蔭浩的一段心底話。
  「我是一个上中農。55年春,大家轟轟烈烈的参加了合作社。我想,我的上地肥沃,農具、耕牛齊全,资金寬裕,那樣比人家差呢?當社干部動员我入社時,我一口拒絕,心想與合作社賽一賽,决一个雌雄。
  那年,我一共種了十五畝田,說實話,一个勞動力怎能管得過來?為了争口气,只得硬着頭皮頂。春耕開始了,社里人多心齊,樣樣趕上前。我呢,顧牢東頭放了西頭,挽親託眷僱來了几个短工,妻子也赤脚下田;自己日夜加班也不用說了。秧插下后,緊接着是一系列的田間管理培育工作。除了僱短工之外,自己和妻子是不管天晴落雨,硬着頭皮做。有時甚至耘夜田,一夜只捆上三、四个鐘頭,載星星披月亮的干。有人碰到我,都奇怪的問:「蔭浩,你生病了嗎?人瘦得認不出了」。我聽了是有苦說不出;還常受母親妻子的責怪。
  那年總算「老天帮忙」,没有災害。秋后計算一下毛收入是九百元,除去農業税、成本、僱短工工资,凈收入約計六百元。
  五六年春季掀起了合作化高潮,社干部又來動員我入社,真難煞了我。入社,怕收入减少;不入社?去年一年苦頭吃够了。收入也很平常,再說以后農忙時間,那里去僱短工?好吧,我就抵擋着减少收入進了社里。
  意外得很,入社后减少的不是收入,而是顾慮。大家知道,去年是几十年未有的多災年,風、水、鹹、虫災一齊圍攻。秋收后,我一个勞動力,做了三千四百多工分,分得了四百七十元,加上家庭付業一百多元,合起來和五五年單干時不相上下。去年要是單干,就是做煞了也得不到這些收入。有些上中農說入社后油水全給贫農揩光了這是糊說。我是上中農,五五年大豐收一年是單干,五六年多災一年在社里,兩年收入差不多,這不是明明告訴我們入社是增加收入、共同富裕的道路嗎?」
  上中農該走那條路?李蔭浩已講得很明白。說真的,上中農除掉剝削他人,没有多大超人的本领;合作社内按劳取酬,根本淡不上贫農揩光了上中農的油水。上中農如果没有合作社,遇到自然災害,仍難免重度爬起翻倒的日子。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堯載
责任者
李蔭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