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深入人心的教育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2161
颗粒名称: 一個深入人心的教育方法
其他题名: ——介紹姚西社「三爱」展覽會
分类号: G216.2
摘要: 中共蘭塘鄉姚西社分支部,用展覽會形式向社員進行「三愛」敎育,效果很好。三百余个社員參觀了展覽會以后,都說受到了一次實際、深刻的敎育。這个展覽會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過圖表,表敭了五个爱社如家的好社員。他们中間有男的也有女的,有青壯年也有老年;有突破勞動定额的,也有關心社的集體利益的;有爱護公共財物的,也有愛議農作物的。象社員王小根、陸阿二(女),是全社勞動最積極、生產質量最好的二个人,今年以來,王小根已做了一千另八十三分,陸阿二也做了四百十三分。社員們看了他(她)们的事蹟介紹以后,都敬佩的說:「這些人眞是我们的好榜樣。
关键词: 余姚县 社员 三爱教育

内容

中共蘭塘鄉姚西社分支部,用展覽會形式向社員進行「三愛」(爱勞動,保證生產質量;爱護公共財物;爱護農副業作物)敎育,效果很好。三百余个社員參觀了展覽會以后,都說受到了一次實際、深刻的敎育。這个展覽會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過圖表,表敭了五个爱社如家的好社員。他们中間有男的也有女的,有青壯年也有老年;有突破勞動定额的,也有關心社的集體利益的;有爱護公共財物的,也有愛議農作物的。象社員王小根、陸阿二(女),是全社勞動最積極、生產質量最好的二个人,今年以來,王小根已做了一千另八十三分,陸阿二也做了四百十三分。再如六十五歲的老社員朱渭祥娘,向來爱社如家,她看到麥子浪籍了,就用掃帚掃囘來送還給隊里;打稻机晒在太陽底下沒人管,她就拿自己家里的稻草給蓋上……。社員們看了他(她)们的事蹟介紹以后,都敬佩的說:「這些人眞是我们的好榜樣。
  展覽會的第二部分,是「愛家不爱社,社家都不利。」這里用實物和圖表,向社員進行了深刻的對比敎育。象展出的二隻籮,一隻是社里的,一只是社員王榮林的,因爲有些社員不爱護公物,所以社里的一只籮祇用了四年,籮钗、籮底全拖破了;而社員王榮林的一只籮,由于保管得好,雖然已用了十二年,但還是好好的。展覽會上還放着一塊光板泥和一株南瓜秧,這都出自社員王德明一个人的手,他在種社里的西瓜時,由于偷工減料,結果瓜秧全部死光,留下一塊光板泥;但在種自己私有地的南瓜時,却加倍仔細,现在南瓜秧已長得很大了。此外,還有二个隊、二頭牛、二只猪的對此,象第十隊和第一隊,同等土質、田畝,但由於社員的勞動態度不同,第一隊的春花產量要此第十隊低一倍以上。社員们看了口服心服地說:「现在才眞正懂得了「社好家好」這句話的意思,今后生產不能再馬虎了。」
  「開展夏季增產節約運動,争取做个「三愛」社員。」這是展覽會的第三部分,它給社員具體地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時還介紹了社員錢仁康的「三愛」計划:(1)服从社、隊領導,堅决完成各項生產任耪;(2)積極勞動,保證工作質量;(3)愛議公共財物,保證經心使用不損坏;(4)不自私自利,做到光公后私,團結互助。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小根
相关人物
陸阿二
相关人物
王榮林
相关人物
錢仁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蘭塘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