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如果沒有合作社我一家人早就餓死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2709
颗粒名称:
如果沒有合作社我一家人早就餓死了
分类号:
F327.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鹿亭乡第三农业社社员赵国民从小贫困,曾为地主看牛、学打簟手艺,但生活仍然拮据。解放后分到土地,但由于缺少农具和牲畜以及自身疾病,只能将土地出租。加入合作社后,社里根据其情况让其从事打簟副业,提供毛竹并记分,其劳动报酬显著提高,生活得到改善。赵国民表示,合作社对其生活至关重要,要求政府严厉打击破坏合作社的行为。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经济建设
鹿亭乡
内容
鹿亭鄉第三農業社社員趙國民
我从小死了爺娘,十一歲起就給地主看牛,十五歲學打簟手藝,上三十歲才成家。簟匠這門手藝,也得有本鈿才行,我无錢買不起大毛竹,只是向人賒點小蒿子,,編編竹籃、淘籮等雜件,得來的錢常常是換了中飯沒晚餐。解放后,分到一畝另土地,但又无農具牲畜,加上我又有疾病,有些農活不能做,只得將土地出租,因此生活仍舊很拮据。
去年我們沿家岙村組織了合作社,社里根据我的情况,来叫我犒打簟這門副業,毛竹由社里供應,並由隊里派人背上門來,到制好成品出賣后再付毛竹鈿,我繳付一元四角錢,社里給我記上10分。去年年終决算,我一共要分到350元5角8分,添了被頭、衣服,第二个女儿美菊也可以去讀書了。
今年至目前已做到1919分,估計到年終還可做1500分,這樣,預算光是勞動報酬就可得四百五十多元,吃穿是沒有問題了,我還打算蓋二間房子呢!因爲一直住在三王廟里終究不大好。
有人說合作社不好,反革命分子還要破坏合作社。我說如果沒有合作社,我的一家老少早就餓死了。我要求政府嚴厲打擊、法辦那些破坏合作社的坏蛋。
知识出处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裘光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鹿亭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