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星光社1隊3分隊積極開展冬季生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0800
颗粒名称:
星光社1隊3分隊積極開展冬季生產
分类号:
F327.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双河乡星光社第一生产队第三分队在组织冬季生产时,社干和社员中存在消极情绪,认为明年要缩小连作稻种植面积、放宽密植尺度。通过干部社员讨论和实地考察,大家认识到只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连作密植可以增產。
关键词:
双河乡
星光社
冬季生产
内容
双河鄉星光社第一生產隊第三分隊在开始組織冬季生產时,社干和社員中有不少消極打算,認为「今年大面積改制吃了虧,明年要縮小連作稻种植面積、放寬密植尺度了。」因此情緒很疲塌,男勞力只出勤50%妇女下田的更少,積肥自流,發展多种經营的計划也执行得很差。
社管会針对这一情况,首先組織干部社員踏畈檢查,总結今年改制中的經驗教訓。在座談中,大家認为只要相应做到各項技術措施,連作密植是肯定能增產的。社干勞善輝还举出全隊二年的平均產量來証明密植能增產:象去年横行七、八寸,丰收年景,不过收420斤一畝;今年縮小到三、四寸,在多災多难情况下也收到490斤一畝。又通过反稻生長情况排隊,預估有6畝能平均达到600斤的高額產量。这样一來,大家看法都轉变了,社員勞彩堂説:「过去只看到几塊低產田,也不找原因,就怪連作密植不好,真是太寃枉了;現在看來,只要接受經驗教訓,明年种起來一定能增產的。」
接着,就根据積極、慎重的方針,研究了明年的改制指标和密植尺度。確定在151畝水稻中,种植4至5寸連作密植,26畝,佔80%以上每一勞力負担5畝6分(註:这个隊水稻佔土地总面積80%,其余20%是棉花。)然后再根据改制要求,規划冬作面積。决定播种畈田草籽126畝,要求每畝產量1500斤,棉田草籽34畝,產量2000斤,播种油菜11畝,菜烘13畝,其余再种些少量蒿白、蘿蔔、藕等。
面積、指标訂出了,社員有了奋斗方向,全隊迅速投入了冬季生產。为了積足一遍半的草籽肥掀起了積肥运动,4、5、6三天当中就燒焦泥灰30籮,拾牛糞1600斤;目前高头已全部推好,壅草籽的牛骨粉也准备好了,並且还种下蔬菜、蘿蔔20畝。
知识出处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机构
燮标;克明;思鈿
责任者
双河乡星光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双河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