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談談台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0422
颗粒名称:
談談台風
分类号:
P4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风的形成原理和台风的来源,解释了风级的概念,并驳斥了一些关于“鬼头风”和“龙吸水”的迷信说法。最后提醒人们要注意台风的警报并做好准备。
关键词:
台风
气象台
警报
内容
風是怎樣形成的?
風就是空气流動所造成的。空气是一种透明的,沒有味道、没有气息的物質。它厚厚的存在於地球的表面。这种物質有一个特性,就是碰到熱脹大、变輕,碰到冷就挤得緊些,分量也重些。要証明这一點是容易的。冬天燒火盆的時候,你把一張薄紙放在火盆上面,这張紙不会馬上掉到火里燒着,而会向上飄去。即使紙燒光了,紙灰又会向上飛起來的。这就是因为空气遇到火盆里的熱,体積脹大变輕上升的現象。空气在地面上的任何部分都有,太陽就像我們上面所比方的火盆,太陽使空气受熱澎賬,变輕上升。这样,受熱的不断上升,沒有受熱的就不断補充上來,形成了对流。这就是我們所感到的風。
台風從哪里來?
風和熱是分不開的,这就帶來了我們东南沿海最伤腦筋的台風。这种風大多產生在我國东南面的一个叫菲律賓群島以东的海面上。这个島离我們寧波有7、8千華里。那里,7月間,天气很熱很熱,島上比海面上更熱。这样,島上的空气上升,四面海洋上的空气流过來,成了許多小漩渦(和有些人説的「鬼头風」一个样)由於地球的旋轉〓这个漩渦越來越大,正巧这个時候在这地方的北面有从北向北东的風吹來,南方又有从南向南西的風吹来,造成一个巨大的漩渦。这根据吳秋舫文略加增删就是台風。台風从菲律賓群島出發,起初从东南向西北吹,到了我國的东海沿海,經过台湾海峽在温州附近轉向东北,往日本群島衝去,最后消滅在太平洋中。据歷年气象資料來看,每年6至10月,是我國沿海地區常受台風侵襲的時間。侵襲温州至汕头之間的台風佔50%,侵襲温州以北的佔15%,侵襲汕头以南的佔35%。
風的「級」數怎樣?
風的「級」數是根据一种叫做「蒲福氏風級表」計算的。下面我們畫一个表把它介紹給大家,这里可以看出哪一級風会發生怎样的现象。
有「鬼頭風」和「龍吸水」嗎?
有种風來的時候,会把地上的樹葉、灰塵吹得轉起來。有些人把这叫做「鬼头風」。这是信的說法。我們知道,地面上是不平的,有低、的地方(平原),有高凸的地方(山嶺)。当空气突然流進几个山之間,就形成了旋風。很多人總見过溪水流下來的情形吧!当它碰到高凸的石头后,就出現一个漩渦。大的漩渦会把水底的东西旋出來。这和选風的情形是一样的。
还有一种情况,当刮大風的時候,会把一些小水潭的水全部吸走。有的把这叫做「龍吸水」也有的説这水被「龍」尾巴扫去了。其实这也是風的作用。这是因为一种來势比較兇、速度比較大的旋風造成的。这种旋風,經过水面,就能把水吸上,帶到很远的地方再丟下來。它不只是能吸水,别的能吸得動的东西都会被吸走,把它們丟在老远的地方。
注意台風警報
所以我們說,風是一种自然現象,不是什么神鬼作怪,人已經可以掌握它。現在气象台隨時会告訴我們發風的情况。我們听到大風警報,就要赶快做好一切準备,这样就可以減少損失或避免損失。
知识出处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